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46篇
  免费   468篇
  国内免费   556篇
测绘学   218篇
大气科学   487篇
地球物理   692篇
地质学   1348篇
海洋学   341篇
天文学   102篇
综合类   244篇
自然地理   438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122篇
  2021年   169篇
  2020年   118篇
  2019年   133篇
  2018年   116篇
  2017年   135篇
  2016年   149篇
  2015年   131篇
  2014年   161篇
  2013年   182篇
  2012年   166篇
  2011年   186篇
  2010年   191篇
  2009年   155篇
  2008年   176篇
  2007年   176篇
  2006年   133篇
  2005年   100篇
  2004年   85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70篇
  2001年   61篇
  2000年   63篇
  1999年   104篇
  1998年   78篇
  1997年   104篇
  1996年   74篇
  1995年   80篇
  1994年   52篇
  1993年   59篇
  1992年   55篇
  1991年   39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彭丕洪  郭先春  马霞 《北京测绘》2013,(1):44-46,54
多边形拓扑重建是城市地图更新建库工作中关键性的一步,针对MapStar中拓扑重建的存在的问题,笔者采用MapGIS建拓朴,MapStar赋属性两者相结合的一种方法,能快速完成的多边形拓扑关系的重建,提高建库速度,实验证明,采用此方法,在城市地图更新建库工作过程中可提高30%-40%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32.
为寻求更适合天绘一号卫星影像的分割方法,文章采用均值偏移分割、分水岭分割、数学形态学分割、连通分量分割4种图像分割方法对天绘一号卫星影像进行分割实验,并从视觉和定量两方面对分割结果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均值偏移方法的分割质量更佳,且分割结果更有利于提升后续处理的效率;几何形态较规则、质地较均一、复杂度较低的地物类型分割质量较高,反之则较低.  相似文献   
133.
湖南禾库地区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预测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依据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资料,分析研究了湖南禾库地区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对元素分布、单元素异常、元素相关性、异常元素组合等特征的研究表明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测量方法在高山峻岭、地形复杂的禾库地区有良好的找矿效果,并优选了嗅脑和杉木冲2处铅锌找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134.
陈海杰  于兆水  邢夏 《物探与化探》2014,(2):393-395,401
为了简化测量植物中汞含量的方法,提高灵敏度及结果的可信度,实验采用微波消解植物样品的办法,使样品经氯化亚锡还原,再用冷原子荧光测定出植物样品中汞的含量。确定了消解样品的方法和微波消解样品的条件,优化了仪器的最佳工作参数。方法检出限0.30×10-9(稀释因子100倍),精密度(n=12)在2.09%~6.05%,加标回收率94.1%~105.5%,方法经生物国家一级标准物质验证方法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35.
柴北缘牦牛山地区牦牛山组沉积相组合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柴达木盆地北缘牦牛山地区出露的牦牛山组是一套由冲积扇和扇三角洲相共同构成的陆相沉积组合,冲积扇相砾岩-粗砂岩组合主要分布于研究区SE侧,扇三角洲相砂岩-泥岩组合主要分布于研究区NW侧。古水流分析表明牦牛山组沉积物主要来自其SE侧古隆起,但后期扇三角洲相包含少量来自NW和NE向的沉积物。该套沉积组合序列特征与区域上分布在牦牛山西侧同时期形成的湖泊相、滨浅海相沉积共同表明,柴达木盆地北缘在晚志留-早泥盆世时期存在一NW向倾斜的古斜坡,且晚期北侧发生抬升。砾岩和砂岩碎屑组成与区域岩石组合类型对比表明,牦牛山组沉积碎屑物主要来自于滩间山群。沉积组合序列特征、碎屑组成和区域构造背景综合研究表明,牦牛山组可能为柴达木板块向北俯冲过程中形成的局部断陷盆地的充填物。  相似文献   
136.
137.
The reductive biotransformation of 6-line ferrihydrite located within porous silica (intragrain ferrihydrite) by Shewanella oneidensis MR-1 was investigated and compared to the behavior of 6-line ferrihydrite in suspension (free ferrihydrite). The effect of buffer type (PIPES and NaHCO3), phosphate (P), and an electron shuttle (AQDS) on the extent of reduction and formation of Fe(II) secondary phases was investigated under anoxic conditions. Electron microscopy and micro X-ray diffraction were applied to evaluate the morphology and mineralogy of the biogenic precipitates and to study the distribution of microorganisms on the surface of porous silica after bioreduction. Kinetic reduction experiments with free and intragrain ferrihydrite revealed contrasting behavior with respect to the buffer and presence of P. The overall amount of intragrain ferrihydrite reduction was less than that of free ferrihydrite [at 5 mmol L−1 Fe(III)T]. Reductive mineralization was not observed in the intragrain ferrihydrite incubations without P, and all biogenic Fe(II) concentrated in the aqueous phase. Irrespective of buffer and AQDS addition, rosettes of Fe(II) phosphate of approximate 20-30 μm size were observed on porous silica when P was present. The rosettes grew not only on the silica surface but also within it, forming a coherent spherical structure. These precipitates were well colonized by microorganisms and contained extracellular materials at the end of incubation. Microbial 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 may have adsorbed Fe(II) promoting Fe(II) phosphate nucleation with subsequent crystal growth proceeding in different directions from a common center.  相似文献   
138.
最小静校正量基准面技术在原理上优于水平基准面一步法校正,实际应用有多大的优势?以准噶尔盆地LN6井区为例,从基本原理、静校正量计算、速度建场,对最小静校正量基准面校正和水平基准面一步法校正进行对比。在构造圈闭目标识别过程中,使用最小静校正量基准面校正技术,构造精度上取得好的成果,提供部署预探井位一口。  相似文献   
139.
基于文献记录的黑河流域历史时期旱涝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霞  张志强 《冰川冻土》2017,39(3):490-497
流域的旱涝灾害特征及其变化规律是流域水资源演变研究的重要内容。利用历史文献资料重建了西北内陆河黑河流域公元0-1949年的旱涝灾害等级序列,结合滑动平均、小波变换处理等方法,探讨了流域历史时期旱涝等级的频数特征、旱涝变化的周期特征及其与气候冷暖和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对公元1000年以后的旱涝灾害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流域存在5个旱灾高发阶段(1230-1270年、1430-1530年、1640-1760年、1860-1890年、1900-1940年),3个涝灾高发期(1650-1690年、1730-1790年、1830-1910年),并呈现出旱涝灾害频发的态势;1000-1949年期间,流域旱涝灾害存在4个准周期变化,对比发现这与太阳黑子活动等环境变化周期有紧密的联系;1580年以前,气候冷暖是影响旱涝灾害发生的主要因子,但16世纪以后,旱涝灾害交替频发,很可能是人类活动加剧了该现象。所以,定量辨析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对流域旱涝灾害的影响将是未来研究的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140.
湖南富锰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予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湖南锰矿资源丰富,但富锰矿床规模小,难选矿石多.主要矿床有风化型、海相沉积型和层控铅锌铁锰型矿床等三种类型.本文主要根据湖南富锰矿床分布特点,提出综合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