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776篇 |
免费 | 5735篇 |
国内免费 | 2685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2230篇 |
大气科学 | 1923篇 |
地球物理 | 2587篇 |
地质学 | 8097篇 |
海洋学 | 2114篇 |
天文学 | 207篇 |
综合类 | 989篇 |
自然地理 | 2049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9篇 |
2024年 | 545篇 |
2023年 | 621篇 |
2022年 | 961篇 |
2021年 | 1142篇 |
2020年 | 916篇 |
2019年 | 1029篇 |
2018年 | 854篇 |
2017年 | 796篇 |
2016年 | 830篇 |
2015年 | 891篇 |
2014年 | 877篇 |
2013年 | 1002篇 |
2012年 | 1013篇 |
2011年 | 1019篇 |
2010年 | 979篇 |
2009年 | 878篇 |
2008年 | 908篇 |
2007年 | 883篇 |
2006年 | 833篇 |
2005年 | 711篇 |
2004年 | 469篇 |
2003年 | 388篇 |
2002年 | 441篇 |
2001年 | 308篇 |
2000年 | 258篇 |
1999年 | 157篇 |
1998年 | 58篇 |
1997年 | 56篇 |
1996年 | 56篇 |
1995年 | 43篇 |
1994年 | 42篇 |
1993年 | 27篇 |
1992年 | 21篇 |
1991年 | 14篇 |
1990年 | 23篇 |
1989年 | 10篇 |
1988年 | 19篇 |
1987年 | 13篇 |
1986年 | 6篇 |
1985年 | 12篇 |
1984年 | 5篇 |
1983年 | 12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3篇 |
1979年 | 4篇 |
1965年 | 6篇 |
1964年 | 4篇 |
1962年 | 2篇 |
1954年 | 9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43.
CSAMT与SIP物探组合法在河南省栾川山区隐伏金属矿勘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隐伏金属矿产勘查的深度逐渐加大,勘查区也逐渐向工作程度相对较低、情况更加复杂的山区转移,常规的、单一的物探方法在勘探深度及精度等方面都已经无法满足目前勘查的需要。针对这种情况,本文提出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CSAMT)与频谱激电法(SIP)的技术组合,并将其运用于河南栾川山区隐伏金属矿勘查实践中。结果表明该方法... 相似文献
44.
45.
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以下简称《学报》)2004—2010年载文的第一作者学历、职称和服务单位、论文资助项目来源、研究领域、出版时滞、被引频次、下载次数、影响因子等论文信息指标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学报》呈现以下特征:高学历作者比例稳步提升;副高职称和中级职称作者是《学报》作者的骨干力量;作者来源呈多元化发展,主办单位论文呈下降趋势;大多数论文有各类基金项目资助;基础地质及矿产地质是《学报》载文的主要内容;出版时滞需要进一步优化;被引频次计量指标反映《学报》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46.
基于小波变换和GALSSVM的边坡位移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边坡变形是一个受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复杂非线性动力学演化过程,用现有的物理模型来解决边坡变形的预测问题有很大难度。大量的研究工作表明,用实测的边坡位移时间序列来预测边坡未来变形更为准确,而将多种方法组合起来进行预测成为研究的主要趋势。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种基于小波变换和进化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GALSSVM)的边坡位移预测模型。首先利用小波变换将边坡时间序列分解为低频分量和高频分量,然后利用互信息法和伪近邻法得到各分量的时间延迟和嵌入维数并进行相空间重构,再根据各个相空间的特点建立相应的GALSSVM预测模型,最后把各分量的预测结果进行小波重构,重构后的结果即为最终的边坡位移预测结果。对丹巴滑坡预测研究表明,这种新的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可以应用于实际工程 相似文献
47.
48.
49.
通过对手术切除的37例胃癌患者的离体标本的自体荧光光谱检测,显示308nm,337nm激发光谱均呈双主峰结构,双主峰的比值均能区分胃癌与正常胃壁(P<0.001).分别用308nm,337nm激发荧光光谱单因素分析诊断胃癌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8.8%,86.8%,86.4%和80.1%,72.1%,67.5%.对308nm及337nm激发荧光光谱双因素分析,癌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4.4%,92.1%,91.9%,其诊断正确符合率明显高于单因素分析的结果.研究表明,以308nm及337nm双波长激发检测胃壁浆膜,双因素判别算法可较好地区分胃癌,这种方法有望成为手术中快速识别胃癌在胃壁的浸润范围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0.
本研究建立了一种高效、经济的非损伤性扇贝DNA提取方法,在不影响扇贝个体生存状态的前提下,采用擦拭法和室温裂解相结合的方式在20 min内即可获得个体基因组DNA。以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soensis)、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和海湾扇贝(Argopecten irradians)为实验对象,研究了不同擦拭材料(棉签、滤纸)和不同擦拭部位(外套膜、鳃丝、内脏团)的核酸提取效果,评估了本方法在贝类基因分型领域应用的可行性。研究表明,用棉签、滤纸2种材料擦拭扇贝的鳃丝、内脏团或外套膜组织均能获得主带清晰完整的基因组DNA,且不影响扇贝的存活状态。在3种扇贝中采用棉签擦拭法的DNA得率均高于滤纸法,以这2种方式获得的DNA为模板进行SSR和SNP标记分析,能获得均一稳定的扩增条带,SSR标记分型结果准确可靠。本研究建立了简便、快速进行扇贝基因型分析的非损伤性DNA提取方法,为贝类全基因组选育和珍稀贝类资源的种质保护开发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