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09篇
  免费   1487篇
  国内免费   2218篇
测绘学   968篇
大气科学   1203篇
地球物理   1313篇
地质学   3803篇
海洋学   1047篇
天文学   195篇
综合类   633篇
自然地理   852篇
  2024年   65篇
  2023年   179篇
  2022年   514篇
  2021年   577篇
  2020年   411篇
  2019年   589篇
  2018年   513篇
  2017年   492篇
  2016年   513篇
  2015年   536篇
  2014年   537篇
  2013年   552篇
  2012年   638篇
  2011年   568篇
  2010年   555篇
  2009年   469篇
  2008年   406篇
  2007年   374篇
  2006年   286篇
  2005年   214篇
  2004年   145篇
  2003年   96篇
  2002年   78篇
  2001年   94篇
  2000年   89篇
  1999年   89篇
  1998年   67篇
  1997年   57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55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58年   5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991.
利用全数字摄影测量得到的高精度点数据,获取不同密度的点数据,建立基于ANUDEM和TIN方法的两种DEM,比较两种DEM的高程中误差,分析数据密度、栅格尺寸与高程中误差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建立1∶100 00比例尺,具有高程中误差2m左右、栅格尺寸5m以下的ANUDEM,需要的点密度水平为大于7 000个/km2,而TINDEM则为8 500个/km2。同时,当栅格尺寸小于20m、数据密度介于7 000~9 400个/km2时,无论是ANUDEM还是TINDEM,高程中误差都处于一个较稳定的状态。  相似文献   
992.
利用各频率观测值间物理上的相关性,采用数学变换得到一个含有双频原始载波观测信息的虚拟观测值,与双频数据按长波长特性进行多频组合来放大周跳。对探测出的周跳候选值利用Melbourne-Wubbena组合及多项式拟合作为两个判别条件来进行甄选,达到了实时修复双频原始载波相位观测值周跳的目的。  相似文献   
993.
首次应用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巴资源卫星影像数据对煤矿矿区采煤地面塌陷进行遥感调查研究。煤矿采空区地面塌陷随着时间日趋严重,面积不断扩大,兼有渐变和突变的特点,用常规方法定点观测难以适应其发展,确定其边界分布非常困难。文章应用中巴资源卫星HR高分辨率影像数据,以六道湾—铁厂沟煤矿矿区为例,通过已知塌陷区的基本特点,建立塌陷区的遥感影像地物解译标志体系,通过人机交互遥感影像解译,圈定地面塌陷的边界并获得塌陷区的有关数据,为该地区环境地质灾害治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94.
传统码相组合算法能探测7~8周以上大周跳,而传统的电离层残差法仅对于±4周以内的周跳可实现唯一分离,这限制了两者组合的应用.针对这一问题,对码相组合探测与修复周跳方法进行改进,使得改进的码相组合与电离层残差法能够完全探测周跳.经理论与实验分析,组合改进的码相组合法与电离层残差法两者结合能够完全探测采样间隔小于10 s观测数据中的周跳,对动态非差观测值数据的周跳自动探测与修复有极佳的效果.  相似文献   
995.
针对辽宁省鞍山市大孤山露天铁矿北端边坡出现滑动变形现象,通过详细的地质调查和边坡节理裂缝测定,利用TM 30监测露天矿边坡的变形情况,用FLAC软件进行数值模拟分析边坡的稳定性,采用时间序列分析监测数据,总结出边坡变形的一般性规律,建立起基于GIS的大孤山露天矿变形监测预警系统。  相似文献   
996.
通过对WorldView遥感影像的纠正、融合、直方图拉伸、采集等处理,获得了海域内暗礁的空间位置及其数字正射影像,并根据相关资料及外业调绘数据,录入暗礁属性信息,建立暗礁的地理信息数据库,实现暗礁的识别定位。  相似文献   
997.
曹伟超  谭理  申学林  应国伟  王蕾 《测绘》2012,(6):265-268
监测地理国情,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地貌形态数据是重要的基础地理信息,地理国情监测中地貌形态识别是一项必要的基础工作。本文根据25m分辨率的DEM数据,以绝对高程和地形起伏度为地貌形态识别指标,建立适合汶川地震核心灾区的分类分级指标体系,采用数据分割的方法获得研究区6种地貌形态的分布图,识别结果真实可靠,对后续工作具有一定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98.
讨论基于Flex技术构建市级公众电子地图过程中的总体架构、地图处理、核心功能模块开发等,并对关键技术问题进行归纳和总结,为构建市级公众电子地图提供了合理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99.
黄土地貌沟沿线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土高原的沟沿线是最能体现黄土地貌形态特征的地形结构线.沟沿线的形态结构、层次级别、空间展布、发育趋势,既是黄土地貌最显著的外在表象,又深刻地映射着黄土地貌发育的内在机理.该文首先从沟沿线类型划分入手,在总结前人对线状地貌特征要素分类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现有黄土地貌沟沿线类型划分体系;其次,从定量分析的角度,对现有沟沿线的量化指标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系统归纳和总结了沟沿线自动提取技术的特点与适应性.此外,分析了基于沟沿线的黄土地貌研究进展,并从辩证的视角阐述了沟沿线研究科学内涵与发展趋势,对当前沟沿线研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展望了黄土地貌数字地形分析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00.
天津七里海古泻湖湿地环境演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秦磊 《湿地科学》2012,10(2):181-187
七里海古泻湖湿地位于天津市宁河县西南部,是全新世以来海退过程在天津平原留下的众多古泻湖湿地之一。分析了七里海古泻湖湿地形成、演变的区域地质背景,指出七里海古泻湖至少经历了3次大规模萎缩,其西南部萎缩较快,东北部萎缩相对较慢。利用历史资料研究了近5000a七里海古泻湖湿地的形成、演变过程,并以1950年航空照片和1976年、1981年、1987年、2000年、2005年的MSS、TM和ETM+影像数据为主要数据源,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研究了近百年七里海古泻湖湿地的环境变化。结果表明,距今5000a,七里海地区为海相沉积环境,海岸线穿越宁河的潘庄镇、大海北、小海北一带;距今3800~3000a,海岸线退至造甲城、七里海镇一带;到清朝乾隆年间,七里海湿地逐渐被分割成前海、后海、曲里海3部分,湖底不断淤积,水面不断萎缩,逐渐演变为湖泊、沼泽湿地;1926~2005年间,七里海湿地大致经历了3个变化阶段:1926~1950年为自然变化阶段,七里海湿地的变化主要受自然因素的影响,该阶段七里海湿地仍由前海、后海、曲里海3部分组成;1951~1981年为改造治理阶段,七里海被潮白河拦腰截断,分为东、西七里海,后海被改造为农田;1982~2005年为围垦和水产养殖阶段,东、西七里海的大面积水域以及湿地周围的大片农田都被改建为养殖池,自然湿地在减少,人工湿地在不断增加,导致七里海湿地景观类型日趋单一,生物多样性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