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420篇
  免费   5727篇
  国内免费   7673篇
测绘学   2545篇
大气科学   6701篇
地球物理   7998篇
地质学   15442篇
海洋学   3956篇
天文学   1348篇
综合类   3602篇
自然地理   4228篇
  2024年   110篇
  2023年   423篇
  2022年   1396篇
  2021年   1592篇
  2020年   1279篇
  2019年   1560篇
  2018年   1735篇
  2017年   1592篇
  2016年   1864篇
  2015年   1626篇
  2014年   1951篇
  2013年   1903篇
  2012年   1854篇
  2011年   1918篇
  2010年   2025篇
  2009年   1912篇
  2008年   1782篇
  2007年   1681篇
  2006年   1310篇
  2005年   1239篇
  2004年   932篇
  2003年   933篇
  2002年   887篇
  2001年   940篇
  2000年   1083篇
  1999年   1514篇
  1998年   1216篇
  1997年   1152篇
  1996年   1056篇
  1995年   929篇
  1994年   807篇
  1993年   730篇
  1992年   578篇
  1991年   470篇
  1990年   338篇
  1989年   311篇
  1988年   273篇
  1987年   151篇
  1986年   143篇
  1985年   90篇
  1984年   99篇
  1983年   79篇
  1982年   67篇
  1981年   60篇
  1980年   33篇
  1979年   32篇
  1978年   16篇
  1977年   14篇
  1965年   18篇
  1958年   3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132.
长春季节性冻土地区土体微观结构与水分迁移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技术,从土体微观结构特征出发,对长春—吉林公路某路段季节冻土的粒度成分、结构单元体成分、孔隙特征及结构特征进行了定量分析,并对其与水分迁移的关系进行了讨论。从SEM图像定量分析中可以看出,研究路段的土体,其微观颗粒——结构单元体、孔隙的定向性均较差,粒内微小孔隙发育,土体尽管在粘粒含量较高的情况下,也表现出孔隙主要在1~2μm内分布,即毛细孔隙极发育,说明样品具有各向同性的特点,即在外界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水分迁移的通道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具有相同的性质。  相似文献   
133.
加权核密度估计在洪水频率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引进加权核密度估计方法,研究洪水频率的分析计算;运用统计试验方法,同目前广泛认同的参数估计方法中线性矩法相比,结果表明:线性矩法及加权核密度估计法推求出的设计值的无偏性相当,但加权核密度估计方法的有效性较线性矩法好.最后还与普通的非参数密度函数估计方法对比,结果表明加权核密度估计方法推求出的设计值的无偏性及有效性都较好;尤其是有效性精度较高.因此,加权核密度估计是一种有应用和研究价值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4.
135.
Zusammenfassung Nach einer kurzen Diskussion der theoretischen Grundlagen für die Berechnung der Ausbreitung von schädlichen Beimengungen der Luft auf Grund der Gesetzmäßigkeiten der turbulenten Diffusion wird mit Hilfe der vonPasquill angegebenen empirischen Beziehungen zwischen Streuungsmaßen und Quelldistanz die Formel für die Immissionskonzentration am Boden abgeleitet. An Hand einer Reihe von Beispielen wird das Bodenkonzentrationsfeld relativ zu dem Punkt maximaler Immissionskonzentration berechnet, wobei eine feste Schornsteinhöhe von 40 m und eine für mittlere Emittenten zutreffende Auswurfmenge an schädlichen Gasen vorausgesetzt wird. Die Abbildungen zeigen die starke Modifikation des Konzentrationsfeldes durch die meteorologischen Verhältnisse, je nachdem, ob ein stabiler, indifferenter oder labiler Ausbreitungstyp vorliegt.
Summary After a short discussion of the theoretical background for the calculation of the spreading of the noxious pollutants of the air based on the laws of turbulent diffusion a formula is derived for the concentration of the immisison on the ground with help of the empirical relations between the dispersion measures and the distance from the source given byPasquill. In some examples the concentration field at the ground relative to the point of maximum immission is calculated, considering a fixed height of the funnel of 40 m and a quantity of noxious gases as usually found with average emittents. The figures show a strong modification of the concentration field by the meteorological situation according to whether the spreading type is stable, indifferent or unstable.

Résumé On discute tout d'abord brièvement les fondements théoriques permettant de calculer la propagation des pollutions atmosphériques; pour ce faire, on se base sur les lois de la diffusion turbulente. On en tire ensuite une formule de calcul de la concentration des immissions à l'aide des relations empiriques dePasquill, relations existant entre les quantités répandues et la distance de la source. On calcule au moyen d'une série d'exemples le champ des concentrations au sol par rapport au point de concentration maximum; pour ce faire, on admet und chemineé fixe de 40 mètres de hauteur et une quantité de gaz nocifs correspondant à une moyenne de polluants. Les figures montrent la forte modification que subit la répartition des concentrations selon les conditions météorologiques, en d'autres termes si l'on a affaire à un type de propagation stable, indifférent ou instable.


Mit 5 Textabbildungen  相似文献   
136.
Summary Theoretical considerations are put forward for identifying the Dynamic and Static Methods of Diffusion measurements of aerosol particles. On the basic of this equality the Exhaustion Method of Diffusion developed byPollak andMetnieks for the size-frequency resolution of a heterogeneous aerosol by Dynamic Diffusion Methods should be applicable to Static Methods. This hypothesis is tested using a Pollak-Nolan nucleus counter as decay vessel. It is shown that turbulence in the counter is the most serious obstacle against this type of approach to finding the size components of an aerosol. The time involved, the high humidity in the counter and a hypothetical nucleus-free zone are other major difficulties for relatively large Aitken nuclei. It is established, however, that for particles whose diffusion coefficient is of the order of 10–3 cm2 sec–1, the proposed method should be quite workable.  相似文献   
137.
作者研究三维变系数抛物方程 Douglas交替方向隐格式的稳定性和收敛性。采用 H1能量估计方法 ,证明格式按离散 H1范数是绝对稳定的 ,并且收敛阶为 O(Δ t2 + h2 )  相似文献   
138.
根据1986—1990中美热带西太平洋海气相互作用8个航次合作综合调查资料,分析了1987年10月赤道中西太平洋165°E(10°N-6°S)次表层水形成溶解氧最大值的原因。1986-1987年E1Nino衰退时期,该海域赤道附近在E1Nino强盛时期下沉的次表层水开始回升,短时期内形成了类似于中、高纬度海域的理化环境,使浮游生物在混合层内聚集生长,最终导致溶解氧含量在次表层出现最大值和过饱和含量。  相似文献   
139.
中国对虾(Penaeus chinensis)四倍体诱导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利用光控和行为学原理,控制中国对虾在适当时候产卵,在一定的时刻以温度休克和细胞松弛素的方法诱导受精卵发育成为四倍体。作者发展了对虾染色体制备技术,以中肠和触角腺、精巢为材料,从后期幼体直到8~9cm左右次成虾均获得较好的分裂中相。染色体倍性检测结果表明,最好的四倍体诱导成功率达66.7%。共获得10cm左右的实验对虾几千尾。初步观察表明,四倍体中国对虾具有一定的生长优势。  相似文献   
140.
利用1981 ̄1990年环渤海地区的地面气象资料,探空资料和土地利用资料,计算了该地区大气水份平衡方程中各分量,分析了其变化特征,并对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