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75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62篇
地球物理   9篇
地质学   51篇
海洋学   32篇
综合类   24篇
自然地理   15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在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的单体筐养养殖系统中, 试验了生态掩体(砂盒)中不同的砂粒粒径大小以及砂层厚度对梭子蟹幼蟹摄食行为与生长特性的影响。砂粒粒径设三个水平,分别为: >2mm、<0.2mm 以及混合砂; 砂层厚度有0cm、2cm、5cm、8cm 四个水平。试验共进行6天, 结果表明: 砂粒粒径及砂层厚度对梭子蟹幼蟹的摄食与生长都有明显的影响。从砂粒粒径看, 幼蟹在细砂(SPS)中挖洞休息, 蟹体与砂面呈30—45°角, 仅露眼睛及触角在外。一天内有3—6 次进食,总进食时间为(142.7±22.52)min, 在摄食次数、总进食时间、平均摄食量[(0.2427±0.0137) g/gBW]、以及蜕皮及成活率都远高于其它粒径组, 该组中幼蟹的体重增长最快, 增加了(0.814±0.113)g, 增长率为91.5%±3.43%; 而该组的饵料系数(FCR)最低为1.17±0.11。因此, 筐养养殖系统砂掩体的砂粒粒径最好为0.2 mm 以下。砂层厚度也有类似结果, 5 cm 以上厚度养殖效果最佳。平均摄食量为(0.2087±0.0046) g/gBW, 该厚度下, 幼蟹无死亡、100%蜕皮, 体重也增加最快, 增加了(0.791±0.121)g, 增长率为88.9%±3.74%, 饵料系数(FCR)达到1.37±0.23, 表明筐养系统掩体中砂层厚度要在5 cm 以上。三种保护性酶类(SOD, POD, CAT)活性随着砂粒粒径变小和砂层厚度增加而降低, 而消化酶类(淀粉酶、蛋白酶、脂酶)活性则表现与保护性酶类相反特性。从两类酶的活性变化也能证实, 在优选条件下(细砂、厚度>5 cm), 幼蟹所受的胁迫在降低。  相似文献   
62.
TEXTUAL RESEARCH ON THE MAIN SOURCE OF THE CHANGJIANG RIVER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The Chinese people began to research the main source of the Changjiang (Yangtze) River 2,400 years ago. Limited by the scientific level, they did not discover it.The Tuotuo River was determined as the main source of the Changjiang River in the 1970s. However, this was not correct, because when comparing the length of the Tuotuo River with the Dam River, the glacier length at the headwaters was added to the Tuotuo River, resulting in that the Tuotuo River is 1 km longer than the Dam River, keeping in mind that the glacier can not be regarded as part of the river.In the summer of 1986, we investigated the source of the Changjiang River, we accurately measured the length of both the Tuotuo and Dam rivers, we discovered that the Dam River was 353.1 km long, and the Tuotuo River was 346.3 km long, the Dam River thus being 6.8 km longer than the Tuotuo River. The discharge of the Dam River is 196.18 m3/ sec., 2.6 times as large as that of the Tuotuo River, that of the Tuotuo River is 75.10 m3/sec. The drainag  相似文献   
63.
基于小波变换的薄层地震信号奇点的检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小波变换的局部极大模可检测出奇点的位置,本文对反射地震信号小波变换进行了数值计算和聚焦处理,发现小波变换后奇点的位置仅受奇点实际位置及地震子波长度两因素制约,与子波形状无关.子波长度可以通过信号的小波变换本身求取,并进一步加以消除,从而实现了薄层地震信息的检测,得出薄层的地震分辨率可达1/32波长.实际资料处理表明,有效信号通过奇点分析可得到突出,剖面分辨率可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64.
黄河上游气候变化对地表水的影响   总被引:29,自引:2,他引:27  
利用1961~2002年黄河上游唐乃亥水文站水文资料及同期该流域气象资料,研究黄河上游流域气候变化及其对地表水资源的影响,结果表明: 黄河上游年流量呈现出逐年减少趋势,20世纪90年代以来减少趋势更为明显;黄河上游流域气候变化表现出气温升高、降水减少和蒸发增大的干旱化趋势,这一变化趋势在90年代以来尤为突出;气温升高、降水量减少和蒸发量增大是导致黄河上游流量减少的气候原因,其中降水量是影响流量的主要气候因子,降水量的减少特别是夏季降水量的减少直接导致了黄河上游流量的减少。  相似文献   
65.
以古生界为主的海相碳酸盐岩是我国陆上油气勘探的重点领域,勘探开发成效显著。随着勘探不断发展,超深层、更古老海相层系油气成藏富集规律的认识面临挑战。本文从古老小克拉通盆地构造分异的角度,剖析油气成藏富集规律。通过对四川、塔里木和鄂尔多斯等克拉通盆地演化过程中的构造分异作用研究,认为克拉通盆地构造分异对沉积、成储与成藏组合有显著的控制作用。构造分异控制的三类油气聚集带是未来超深层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勘探的重点领域。  相似文献   
66.
海风辐合线对雷暴系统触发、合并的动热力过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易笑园  刘一玮  孙密娜  东高红  李青春 《气象》2014,40(12):1539-1548
利用加密自动气象站和雷达监测资料,结合VDRAS资料(其时间分辨率12 min、水平垂直分辨率分别是3和1 km左右),分别针对单纯海风辐合线触发和海风辐合线与已有雷暴系统合并的两个实例,揭示海风辐合线对雷暴系统影响的动力和热力过程。结果表明:(1)在环境系统风很弱时,天津沿海海风伸入内陆的移速约为15~18 km·h~(-1),且海风过后,气温降低、湿度加大。(2)海风辐合线配合地面高不稳定区,从而触发和加强了雷暴系统,对雷暴系统的预警时间可达2 h。(3)雷暴单体在海风辐合线附近产生,这与倾斜海风锋锋面(向海洋一侧倾斜)上的中尺度垂直环流相对应。(4)海风辐合线与雷暴系统合并后,雷暴系统强烈发展是由于海风辐合线附近积聚着水汽,同时也是辐合上升运动大值区的缘故。  相似文献   
67.
以规格6m×4m×1.2m的室内水泥池为实验单元,A[(37.53±7.72)mm]、B[(63.13±12.95)mm]肛长组泥鳅幼鱼为猎物,采用捕食者-猎物间捕食效应研究方法,研究了中华鳖对泥鳅幼鱼的捕食效应。结果表明:(1)中华鳖捕食泥鳅幼鱼的时段主要集中于00:00—4:00,其对A肛长组泥鳅幼鱼所具的捕食选择性与A、B肛长组间初始数量的配置比例无关;(2)中华鳖捕食泥鳅幼鱼的功能反应属Holling-Ⅱ型,其对A、B肛长组泥鳅幼鱼的理论最大捕食量分别为16.13ind/d和9.06ind/d;(3)中华鳖对A、B肛长组泥鳅幼鱼的种内干扰模型可分别由各自的指数方程表达,用来描述实验鱼初始数量、实验期间实验鱼被捕食数量以及中华鳖个数等参数的统计关系,并指导确定合理的中华鳖和泥鳅的初始放养数量。  相似文献   
68.
在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的单体筐养养殖(SCBC)系统中,研究了不同的饲养空间大小对梭子蟹(幼蟹与成蟹)摄食行为与生长的影响。试验设置了四个饲养空间处理:空间长度分别为养殖蟹平均壳长的1倍、1.5倍、2倍及3倍,宽为长的一半。经6天试验,结果表明,1倍空间的幼蟹摄食行为发生变化,摄食次数[(1.2±0.45)次/d]和总进食时间[(31.2±6.89)min]比2倍与3倍的空间[(2.6±0.45)次/d,(83.1±13.66)min]明显减少,导致摄食量减少[前者为(0.0835±0.0269)g/g BW,后两者最高为(0.2014±0.0114)g/g BW],至第5天全部死亡。其它处理,随着空间的增大,摄食量增大,幼蟹的生长速率(蜕皮率,体重增长率)增加。其中,在2倍空间以上处理中,幼蟹表现有最高的成活率(100%)、蜕皮率(100%)以及体重增长率(86.5%—97.2%),同时有较低的饵料系数(1.31±0.11)。成蟹的试验结果与幼蟹类似,除1.5倍饲养空间外,该处理中幼蟹表现出对生长的胁迫,而成蟹的摄食行为和生长与2倍及3倍空间无差异。不同空间中梭子蟹的摄食与生长的差异与梭子蟹在这些处理中的保护性酶类(SOD,POD,CAT)和消化酶类(淀粉酶,蛋白酶,脂酶)的活性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69.
实施CO2地质封存是目前公认的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有效方法。在可能进行封存的场所中,咸水含水层封存潜力最大,机理也最为复杂。其中毛细残余封存机理在封存量和封存安全性方面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评价毛细残余封存量时,残余气饱和度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参数。文中提出了测定残余气饱和度的实验方法,并实际应用于中国塔里木盆地奥陶系礁灰...  相似文献   
70.
We studied the phagotrophic ability of dinoflagellate strain Karenia mikimotoi KM-Lü (isolated from the South China Sea), using fluorescent microspheres, bacteria isolated from the culture of K. mikimotoi and a marine microalgae Isochrysis galbana. We found that K. mikimotoi cultured under conditions of high light intensity could ingest fluorescent microspheres (diameters 0.5 and 2.0 μm) and fluorescence-labeled bacteria and microalgae. Under a low light intensity, however, only fluorescent microspheres (diameter 0.5 μm) and fluorescence-labeled microalgae were ingested. K. mikimotoi showed better growth by ingesting living marine bacteria or microalgae I. galbana than the controls, either in nutrient-depleted or nutrient-replete conditions. In nutrient-depleted conditions, the growth of K. mikimotoi was more significant with I. galbana as the prey item. In conclusion, the harmful dinoflagellate K. mikimotoi from the South China Sea has apparent phagotrophic ability, and some marine bacteria and microalgae may promote the growth of K. mikimoto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