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975篇 |
免费 | 740篇 |
国内免费 | 1105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473篇 |
大气科学 | 713篇 |
地球物理 | 761篇 |
地质学 | 2422篇 |
海洋学 | 470篇 |
天文学 | 88篇 |
综合类 | 343篇 |
自然地理 | 55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6篇 |
2023年 | 104篇 |
2022年 | 175篇 |
2021年 | 206篇 |
2020年 | 155篇 |
2019年 | 207篇 |
2018年 | 208篇 |
2017年 | 192篇 |
2016年 | 231篇 |
2015年 | 228篇 |
2014年 | 245篇 |
2013年 | 263篇 |
2012年 | 268篇 |
2011年 | 280篇 |
2010年 | 281篇 |
2009年 | 319篇 |
2008年 | 249篇 |
2007年 | 210篇 |
2006年 | 221篇 |
2005年 | 188篇 |
2004年 | 169篇 |
2003年 | 177篇 |
2002年 | 263篇 |
2001年 | 243篇 |
2000年 | 151篇 |
1999年 | 114篇 |
1998年 | 81篇 |
1997年 | 80篇 |
1996年 | 61篇 |
1995年 | 45篇 |
1994年 | 28篇 |
1993年 | 33篇 |
1992年 | 26篇 |
1991年 | 17篇 |
1990年 | 12篇 |
1989年 | 8篇 |
1988年 | 11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6篇 |
1985年 | 5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8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2篇 |
1976年 | 2篇 |
1973年 | 2篇 |
1957年 | 1篇 |
1954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8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31.
两次降雪天气过程预报中边界层风廓线雷达资料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2009年10月31日至11月1日和2009年11月9-10日北京两次不同类型降雪天气过程中海淀边界层风廓线仪数据发现:①降雪开始前2h内底层偏东气流建立,且该气流里均有风速突然加强的现象,这对短时临近预报中预报降雪的起始时间有一定参考价值;②700 hPa以上出现冷平流或者冷平流加强且高度降低,也是降雪即将开始的一个特征;③风廓线资料计算得到的温度平流廓线可以较好的反应大气稳定度情况,为判断降雪是否为对流性降雪提供可靠依据.在临近预报中加强风廓线和温度平流的监测,对临近转折性天气的预报有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2.
三峡库区范家坪滑坡地表形变InSAR监测与综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位于湖北省秭归县的范家坪滑坡是长江三峡库区干流上的大型岩质滑坡之一。阐述了高分辨率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InSAR)监测滑坡地表形变的工作方法与技术体系,采用22景3m空间分辨率的TerraSAR-X数据,辅以人工反射体布设和GPS测量,对范家坪滑坡变形进行监测,发现滑坡处在缓慢匀速变形状态,其谭家河滑坡体的形变比木鱼包滑坡体更为强烈,形变最大处的雷达视线向形变速率达到300mm/a。通过综合分析滑坡区2012年大气降雨和长江水位资料,发现年度内范家坪滑坡变形受水位变化和大气降雨影响微弱。 相似文献
133.
京津冀都市圈人口集疏过程与空间格局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口集疏过程及其空间格局变化是人口空间分布最直观的表现。以1982-2010年4期人口普查数据为基础,采用人口总量和人口密度指标,结合人口增减变化分级、人口商度等方法,定量分析了京津冀都市圈人口集疏过程及其空间格局变化。研究表明:近30年来,京津冀都市圈人口总量呈现持续增长趋势,人口空间分布日益不均衡,区域人口分布存在明显的南北、东西差异;人口增加是主要特征,人口集聚效应凸显,人口增加地区的县域单元比例在80%以上,以人口显著增加为主;人口减少只是零星分布,人口减少地区的县域单元比例占不到20%;人口流动比较频繁,以人口流入为主,主要流向北京、天津和河北的市辖区,人口流出地区仅是散落分布在张家口和承德的山区贫困县域;无论从静态人口指标还是动态人口分析方法,都表明京津冀都市圈人口地域集疏特征十分明显,已形成以北京、天津、石家庄为中心,其他地市(县域)人口分别向外依次扩展的人口多中心分布的圈层结构。 相似文献
134.
文章详细论述了如何撰写地质调研类科技论文的中心报告部分,引出中心报告的次一级组织结构形式——分述结构,并详细讨论了分述结构组成的各部分的写作内容和写作技巧,最后辅以实例进行分析点评。 相似文献
135.
136.
基于有限元分析法,建立了准三维非稳态传热模型。在试验验证的基础上,分析了跨季节蓄热型地源热泵蓄热过程中土壤温度、单位井深换热量、热作用半径随热泵运行时间的变化规律,讨论了土壤结构、入口水温、入口质量流量、热泵运行模式等对土壤传热规律的影响,并研究了土壤热平衡问题。结果表明:同一半径不同深度处,土壤温度增长幅度随土壤热扩散率的增加而增大;土壤热作用半径随热泵运行时间及入口水温的升高而增加,并逐渐趋于稳定;间歇运行模式下,地埋管附近土壤温度及换热量均呈波动式变化,且当径向距离大于0.3 m时,与连续模式一致;在满足换热量的情况下,流体质量流量不宜过大;系统运行一个周期(360 d)后土壤温度基本可以恢复,且流体入口温度不宜低于40 ℃。 相似文献
137.
138.
为了评价生物固沙材料在不同水分和养分供应条件下的应用效果,对沙漠苔藓结皮和含凹凸棒石固沙材料的叶绿素和生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人工培养苔藓结皮与固沙材料的最佳配比为1∶1,由接种在沙面上的生物固沙材料的叶绿素a含量、强度和厚度决定。凹凸棒石显著提高了接种生物固沙材料的强度、叶绿素a含量和厚度。3种养分供应方式和3种模拟干旱区的间歇供水方式均能显著提高人工生物型结皮的厚度和强度。50%的养分处理是最佳的养分供应方式。接种生物固沙材料在隔天供水条件下具有较高的厚度和强度。较短的供水和养分供应间歇有利于沙漠生物结皮的生存和繁殖。 相似文献
139.
泥炭地(peatland)是一类储碳效率很高的特殊陆地生态系统,其碳储量约占全球土壤碳库的近1/3,对全球碳循环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有证据表明在过去20余年,北半球大范围的天然水体中溶解有机碳的浓度呈显著增升趋势。普遍认为与全球变化背景下北方泥炭地大规模释放溶解有机碳有关,但其驱动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已经提出的具有代表性... 相似文献
140.
浑善达克沙地的形成时代与成因初步研究 总被引:22,自引:8,他引:22
根据较广泛的含风成砂地层的野外调查与有关室内样品分析结果,浑善达克沙地至少形成于晚第三纪。当时受暖干亚热带动力高压控制和较弱东亚季风影响,出现温暖干旱荒漠、半干旱草原及森林草原之间的环境变化,形成亚热带红色季风性沙漠沉积。第四纪,受东亚季风及其变迁影响,环境在温带荒漠草原至森林草原之间波动变化,出现一系列沙丘活化、沙漠扩展与沙丘固定、沙漠收缩的波动过程,形成温带黄色季风型沙漠沉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