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06篇
  免费   515篇
  国内免费   928篇
测绘学   376篇
大气科学   440篇
地球物理   408篇
地质学   1409篇
海洋学   408篇
天文学   62篇
综合类   222篇
自然地理   324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110篇
  2021年   185篇
  2020年   118篇
  2019年   157篇
  2018年   137篇
  2017年   126篇
  2016年   125篇
  2015年   137篇
  2014年   154篇
  2013年   199篇
  2012年   188篇
  2011年   191篇
  2010年   200篇
  2009年   186篇
  2008年   233篇
  2007年   205篇
  2006年   203篇
  2005年   181篇
  2004年   106篇
  2003年   85篇
  2002年   74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沿空掘巷合理煤柱宽度综合分析与确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总结分析经验法、理论计算法、数值模拟法、现场实测等确定煤柱宽度方法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了采用现场实测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来确定保留煤柱宽度。根据石炭井二矿生产实际,分别对巷道开挖前后,不同煤柱宽度下围岩应力、变形进行了模拟,同时利用21053工作面异型煤柱的有利条件,对不同煤柱宽度下巷道围岩变形、支护结构受力等进行了实测。经过对监测数据的分析,得出了巷道围岩变形、支护结构受力与煤柱宽度之间的关系,结合数值模拟结果,确定了石炭井二矿煤柱宽度。  相似文献   
32.
结合当地蒸发量远大于降雨量的特点,在若尔盖县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渗滤液污染控制中采用了渗滤液循环回喷处理技术,可实现在填埋运营期渗滤液不外排,同时,结合工程设计,介绍了渗滤液产量的计算方法、处理系统的组成、回喷系统的设计以及构筑物设计等情况.  相似文献   
33.
The lower reaches of Tarim River in the Xinjiang Uygur region of western China had been dried out for more than 30 years before water began to be diverted from Konqi (Peacock) River via a 927-km-long channel in year 2000, aimed at improving the riparian ecological systems. Since then, eight intermittent water deliveries have been carried out. To evaluate the response of riparian vegetation to these operations, the groundwater regime and vegetation changes have been monitored along the 350-km-long stem of the river using a network of 40 dug wells at nine transects across the river and 30 vegetation plots at key sites. Results show that the water table rose remarkably, i.e. from a depth of 9.87 m before the water delivery to 3.16 m after the third water delivery. The lateral distance of affected water table extended to 1,050 m from the riverbank after the fourth water delivery. The riparian vegetation has changed in composition, type, distribution, and growing behavior. This shows that the water deliveries have had significant effects on restoration of riparian ecosystems.  相似文献   
34.
通过对北京遥测地震台网近年来记录到的北京及邻区地震的震中分布,地震活动频度及能量释放强度的分析,得到本区地震活动在时间分布上具有“聚堆性”。在年发震频度,地震强度和能释放方面均具有双峰值特征,并且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和同步性,在空间分布上具有条带特征,且形成北东~南西和北西~南东的两条相互交汇的条带。又通过统计分析得到本区发震概率最大的时间段是每年的10月前后,而地震主要发生在北西~南东带上。  相似文献   
35.
毛志新  刘宝林  夏柏如 《探矿工程》2006,33(2):52-53,62
在湖泊环境研究中,淤泥质沉积物取样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样品的取心率和原状性直接影响了环境研究的结果。重力取样器是获取湖泊、水库等水域浅层湖泊沉积物的一种经济有效、操作简单的常用工具。因此研究重力取样器的取样技术对环境研究具有积极的意义。研究了重力取样器的取样技术,并在此基础上成功设计了一种便携式的重力式取样器,非常适合环境研究机构的沉积物取样工作。  相似文献   
36.
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的城市化响应与反馈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新技术产业集聚与城市化存在互动机制。一方面,高新技术产业结构效应影响了城市化动力机制,集聚效应则促进了城市外部经济的发展,使城市化表现出不同的模式特征和地域特征;另一方面,城市化促进了高新技术发展所需要素资源的聚集与流动,为高新技术产业集聚提供人力资本保障,还为高新技术企业提供创新的源动力。文章以苏州高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城市化互动关系佐证了这一理论,并认为建立二者之间切实可行的调控模式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37.
日本自然灾害现状与新态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日本是一个多灾且严重的国家,依据最新资料,分析了日本自然灾害的现状特征;自然灾害影响社会经济发展,而社会经济变化可能成为新的致灾因素并形成新的灾害形式。本文特别对城市化、过疏化、高龄化和网络化与灾害进行了论述;最后论述了“自助”“共助”和“公助”三位一体的防灾基本对策的内容。这些对正处于高速经济发展和城市化的我国来说,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8.
青藏高原东缘缅萨洼金矿成矿流体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缅萨洼金矿位于中国中轴构造带的中南段,青藏高原的东缘,赋存于金河-箐河断裂带次级断裂羊坪子韧性剪切带中本文根据对该矿床硫化物流体包裹体的氦氩同位素、硫化物的硫同位素以及与硫化物共生的石英的流体包裹体特征、成分以及氢氧同位素组成的测定,讨论了缅萨洼金矿的成矿流体来源及其矿床成因。结果显示,该矿床硫化物流体包裹体中的3He/4He变化较小,为0.69-0.82,显示了地幔流体参与成矿作用的可能性。而4He的含量变化范围较大,一般在2.19-10.62×10-6cm3STP/g(方铅矿除外)与3He/4He相比,40Ar/36Ar的比值则变化较小,一般为251-509。而硫化物的δ34S同位素变化范围在-1.8-2.2‰,平均值为0.5‰,说明硫的地幔来源。与硫化物共生的石英的流体包裹体的类型主要有富液相的盐水溶液包裹体、富气相的盐水溶液包裹体、三相CO2包裹体、纯液相CO2包裹体以及有机流体包裹体。成矿流体的氢氧同位素则显示成矿流体来源于岩浆水(或地幔流体)与大气降水的混合流体,本文认为,缅萨洼金矿的成矿流体为地幔流体与大气降水的混合流体,是渐新世印度大陆与亚洲大陆碰撞之后,该地区大规模走滑与剪切作用过程中,局部伸展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39.
地理要素的空间关系在GIS空间数据建模、空间分析、地图自动综合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研究如何快速判断要素间空间关系是否发生变化,从而有效维护空间关系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本文对目前现有的有关地理空间关系描述及其集成推理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合分析与分类,分析了它们的适应性与特点,并就本研究方向存在的问题和今后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40.
近百年中国东部夏季降水的时空变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中国东部25°N以北28个站1880-1999年夏季季降水序列,用旋转复经验正交函数(RCEOF)方法,研究了中国东部地区百年干湿的时空演变规律。结果表明,夏季降水空间变率大值区依次为:长江中下游地区、淮河流域、江南、华北、西南及东北。除西南外的5个关键区大体上反映了从6月到8月夏季雨带自南向北椎进所滞留的地区。旋转空间位相分布揭示了长江中下游地区、江南、东北的旱涝异常主要表现为驻波振动特征;而淮河流域、华北、西南地区显示出降水异常信号具有部分的行波特征。尤其第4空间模显示出旱涝异常信号从东北南部可沿着黄淮下游传到长江下游地区。对于近百年中国东部地区夏季于湿变化,长江中下游地区、淮河流域、华北及东北四个地区都存在20-25年时间尺度的周期振荡;长江中下游地区及华北地区都存在准60年时间尺度的振荡周期;东北地区主要表现出36年时间尺度的振荡周期;淮河流域存在明显的70-80年时间尺度的振荡周期;华北地区存在的11年时间尺度的振荡周期恰好与太阳黑子活动的11年周期相一致。在年代际时间尺度(包括次年代际时间尺度)上,长江中下游、淮河流域及华北地区的夏季降水的变化与太阳活动有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