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09篇
  免费   2531篇
  国内免费   3221篇
测绘学   1721篇
大气科学   1330篇
地球物理   1981篇
地质学   6213篇
海洋学   1669篇
天文学   130篇
综合类   711篇
自然地理   1606篇
  2024年   125篇
  2023年   374篇
  2022年   645篇
  2021年   845篇
  2020年   653篇
  2019年   730篇
  2018年   617篇
  2017年   567篇
  2016年   620篇
  2015年   698篇
  2014年   676篇
  2013年   791篇
  2012年   829篇
  2011年   867篇
  2010年   833篇
  2009年   741篇
  2008年   791篇
  2007年   758篇
  2006年   704篇
  2005年   610篇
  2004年   401篇
  2003年   317篇
  2002年   352篇
  2001年   250篇
  2000年   207篇
  1999年   94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0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2篇
  1965年   6篇
  1964年   4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2篇
  1954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The genus and species Yuyuanozoon magnificissimi gen. et sp. nov., a new fossil vetulicolian, is reported from the Early Cambrian Chengjiang Fauna in Yunnan of China. It has a bipartite body plan and five pairs of chain-formed gill sacs, showing the 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Ventulicolia. However, the exclusive "atrial cavity" and external gill observed indicate that the new form is different from those previously described as vetulicolians, probably representing a lineage developed within deuterostomes and more primitive than urochordates.  相似文献   
992.
柴达木盆地侏罗系油气成藏模式与油气聚集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柴达木盆地侏罗系油气勘探目标选择的难点,从烃源岩与圈闭时空配置的角度,建立侏罗系油气早期聚集早期成藏、早期聚集晚期成藏、晚期聚集晚期成藏3种模式。盆地油气来源、充注时期、油藏调整及破坏等方面存在规律性,这决定了油气分布的有序性,呈现出“断褶区聚气,山前、潜伏区聚油,凸起顶、凸起斜坡区油气并存”的基本格局和油气富集程度依次变好的序列。据此预测油气富集范围,从中优选冷湖4号东斜坡、乌南—巴依凸起斜坡、怀头他拉—德北斜坡、潜伏Ⅰ号等新靶区。  相似文献   
993.
大气降水δ18O值的变化是一个蒸发和凝结的物理过程,与纬度、海拔、距海岸的距离、季节和降水量等因素有关,具有规律变化的特征。根据黄河流域上中下游地区取得的降水同位素数据和降水气象资料,分析了该区域降水中δ18O的时空变化特征。研究了流域上中下游降水中稳定同位素与温度和降水量的关系,揭示了流域降水中稳定同位素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流域上游和中下游降水中稳定同位素具有不同的季节变化特征,上游地区表现为夏季富集、冬季贫化,中游和下游则与之相反;在空间变化上,流域降水稳定同位素自上而下整体趋于逐渐贫化,波动明显,存在显著的极值区;黄河流域上、中下游具有不同的同位素过程,上游地区受海拔效应和内陆循环影响显著,而中下游则主要受季风系统和局地因素的影响。局地大气水线以及d与大气水汽压关系的分析表明,流域降水在从云层底部降落到地面的过程中,具有明显的二次蒸发现象,并伴随着同位素的分馏。  相似文献   
994.
应用ArcGIS软件中的Topo to Raster工具、MATLAB软件中的人工神经网络及Surfer软件中自然邻点法,本文对使用差分GPS测量的青藏高原不同地区的冰碛垄数据进行了数字地貌模拟,从模拟精度、准确度、地貌晕渲、易操作性及后期定量分析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对比。结果表明ArcGIS中的Topo to Raster工具较其他两种方法有较好的模拟精度;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ArcGIS软件在冰碛垄地貌的定量研究中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995.
陕西岐山二郎沟蓟县系剖面位于华北克拉通南缘,发育一套浅海相碳酸盐岩,自下而上出露龙家园组和巡检司组。两个岩组共采集、测试了碳、氧同位素样品184件,结果显示δ13 C值落在-1.747‰~1.144‰之间,总体上较稳定,平均值为-0.523‰;δ~(18)O值整体在-8.662‰~-2.540‰之间,大部分落在-5.5‰至-3‰,平均值为-4.469‰,低幅高频振荡。碳同位素旋回性较明显,可以进一步划分出4个旋回。碳、氧同位素曲线与燕山地区蓟县系已有研究结果相似性较高,其中,巡检司组近顶部出现的约为2‰的负偏事件,可大致对应于蓟县剖面雾迷山组顶部至洪水庄组的负偏事件。碳同位素的升降趋势及藻类数量(叠层石)丰度变化表明当时海平面在不断变化。此外,二郎沟剖面研究结果还与俄罗斯南乌拉尔阿孜瓦尔组以及加拿大霍恩比湾群的碳、氧同位素曲线也颇为相近,符合全球中元古代碳同位素组成特别稳定的特征,是对全球统一的古海洋背景的响应。  相似文献   
996.
恒星的Al元素丰度可以为探索星团和星系的化学演化提供重要线索.通过系统分析银河系薄盘、厚盘、核球、银晕以及M4、M5等球状星团中恒星的[Al/Fe]随恒星金属丰度[Fe/H]的变化趋势,得出银河系薄盘、厚盘和核球恒星的[Al/Fe]随着[Fe/H]的增加而缓慢下降,而球状星团M4和M5恒星的[Al/Fe]随[Fe/H]增加没有下降趋势,这暗示Ia超新星对M4和M5恒星元素丰度的贡献比较小.详细研究了银河系恒星[Al/Fe]与[Mg/Fe]、[Na/Fe]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银河系场星的[Al/Fe]与[Mg/Fe]正相关,但在球状星团M4和M5恒星中未见此相关性;银河系盘星及M4和M5等球状星团恒星的[Al/Fe]与[Na/Fe]都存在正相关.  相似文献   
997.
针对以往锚固孔钻机在滑坡地层极易引起卡钻事故,无法退出而报废的问题,研制了一种可进行双向冲击的气动潜孔锤。介绍了该潜孔锤的性能参数、工作原理及结构组成,并结合其能够进行双向冲击的结构特点,阐明了该气动潜孔锤的设计思路,同时对虚拟样机进行了性能校核计算,验证了该设备的可行性。经现场使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98.
黑山峡大柳树坝址区主干活动断裂F201的规模及活动强度是影响坝址稳定的主要因素,通过分析坝址区基本断裂构造格局,阐述了F201断层活动对坝区内另一条主干断层F7(8)以及位于坝址上的数条次级断层的控制牵动效应.通过对F201现代活动规模及强度的讨论,认为该断层现代活动规模大于60 km以上.探槽显示,晚第四纪以来至少发生过7次震级古地震事件.其中大于7级的至少有4次.  相似文献   
999.
联合利用EISCAT和E-Svalbard非相干散射雷达数据,研究l997年5月强磁暴期间向阳侧极盖与极光椭圆区电离层F区负暴.发现在磁暴主相和恢复相初期,极光椭圆和极盖区电离层都在大约l90km高度出现类似F1的峰,F2主峰完全消失,F区电子密度大幅度下降.但离子温度的变化在两个区域很不相同,在极光椭圆区大幅度升高,而在极盖区没有显著变化,反映出引起F区负暴的主要机制在两个区域不尽相同.强对流电场引起大气焦耳加热与离子增温而使O+离子消失的化学反应速率增大所导致的电离损失,对极光椭圆区负暴起主要作用;而输运过程,特别是持续长达数小时的沿场上行离子流,对极盖区负暴起重要作用.磁暴主相期间,当EISCAT雷达位于等离子体对流涡旋转换区下方时,在无焦耳加热与离子摩擦增温的情况下,观测到由顶部电离层O+离子沿场高速外流引起的F区电子密度耗空.  相似文献   
1000.
传统GM (1,1)模型存在着长期预测效果差、模型精度不高等问题,卡尔曼滤波能够排除建模过程中随机干扰因素,滤波值能够反映更真实的数据情况。为了能更好地提高变形监测的预测精度,基于传统GM (1,1)模型和卡尔曼滤波,提出K‐GM (1,1)模型,利用该模型对岩体变形监测数据进行建模预测,并与传统GM (1,1)模型预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K‐GM (1,1)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可作为变形监测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