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928篇 |
免费 | 897篇 |
国内免费 | 1433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811篇 |
大气科学 | 984篇 |
地球物理 | 1076篇 |
地质学 | 2314篇 |
海洋学 | 874篇 |
天文学 | 160篇 |
综合类 | 492篇 |
自然地理 | 54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5篇 |
2023年 | 139篇 |
2022年 | 288篇 |
2021年 | 324篇 |
2020年 | 309篇 |
2019年 | 322篇 |
2018年 | 331篇 |
2017年 | 326篇 |
2016年 | 356篇 |
2015年 | 335篇 |
2014年 | 337篇 |
2013年 | 342篇 |
2012年 | 383篇 |
2011年 | 389篇 |
2010年 | 417篇 |
2009年 | 375篇 |
2008年 | 291篇 |
2007年 | 310篇 |
2006年 | 275篇 |
2005年 | 208篇 |
2004年 | 157篇 |
2003年 | 149篇 |
2002年 | 134篇 |
2001年 | 130篇 |
2000年 | 116篇 |
1999年 | 95篇 |
1998年 | 48篇 |
1997年 | 58篇 |
1996年 | 43篇 |
1995年 | 49篇 |
1994年 | 29篇 |
1993年 | 27篇 |
1992年 | 30篇 |
1991年 | 14篇 |
1990年 | 16篇 |
1989年 | 9篇 |
1988年 | 8篇 |
1987年 | 12篇 |
1985年 | 5篇 |
1984年 | 4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3篇 |
1980年 | 2篇 |
1979年 | 2篇 |
1977年 | 2篇 |
1966年 | 1篇 |
1958年 | 2篇 |
1955年 | 1篇 |
195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2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A Closure Study of Aerosol Hygroscopic Growth Factor during the 2006 Pearl River Delta Campaign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LIU Xingang ZHANG Yuanhang WEN Mengting WANG Jingli Jinsang JUNG CHANG Shih-yu HU Min ZENG Limin Young Joon KIM 《大气科学进展》2010,27(4):947-956
Measurements of aerosol physical, chemical and optical parameterswere carried out in Guangzhou, China from 1 July to 31 July 2006 during thePearl River Delta Campaign. The dry aerosol scattering coefficient was measuredusing an integrating nephelometer and the aerosol scattering coefficient forwet conditions was determined by subtracting the sum of the aerosol absorptioncoefficient, gas scattering coefficient and gas absorption coefficient from theatmospheric extinction coefficient. Following this, the aerosol hygroscopicgrowth factor, f(RH), was calculated as the ratio of wet and dry aerosolscattering coefficients. Measurements of size-resolved chemical composition,relative humidity (RH), and published function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particle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water uptake were likewise used to find the aerosolscattering coefficients in wet and dry conditions using Mie theory forinternally- or externally-mixed particle species [(NH4)2SO4, NH4NO3, NaCl, POM, EC and residue]. Closure was obtained by comparingthe measured f(RH) values from the nephelometer and other in situ opticalinstruments with those computed from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thermodynamics.Results show that the model can represent the observed f(RH) and isappropriate for use as a component in other higher-order models. 相似文献
972.
本实验研究了地壳内对压组合构造和对张组合构造中垂断层蠕滑,破裂错动时对主震断层(底断层)应力积累过程的影响,并结合实际地震活动中的一些现象进行了讨论。所得结论如下: 1.当垂断层蠕滑时,对压组合构造中垂直于底断层的压应力增大,它可以延迟主震发生但增大发震的能量;对张组合构造中垂直于底断层的压应力减小,剪应力略有增大,因而可以促使主震发生。2.如果垂断层某一部分为原来锁住的愈合断层或为完整介质,当其突然破裂错动时,可以使对张组合构造中的底断层的剪应力突然增大,同时压应力减小,因此前震序列中这类垂断层上的较大前震可看作底断层上主震即将来临的信号。3.由垂断层破裂前后单轴压力不变和位移不变的实验结果说明了地壳中主震断层应力集中的过程。4.底断层的主震破裂可以使处于引张状态的垂断层上余震发育甚至发生强余震。本文还应用实验结果对前震活动的条带现象进行了解释,这将有助于判定对压组合构造中主震的断层面。 相似文献
973.
开展关中盆地腹部深层地下热水起源成因的研究,对推动研究区地下热水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意义重大。中国大多数地下热水赋存地区的热水样点与现代循环水的关系密切,多属循环型热水,而关中盆地深层地下热水却远离大气降水线,δ18O漂移显著,对此,国内外学者专家对引起关中盆地地下热水δ18O富集的主要因素有不同的认识。应用同位素水文地球化学方法结合关中盆地地质构造演化,对关中盆地不同构造单元深层地下热水δ18O富集的主控因素进行探索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关中盆地深层地热水δ18O富集的因素是多元的,因热储环境开发度而异,在较封闭的热储条件下,其主控因素是水岩反应。热储蒸发实验的结果表明,深层地热水在进入地层前作为补给水源时,存在一定程度的蒸发作用,入渗后进入较封闭热储环境时则主要受控于水岩作用的影响,且受水岩反应的影响程度为固市凹陷>咸礼断阶东>咸礼断阶西及西安凹陷。 相似文献
974.
与地面水平时地基土体的对称破坏模式不同,临近基坑(边坡)地基土体的破坏模式呈现明显的非对称性.利用FLAC-3D数值模拟技术,研究了在竖向极限荷载作用下临近基坑c-ψ土地基不同工况时的破坏模式,得出了与J.Graham所假设的边坡附近无黏性土地基破坏模式相一致的结论.最后将数值模拟结果与大尺寸模型试验数据以及J.Graham的基于应力特征线法的非对称滑动破坏模式的地基承载力理论解进行了分析对比.结果表明,采用叠加计算方法得到的承载力系数Nγq偏于安全. 相似文献
975.
976.
Continental crust and lithospheric mantle interaction beneath North China: isotopic evidence from granulite xenoliths in Hannuoba, Sino-Korean craton 总被引:40,自引:0,他引:40
Mafic granulite and pyroxenite xenoliths from Cenozoic alkaline basalts at Hannuoba, Hebei Province, North China have been selected for a systematic geochemical and Sr–Nd–Pb isotopic study, which provides a unique opportunity to explore nature of the lower crust and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continental crust and lithospheric mantle beneath an Archean craton. The major, compatible and incompatible elements and radiogenic isotopes of these xenoliths suggest great chemical heterogeneity of the lower crust beneath the Hannuoba region. Petrological and geochemical evidences indicate a clear cumulate origin, and most likely, they are related to basaltic underplating in different geological episodes. However, the Sr–Nd–Pb isotopic compositions of the xenoliths reveal a profound enriched source signature (EM I) with some influence of EM II, which implies that some portion of pre-existing, old metasomatized subcontinental lithospheric mantle could have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ir genesis.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continental crust and subcontinental mantle as manifested by basaltic underplating would be closely related to regional tectonic episodes and geodynamic processes in the deep part of subcontinental lithospheric mantle. 相似文献
977.
川西义敦岛弧稻城花岗岩体和海子山花岗岩体锆石U-Pb年代学、Hf同位素特征及地质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义敦岛弧形成于晚三叠世大规模俯冲造山作用过程中,位于松潘-甘孜褶皱带和羌塘地体之间。稻城岩体和海子山岩体分别为义敦岛弧上出露的晚三叠世和白垩纪花岗质岩体。结合野外考察,本文对上述岩体进行岩相学、锆石U-Pb年代学和Hf同位素的研究,结果表明,1稻城岩体和海子山岩体主要矿物为斜长石、钾长石、石英和黑云母,副矿物为锆石、榍石、磁铁矿和磷灰石等;钠质斜长石颗粒,以及钾长石和石英不连续出现,表明二者均属于低熔线花岗岩,是含水条件下,在与造山事件有关的环境中形成。2稻城岩体的侵位年龄为217.4Ma,属晚三叠世花岗岩侵入体,εHf(t)为-7.1~-0.1,二阶段模式年龄(tDM2)为1.26~1.7Ga,表明在中元古代与扬子克拉通经历了共同的地壳演化历史;海子山岩体的形成时代为98.3 Ma,为白垩纪时期产物,εHf(t)变化于-12.1~+2.5,二阶段模式年龄(tDM2)变化于1.0~1.93Ga。3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本文认为稻城岩体源岩可能是与扬子克拉通有关的中元古代的下地壳物质,在甘孜-理塘洋俯冲闭合后的同碰撞造山阶段,因地幔岩浆底侵作用而发生了部分熔融,同时伴有少量的亏损地幔成分加入,之后上升侵位于中—上地壳,并且侵位后经历了快速的冷却过程。海子山岩体是与俯冲有关的造山后伸展环境下形成的A2型花岗岩,源岩主要为中元古代地壳物质,同样有少量地幔物质加入,在白垩纪时侵位于地壳较浅部位,之后亦同样经历了快速的冷却过程。 相似文献
978.
客家文化景观基因特征 ——以湖南省炎陵县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国南方山丘区具有代表性的客家文化聚居区--炎陵县为例,采用客家文化景观基因的特征提取技术,从民居建筑、传统习俗、地方方言、宗法制度、民间信仰5个角度,提取了炎陵县客家文化景观基因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该县客家人以开放性“围堡式”的血缘宗族聚居模式,与畲、黎、瑶等少数民族通婚繁衍在山丘区的山谷地带;在“入乡随俗”谋求生存发展的环境中,某些方面已适应当地习俗,但仍保留了基本的客家精神及风俗;并以当地炎帝神农文化为主要文化参照,形成了独具炎陵县特色的客家文化。2)该县客家文化的景观基因在不同发生发展过程中有着衣、食、住、行、商等物质性方面的表达载体和地方语言、宗法制度、民间信仰、民情风俗、文化艺术等非物质性方面的表达形式。 相似文献
979.
计算机辅助地图制图数据在数据库制图出版中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世界范围的基础地图数据库还处于建设阶段,不能很好地满足地图出版需要,而已有的计算机辅助地图制图数据却有很多。如何实现该类数据的高效应用,是当前我国小比例尺世界地图出版存在的问题。主要介绍基于多种GIS软件,实现计算机辅助制图数据在数据库制图出版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80.
地下水是张掖盆地的重要水资源,其硝酸盐污染尚未得到足够重视。对张掖盆地2004、2015年地下水硝酸盐浓度进行了系统分析,并采用美国环境保护署(USEPA)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评估了地下水硝酸盐的健康风险。结果表明:自2004年以来张掖盆地地下水硝酸盐污染日趋严重。2015年硝酸盐浓度最高已达到283.32 mg·L-1,17.61%的采样点硝酸盐氮浓度超过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饮用地下水限量值(20 mg·L-1)。研究区人群经皮肤接触途径摄入硝酸盐的健康风险在可接受水平,而饮水摄入硝酸盐的健康风险较高,总风险中饮水途径引起健康风险的贡献率占99.40%,远大于皮肤接触途径。儿童经饮水摄入和皮肤接触两种途径的健康风险均显著高于成人,分别为成人的1.544倍和1.039倍。32.39%的采样点地下水硝酸盐对儿童的健康风险超出了可接受水平,14.79%的采样点地下水硝酸盐对成人的健康风险不可接受。甘州区城区、临泽县北部边缘及高台县城区周围硝酸盐浓度最高,这些区域内所有人群都面临硝酸盐引发的高健康风险,其余区域硝酸盐引发的健康风险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