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12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11篇
地质学   48篇
海洋学   4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唐山地震前不同区域油水井异常变化及其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唐山地震前胜利、大港、辽河3个油田的油井和渤中2井的资料以及北京附近部分水井的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描述了油水井的短期和临震异常特征;分析了唐山地震前同一地区和不同地区间的油水井前兆异常之间的关系,对油水井异常变化的机理进行了研究和分析,认为不同的油水井前兆异常是由于唐山地震孕震过程中造成的不同地区的应力状态不同所致,油水井前兆异常可以用来监测和预报地震。  相似文献   
52.
地下流体附加力源的研究新思路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提出地下流体储量变化是地震和多种前兆发生的附加力源的新观点,认为多种天然的和人为的因素所引起的地下流体储量变化。是一种附加力源。它通过流体载荷、孔隙压力、动水压力及化学腐蚀等作用,促进地壳的构造变形,并导致多种地震前兆异常的产生;而流体载荷和构造变形,又可促进地震的孕育和发生。对于降水、地表水、开采等因素造成的异常变化,不能简单地当做干扰来加以排除,它本身包含有大量的地震前兆信息。论述了该思路的科  相似文献   
53.
为适合气象专家系统预报目标多样化的需要以及基层台站用户的实际清况,本文提出了建立气象专家系统的一种有效方法——E-B方法,即利用行编辑程序和BASIC程序来书写系统。本系统对气象电报自动选站、选层、选参数,具有类似“黑板系统”的结构,提供多级推理功能,提供快速推理机制,适于用户理解、使用与扩充。本方法特别适用于那些想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建立气象专家系统的基层台站。  相似文献   
54.
文章通过分析个旧卡房不同蚀变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花岗岩总体上呈强酸性、富碱性、铝过饱和、贫基性特点;富集轻稀土模式,显强烈的负铕异常。花岗岩富集Sn、W等成矿元素,具有很好的含矿性。不同蚀变类型对常量、微量、稀土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影响有差异,钾化使其具有强富钾特征,绿泥石化使稀土元素特征变化较大,并且这些元素的迁入迁出是影响成矿元素富集的直接因素。与成矿最为密切的是钾化、电气石化、萤石化、黄铁矿化,可作为找矿标志。卡房矿田具有与老卡岩体西凹蚀变岩型矿床类似矿体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55.
分析了测距仪周期误差初相角变化的原因,提出了周期误差理论的新思路,指出了周期误差处理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6.
BP人工神经网络油气圈闭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误差反向传播学习算法为模型,地表油气化探组合指标为导师训练信号,已知工业油气流产出点、油气显示和干井(无油气)产出点,相应的希望输出信号为1.0~0.0之间,在导师信号引导下进行网络联想记忆自学习,训练成熟后对预测区进行含油气远景圈闭评价,对胜利油田JYHM凹陷进行了实际应用研究,取得了较好的识别圈闭效果。  相似文献   
57.
白银厂铜多金属矿田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在我国西部发现并勘探成功的大型铜矿区。随着现代测试分析技术的进步,矿床地球化学研究取得明显进展。本文主要论述了其中的几个方面,包括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矿床同位素地球化学、成矿年代学等方面的某些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8.
郭小刚  陈守余  苟瑞  刘鑫  王秦  蒲强林 《地球科学》2021,46(11):3945-3964
甘蒙北山地区发育的海相二叠系地层是中亚造山带南缘最年轻的海相沉积地层之一,为进一步探讨二叠纪古亚洲洋的关闭及后期的碰撞造山作用的时间节点,选取甘蒙北山后红泉地区二叠系海相火山岩-碎屑岩地层的5条代表性剖面进行了岩性-岩相及分布特征研究,并对海相地层中的玄武岩进行了岩相学、元素地球化学以及全岩Sr-Nd同位素等研究,同时选择剖面典型岩石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定年.获得流纹英安岩与含砂亮泥晶生屑灰岩年龄分别为273±1.7 Ma和275.8±1.4 Ma,结合已发表年龄数据及古生物资料,明确了火山岩的喷发时代介于早二叠世亚丁斯克期-中二叠世沃德期,应厘定为双堡塘组;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后红泉地区玄武岩SiO2含量介于47.48%~54.56%,主要为玄武岩和玄武安山岩,属钠质拉斑玄武岩;稀土总量(ΣREE)较高,为74.90×10-6~173.61×10-6,LREE/HREE为2.32~6.55,表现出轻稀土相对重稀土轻微富集,(La/Yb)N=1.30~6.20,在球粒陨石标准化分布曲线整体上呈现LREE轻度富集、配分曲线平缓的特征,相对富集La、Ce、Nd、Zr、Hf等元素,不同程度地亏损Ta、Nb、P、Ti等元素,δEu=0.83~1.20,无明显的Eu异常;(87Sr/86Sr)i为0.702 024~0.706 432,εNd(t)值介于1.99~6.54(除了-0.59和-0.83).因此,后红泉地区玄武岩岩浆是由接近原始地幔成分的石榴石二辉橄榄岩低程度熔融形成,其演化成岩过程中并未经地壳的强烈混染,而在岩浆源区发生了强烈的混染作用,推测软流圈地幔受到了陆源沉积岩、大陆地壳或蚀变大洋地壳改造,岩石圈拆沉作用可能是其产生的重要机制;说明古亚洲洋在早期已闭合,至早-中二叠世进一步拉张裂解形成了裂谷盆地.   相似文献   
59.
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室内测试分析,结合砂体平面、剖面特征,总结了卡拉达尔布拉克地段岩性、岩相及油气还原特征,探讨了其与铀富集关系。认为下白垩统克孜勒苏群为凹陷扩张背景下的干旱冲积扇-扇三角洲沉积建造,岩性组合、持续油气还原及层间氧化改造,对铀成矿有明显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60.
东秦岭钼矿带是我国最重要的钼多金属成矿带,近年来在东秦岭板厂地区取得了新的找矿突破。本文利用区域成矿动力学、硫化物的硫、铅同位素组成研究,结合成矿地质特征,对板厂铜钼多金属矿床成矿物质来源进行示踪,并以板厂矿床为基点总结东秦岭钼矿带的稳定同位素时空分布特征。板厂矿床12件硫化物样品δ(34S)范围为1.2×10-3~5.7×10-3,平均值0.6×10-3,与地幔(0±3×10-3)硫同位素值相近;东秦岭钼矿床δ(34S)位素值有随成矿时代渐新而逐渐升高的趋势,印支期钼矿床(221~226Ma)δ(34S)同位素值偏负,燕山期第一阶段钼矿床(138~151Ma)δ(34S)值由"0"值向正值变化,燕山期第二阶段钼矿床(113~131 Ma)δ(34S)值较高(平均4.93‰)。板厂矿床深部硫化物206Pb/204Pb值为17.121~17.798,207Pb/204Pb值为15.369~15.433,208Pb/204Pb值为36.867~37.485,具有明显的低放射性成因铅特征,其铅同位素组成与华北克拉通南缘的类熊耳群和太华群相似,幔源特征明显;浅部硫化物铅同位素值相对较高,206Pb/204Pb值为18.266~18.392,207Pb/204Pb值为15.560~15.622,208Pb/204Pb值为37.611~38.438,反映了造山带混合铅特征。板厂矿床形成于中国东部构造体制转折阶段,深部构造体制重新调整导致地幔物质上侵以及壳幔混合物的重新熔融,岩浆沿着深大断裂上涌,并将一定规模的含矿流体运移至浅部,由于物理化学条件的变化以及浅部流体的混合,成矿流体在最终构造薄弱带沉淀Cu、Mo等金属,形成板厂铜钼多金属矿床。综上,在晚侏罗世-早白垩世,东秦岭地区地幔熔体活动强烈,板厂铜钼多金属矿床成矿物质来源以幔源为主,有少量壳源物质混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