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917篇 |
免费 | 758篇 |
国内免费 | 1157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489篇 |
大气科学 | 690篇 |
地球物理 | 820篇 |
地质学 | 1996篇 |
海洋学 | 782篇 |
天文学 | 141篇 |
综合类 | 416篇 |
自然地理 | 49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3篇 |
2023年 | 102篇 |
2022年 | 215篇 |
2021年 | 247篇 |
2020年 | 243篇 |
2019年 | 273篇 |
2018年 | 250篇 |
2017年 | 208篇 |
2016年 | 269篇 |
2015年 | 267篇 |
2014年 | 275篇 |
2013年 | 244篇 |
2012年 | 240篇 |
2011年 | 332篇 |
2010年 | 274篇 |
2009年 | 259篇 |
2008年 | 276篇 |
2007年 | 252篇 |
2006年 | 204篇 |
2005年 | 165篇 |
2004年 | 160篇 |
2003年 | 120篇 |
2002年 | 114篇 |
2001年 | 123篇 |
2000年 | 98篇 |
1999年 | 119篇 |
1998年 | 77篇 |
1997年 | 78篇 |
1996年 | 66篇 |
1995年 | 30篇 |
1994年 | 39篇 |
1993年 | 38篇 |
1992年 | 32篇 |
1991年 | 20篇 |
1990年 | 16篇 |
1989年 | 13篇 |
1988年 | 15篇 |
1987年 | 12篇 |
1986年 | 10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5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5篇 |
1958年 | 1篇 |
195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8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92.
为了建立合理、准确且便于估算和应用的山地地理可照时数空间分布模型,本文以重庆为例,首先利用分布式模型估算了30 a平均年和各月可照时数,并利用基于气象行业标准得到的理论值进行了验证;其次,以栅格单元为统计样本,建立了基于地形尺度的可照时数估算的统计模型。结果表明:(1)基于分布式模型的模拟结果具有较高可信度,除10月外,其他各月和年的相对误差均小于10%,且东北和东南部的相对误差较中西部高。(2)西部方山丘陵区的可照时数高,中部平行岭谷区次之,东北和东南部低。冬季可照时数的空间异质性最大,夏季次之,春秋季接近,均较小。(3)各月和年可照时数与主要地理和地形因子之间的相关关系均表现为极显著性,各月复相关系数在0.7929~0.8277,年复相关系数为0.8522。(4)重庆可照时数估算统计模型在一定程度上简化了分布式模型的计算步骤和计算量,便于其应用,并可为其他地区估算可照时数提供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93.
辽东湾是我国冰情最严重海域,每年冬季都会受到海冰的显著影响,冰情预测评估可为辽东湾涉海活动提供防冰抗冰的技术依据。建立气温-水温-冰情的相关性,结合便于获取的现场高精度连续气象数据和高精度冰情预测模型,可实现局地小尺度的冰情快速预测评估。基于2017—2018年冬季辽东湾东岸红沿河附近海域实测气象-水温-冰情同步观测数据,结合辽东湾大尺度整体冰情(浮冰面积),推演局地气温、水温与不同尺度冰情评价参数(浮冰范围与冰厚)的相关关系,提出基于不同气温区间的气温变化规律的冰底热通量选取方法,进而建立适用于辽东湾的气温-水温-冰情评估方法。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观测点气温与水温存在明显相关性;浮冰范围与气象数据存在明显相关性,临界温度为 -5 ℃的累计负气温能很好拟合本年度盛冰期浮冰范围。基于HIGHTSI进行数值模拟后发现:水温与块体积法计算冰底热通量时,冰水间的热传递系数取2.2×10-5是可行的;水温对冰情的影响表现在海冰冰厚最大值与冰期长短。为弥补辽东湾其他海域因缺少实测海水温度观测数据欠缺、冰底热通量选取不准选取导致的冰情模拟预测评估困难的问题,本文依据水温与气温的相关性,将水温随气温变化划分为结冰区(气温小于-10 ℃时水温维持冰点附近)、过渡区(气温为-10~-5 ℃时水温处于-1.4~-0.4 ℃)、融冰区(气温高于-5 ℃时水温随气温的增大逐渐增大),进而提出适用于辽东湾所有海域的冰底热通量计算方法和冰情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94.
长江三峡工程正常蓄水位为175m,在蓄水过程中随着库水位的抬升,必然会引起库岸边坡地下水渗流场的变化。运用3D-Modflow软件模拟了三峡工程的蓄水过程中奉节库段边坡岩土体内部地下水位的动态变化,为长江三峡工程奉节库区段移民迁建地质灾害预测与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5.
理论研究两个关于振动问题的逆或优化问题。第一个问题是由光滑边界振动体的部分边界测量数据再构振动体内部场。第二个问题是利用部分边界的边界应力分布或变化边界形状控制表面位移分布。文中给出了对应问题的唯一性证明 相似文献
96.
本文就在藏北草资源调查中,应用空间实验室量测摄影机(MC)摄得的彩色红外影像,及根据遥感影像目视判读所利用的信息空间特点和草场分类原理进行计算机自动分类的理论与方法,对利用辅助数据和影像数据复合技术的几种尝试进行了讨论,并依实地调查资料和专家判读结果对各种分类结果进行了评价。说明利用这种航天遥感资料,辅以Landsat影像生物量指标、DTM和坡度、坡向数据以及计算机自动分类技术,进行资源调查是可行的,可以达到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97.
中国东部7类暴雨异常环流型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瞬变扰动天气图上的扰动场天气系统对区域暴雨的落区指示能力强于传统天气图上的总场天气系统。为供预报员在业务预报中参考,本文划分1998年发生在中国东部地区的41日次区域暴雨为7类扰动场天气系统。与区域暴雨相联系的7类异常环流型分别是:华南切变线、华南涡旋、华南倒槽、长江切变线与槽、沿江涡旋、华北涡旋和东北涡旋。无论是在对流层的垂直剖面上,还是在850 hPa水平分布上,扰动天气图上位势高度低值和风扰动辐合处并配合大的水汽扰动对应有区域暴雨,而传统天气图上的低值系统和高水汽区与暴雨之间存在位置上的偏移。由此建议,用实况大气变量和中期数值模式产品绘制扰动天气图有助于预报员确定区域暴雨落区。 相似文献
98.
99.
100.
黄河流域气候水分盈亏时空格局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中国气象局整编的1961~2001 年的气象资料为数据基础,采用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1998 年推荐使用的Penmanmonteith模型,并以GIS技术为手段进行黄河流域气候水分盈亏的时空分布格局分析。结果表明:黄河流域干旱缺水是一种普遍现象,气候水分盈亏量在空间上总的变化规律表现为自南向北、自东向西气候水分亏缺量呈逐渐增大趋势,大部分地区全年气候水分亏缺量介于200~600 mm之间;就季节分布而言,水分亏缺的主要时期在春季和初夏,亏缺量一般在180~300 mm之间;就典型站点气候水分盈亏量逐月变化而言,存在着区域差异。研究结果和结论对区域充分发挥水分利用效率、发展高效节水农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