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24篇
  免费   506篇
  国内免费   588篇
测绘学   211篇
大气科学   434篇
地球物理   457篇
地质学   1454篇
海洋学   338篇
天文学   121篇
综合类   222篇
自然地理   38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95篇
  2021年   100篇
  2020年   81篇
  2019年   90篇
  2018年   126篇
  2017年   108篇
  2016年   98篇
  2015年   104篇
  2014年   99篇
  2013年   133篇
  2012年   115篇
  2011年   150篇
  2010年   182篇
  2009年   157篇
  2008年   138篇
  2007年   130篇
  2006年   128篇
  2005年   98篇
  2004年   108篇
  2003年   105篇
  2002年   143篇
  2001年   129篇
  2000年   120篇
  1999年   128篇
  1998年   110篇
  1997年   86篇
  1996年   100篇
  1995年   86篇
  1994年   74篇
  1993年   58篇
  1992年   47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2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大别山北部漫水河灰色片麻岩的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北大别杂岩主要由灰色片麻岩和斜长解闪岩组成。通过对大别山北部霍山漫水河花岗闪长片麻岩的锆石U-Pb年龄测定,得到中元古代、早三叠世和晚侏罗世3组年龄数据。中元古代的年龄老于灰色片麻岩集中在新元古代的锆石U-Pb上交点年龄,指示漫水河北部片麻岩中有古老锆石捕掳晶;早三叠世年龄指示该片麻岩中有印支期变质作用形成的锆石;晚侏罗世年龄表明灰色片麻岩中有燕山早期形成的岩浆锆石。根据北大别杂岩的构造背景、变质作用及地球化学特征,认为北大别杂岩中的部分灰色片麻岩形成于燕山早期的花岗闪长岩,它们可能源自或混染了经过早三叠世变质作用的扬子陆块俯冲基底。本文的结果表明,北大别杂岩既不是形成于白垩纪的岩浆杂岩,也不完全是形成于新元古代的TTG岩系,其中的部分灰色片麻岩为形成于燕山早期的花岗闪长岩,即在白垩纪大规模岩浆作用前的燕山早期,北大别曾有过一次岩浆作用。  相似文献   
992.
罗忠文 《地球科学》2002,27(3):267-270
在比较目前主要GIS存储方式的基础上,认为基于对象关系型数据库存储GIS数据是一种良好的选择。讨论了对象关系型数据库系统Postgre-SQL的特点及其适合于存储GIS数据的一些优异特性,主要包括基本的空间数据类型及内置空间操作符及可扩展机制等;并讨论了基于OpenGIS标准扩展该数据库以实现地理信息数据存储的方法,主要包括空间数据类型的扩展及空间操作扩展;最后讨论了三维地理信息系统的扩展,在三维数据结构方面采用单纯复型作为基本数据模型,在空间的几何属性中引入几何体的包围盒,并通过R-树等索引函数进一步提高速度。另外还实现了空间数据操作的两类重要函数,即空间位置判断和并、交、分、割、裁剪等物体运算函数。所有的内核函数基于C及C 实现,而在客户端通过JAVA实现服务器数据的访问。  相似文献   
993.
几种GPS测速方法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GPS高精度定位结果、原始多普勒频移观测量,以及由载波相位中心差分而获得的多普勒频移观测值,它们都可以用来获得高精度的速度测量结果。主要从测速精度方面,对这3种方法进行了比较,并作算例分析。  相似文献   
994.
全球大气角动量变化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日本气象局GSM9603大气数值模式和客观分析资料以及美国环境预报中心大气再分析数据研究比较全球大气角动量变化。分析表明,三者大气质量再分布角动量东经90°E分量的符合程度要好于格林威治方向的分量;而且GSM9603对大气轴向相对角动量季节变化的强度模拟与其他两者一致,并明显优于第一阶段 AMIP 23个大气环流模式的平均模拟结果。另外,GSM9603大气相对角动量的年际变化基本显示了厄尔尼诺变化的主要历程。  相似文献   
995.
斜压原始方程半隐式全能量守恒格式的构造问题长期没有解决。本研究在成功地构造实现其全能量完全守恒的半隐式方案基础上,进行了此守恒方案与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的σ-坐标原始方程全球谱模式半隐式方案间的实际资料对比实验。实验表明,850hPa平均预报高度场RMS误差在积分一周以后得到明显改进,到第30天其预报误差降低达到了50%,进一步的对比实验表明,对流层中部和下部的月预报平均高度场RMS误差也显降低,而且一些明显的系统性误差也得到大幅度改进。更加详细的分析显示,这些收益的很大一部分是从超长波成分的改进中得到的。这说明,通过构造守恒性时间差分方案消除了响应的计算性系统误差源汇,进而能够使模式气候漂移得到显改进,而这种误差源汇存在于传统的,现仍被普遍采用的斜压原始方程天气气候模式中。  相似文献   
996.
分析了近30年塔里木河中下游地区主要灾害性天气的情况,及对农业、生态和给人们甚至环境带来的严重影响,通过成因分析,提出了一些长期的气象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97.
用太阳活动拟合近2000年的温度变化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利用两个反映太阳活动的指标-太阳黑子相对数及太阳黑子周期长度-来拟合近2000年我国的温度变化,其结果与近2000年,特别是近700年来温度变化的总趋势基本一致。同时拟合了120年来北半球温度的演变,结果表明:太阳活动是引起10^1年以上气温变化的基本因素,近十多年来温室气体的作用似乎不可忽略。  相似文献   
998.
The protoliths of mafic-ultramafic plutons in the northern Dabie Mts. (NDM) (Hubei) include pyroxenite and gabbro. The zircon U-Pb dating for a gabbro suggests that emplacement of mafic magma took place in the post-collisional setting at the age of 122.9±0.6 Ma. It is difficult to obtain a reliable Sm-Nd isochron age, due to disequilibrium of the Sm-Nd isotopic system. Two hornblende40Ar/39Ar ages of 116.1±1.1 Ma and 106.6±0.8 Ma may record cooling of metamorphism in the mafic-ultramafic plutons in Hubei below 500°C. The hornblende40Ar/39Ar ages for the mafic-ultramafic rocks in Hubei are evidently 15–25 Ma younger than those for the same rocks in Anhui, indicating that there is a diversity of the cooling rates for the mafic-ultramafic rocks in Hubei and Anhui. The difference in their cooling rates may be controlled by the north-dipping normal faults in the NDM. The intense metamorphism occurring in the mafic-ultramafic rocks in Hubei may result from the Yanshanian magmatic reheating and thermal fluid action induced by the Cretaceous migmatization. The geochemical similarity of these mafic-ultramafic rocks wherever in Hubei and Anhui may be attributed to the same tectonic setting via an identical genetic mechanism.  相似文献   
999.
2000年4月,奇村热水井出现水氡高值“异常”。本文从水点的水文地质条件、水氡异常变化特点、水氡变化的影响因素及其机理等方面,对该“异常”的干扰做了比较系统的论证。认为水氡“异常”变化,与周围冷水井抽水有关,而不是地震前兆。  相似文献   
1000.
详细研究了中国西北地区石炭系泥岩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各样品稀土总量为18 86× 10 -6~ 6 2 0 4× 10 -6,变化较大 ,其中祁连地区REE总量为 76 49× 10 -6~ 6 2 0 4×10 -6,甘肃永昌煤山子剖面的稀土总量最高 ,新疆北部地区泥岩和灰岩 (泥灰岩 )的稀土总量均较低。各泥岩样品的轻稀土富集 ,Eu负异常 ,δEu介于 0 44~ 0 90之间 ,δCe部分为正异常 (>1) ,部分为负异常 (<1)。研究区样品的Sm含量与北美页岩样品相比为正异常 ,Dy出现负异常的样品较多。根据稀土元素δCe和Ceanow的变化 ,反映当时新疆北部地区水介质环境大部分为缺氧的还原条件 ;祁连地区为海陆过渡环境 ,部分为氧化条件 ,另一部分为缺氧的还原条件 ,这与其他相标志所显示的结果是一致的。根据稀土元素组合及比值的变化 ,显示物源区母岩为花岗岩和玄武岩的混合来源 ,稀土分布模式均为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型 ,重稀土配分曲线较为平坦 ,显示源岩为粘土岩、花岗岩和中性岩的混合来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