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8篇
  免费   375篇
  国内免费   594篇
测绘学   76篇
大气科学   528篇
地球物理   443篇
地质学   1020篇
海洋学   239篇
天文学   43篇
综合类   184篇
自然地理   24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77篇
  2021年   104篇
  2020年   67篇
  2019年   84篇
  2018年   92篇
  2017年   86篇
  2016年   95篇
  2015年   91篇
  2014年   121篇
  2013年   92篇
  2012年   89篇
  2011年   83篇
  2010年   89篇
  2009年   94篇
  2008年   87篇
  2007年   80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77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66篇
  2000年   77篇
  1999年   123篇
  1998年   113篇
  1997年   95篇
  1996年   80篇
  1995年   85篇
  1994年   74篇
  1993年   60篇
  1992年   52篇
  1991年   39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为建立高时空分辨率的福建省复杂地形下气温栅格数据集,利用福建省及其周边33个常规气象站观测资料,基于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综合考虑海拔、太阳总辐射、地表长波有效辐射对旬平均气温的影响,模拟了福建省复杂地形下旬均温的空间分布。结果表明:1)常规站验证结果显示:各旬气温绝对误差平均值(MAE)最小为0.46℃,最大为2.3℃,全年平均为0.87℃;加密站验证结果显示,MAE最大为2.3℃,最小0.5℃,全年平均为0.96℃。2)模拟结果能反映旬均温的宏观分布规律与局地细节特征。宏观范围内,旬均温受纬度影响较大,由北至南气温逐渐升高,沿海地区旬均温整体高于内陆,山区旬均温明显较低;局地范围内,各坡向上气温差异显著,海拔越高、坡度越大,差异越明显;地形因子对旬平均温的影响具有季节差异,具体表现为冬季时地形因子对旬均温的影响最大,秋季次之,春夏季节中地形因子对旬均温的影响最弱。  相似文献   
112.
通过对地形地貌资料4502个数据,白血病死亡调查资料2239例,研究了白血病死亡率与人群生存区的地形地貌类型(山区、丘陵、岗地、平原)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山区、岗地、平原与白血病死亡率有明显的相关性,等级相关系数分别为-0.1963(P<0.05),0.2925(P<0.0025),0.3122(P<0.0025)。  相似文献   
113.
青藏高原东南缘是研究构造、地貌演化和气候变化相互作用的理想场所,前人研究主要揭示了晚始新世—早中新世和晚中新世以来的快速剥蚀事件,缺乏晚白垩世—早新生代时期地貌演化过程的研究。次林错花岗岩已有的低温热年代学数据覆盖了整个新生代时期,为探索该区域新生代早期的剥露演化历史提供了重要资料。该岩体新生代早期冷却事件是岩浆冷却单一作用的结果,还是受快速剥蚀作用的影响,目前仍然存疑,需要定量研究。因此,本文结合已有的岩石地化和年代学数据,对次林错花岗岩开展了锆石饱和温度和一维岩浆冷却模拟研究。锆石饱和温度计算结果表明次林错花岗岩的岩浆结晶温度介于647~705℃之间,属低温花岗岩。一维岩浆冷却模拟结果显示岩体侵位时的最小围岩温度为160~120℃,对应深度约为3.7~5.0 km。结合锆石和磷灰石(U-Th)/He年代学数据,本文认为该岩体在晚白垩世—早新生代时期(67~40 Ma)经历了一期剥蚀量至少为2 km的快速剥蚀事件。已发表成果的综合分析表明,此次快速剥露事件可能是整个青藏高原地区广泛存在的构造剥蚀事件,新特提斯洋的俯冲闭合与印亚板块的初始碰撞可能是触发此次大规模区域剥蚀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4.
A numerically efficient and stable method is developed to analyze Biot's consolidation of multilayered soils subjected to non‐axisymmetric loading in arbitrary depth. By the application of a Laplace–Hankel transform and a Fourier expansion, the governing equations are solved analytically. Then, the analytical layer‐element (i.e. a symmetric stiffness matrix) describ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eneralized displacements and stresses of a layer is exactly derived in the transformed domain. Considering the continuity conditions between adjacent layers, the global stiffness matrix of multilayered soils is obtained by assembling the inter‐related layer‐elements. Once the solution in the Laplace–Hankel transformed domain that satisfies the boundary conditions has been obtained, the actual solution can be derived by the inversion of the Laplace–Hankel transform. Finally, numerical examples are presented to verify the theory and 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the layered soil properties and time history on the consolidation behavior. Copyright © 2011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15.
建立一个二维的海陆风静力模式来讨论时间步长的选取,发现定时间步长不宜取得太大或者太小,必须是某个适当的值。变时间步长的模拟效果要比定步长理想。时间步长越大,海风中心强度模拟值变小。  相似文献   
116.
通过一些典型节理化岩体模型变形破坏过程中的AE事件的定位分析和破裂面形态的研究,探讨了不连续岩体变形破坏过程的空间演化特征。结果表明:单节理岩体变形破坏的空间动态特征受节理角控制,随着节理角从小变大,岩体的变形破坏方式从AE在局部集中的突发式失稳向AE弥漫于整个节理层面的类似渐进式的破坏形式发展;失稳破裂面从简单的整体状岩-膏界面变成形态复杂的层内复合破裂面;复杂节理岩体的变形破坏受一条(组)主导构造控制,强AE事件集中发生在不连续构造交汇部位,在包含多条主构造的岩体模型中最终失稳破裂面只与最后阶段AE的位置一致。  相似文献   
117.
双剪试验的结果表明,岩石摩擦滑动过程中的AE b 值动态曲线可归纳为锯齿状和台柱状两类,分别对应于不规则粘滑和规则粘滑.滑动瞬间滑面上摩擦系数变化△μ的分布决定岩石的滑动方式,不均匀分布易发生不规则粘滑.均匀分布易引起规则粘滑;破裂和滑动是摩擦滑动过程中的两类AE 机制,两类AE 的能量分别与破裂面面积及△μ成正比.研究结果提示,平直光滑的地震断层可能显示出特征地震的发震特点.  相似文献   
118.
Measurements of nitrous oxide emission from agricultural lands were conduc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nitrous oxide fluxes on several soils are at the range of 2-60 μg . N / m2 h.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production rates of nitrous oxide from the soils, such as soil temperature, soil moisture and fertilization, are discussed. The calculated amount of nitrous oxide emission from China farmlands is 9.8 × 107 Kg . N per year, which accounts for about 10% of the total source strength in China areas.  相似文献   
119.
彭召海  曾小明 《铀矿地质》1990,6(2):116-120
本文综述了近十几年中三元络合物在光度法测钍中的进展及显色剂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0.
应用“固结问题和布辛涅斯克问题解”,计算了丹江水库水位在130m和157m两种情况下,库区基岩体深度分别为1、3、5、7、9、11、13和15km时的水压应力场、变形场和超孔隙水压力场。结果表明,σ_1、σ_3和τ_(max)在库中心位置最大,库岸边较小;同时σ_1和σ_3在库中心均显压性,而在库岸边σ_3显张性;垂直位移在库中心最大(7cm),而水平位移在库岸边最大(0.5cm);超孔隙水压力一般在库中心深水区库基下3—9km处最大,库岸边和浅水区较小;体应变一般在库中心位置形成压缩区,而在库岸边则形成拉伸应变区并同时向四周扩展,与诱发地震震中分布相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