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931篇 |
免费 | 1461篇 |
国内免费 | 2320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770篇 |
大气科学 | 874篇 |
地球物理 | 1311篇 |
地质学 | 4030篇 |
海洋学 | 1334篇 |
天文学 | 97篇 |
综合类 | 537篇 |
自然地理 | 75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80篇 |
2023年 | 243篇 |
2022年 | 424篇 |
2021年 | 488篇 |
2020年 | 401篇 |
2019年 | 489篇 |
2018年 | 445篇 |
2017年 | 372篇 |
2016年 | 396篇 |
2015年 | 460篇 |
2014年 | 423篇 |
2013年 | 493篇 |
2012年 | 508篇 |
2011年 | 455篇 |
2010年 | 474篇 |
2009年 | 444篇 |
2008年 | 425篇 |
2007年 | 419篇 |
2006年 | 440篇 |
2005年 | 364篇 |
2004年 | 268篇 |
2003年 | 195篇 |
2002年 | 205篇 |
2001年 | 196篇 |
2000年 | 150篇 |
1999年 | 86篇 |
1998年 | 60篇 |
1997年 | 48篇 |
1996年 | 33篇 |
1995年 | 33篇 |
1994年 | 28篇 |
1993年 | 23篇 |
1992年 | 18篇 |
1991年 | 6篇 |
1990年 | 8篇 |
1989年 | 5篇 |
1988年 | 18篇 |
1987年 | 13篇 |
1986年 | 7篇 |
1985年 | 5篇 |
1984年 | 12篇 |
1983年 | 11篇 |
1982年 | 6篇 |
1981年 | 7篇 |
1980年 | 2篇 |
1979年 | 6篇 |
1977年 | 2篇 |
1976年 | 3篇 |
1975年 | 5篇 |
1954年 | 6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7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上黑龙江断陷火山岩特征及岩金找矿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区处于上黑龙江断陷盆地中段,中生代火山岩出露面积广泛,区内12处岩金矿床(点)均与中生代火山活动有关,塔木兰沟期和上库力期火山岩是成矿的岩体标志,3期火山岩均属碱性系列,以富Zr,Ti,Cr,P及轻稀土富集型为特征。硅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黄铁矿化,黄铜矿化。方铅矿化和褐铁矿化是找矿的蚀变标志,断陷盆地边缘和推覆构造边缘,火山带交汇部位,NE或NNE向断裂与其他方向断裂交汇部位以及火山机构周围的环状,放射状断裂是成矿的有利部位。 相似文献
182.
183.
在河南省6种雨型的基础上,分析了物理要素海温、季风、西太平洋副高及气候因子和河南省汛期降水的关系,给出了河南省汛期降水的气候预测概念模型。通过逻辑推理,可以具体预测雨型。 相似文献
184.
不透水面作为反应城市表征变化和区域城镇化的重要技术指标,其位置、图斑大小、空间分布等信息在地表水热循环和能量平衡等领域被广泛需求。传统方法大都基于单一时相信息提取不透水面,而忽略多时相所蕴含的丰富信息。因此,本文提出多时相信息融合的不透水面级联提取方法,利用Landsat-8 OLI遥感影像分析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 NDVI)、改进的归一化水体指数(Modified Normalized Difference Water Index, MNDWI)和归一化建筑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Building Index, NDBI)年内时序变化特点和典型地物间多时相波谱曲线的协同特征,并归纳不透水面多时相变化规律;再根据先验知识所获取的有效地表信息,进行多时相分级提取不透水面信息。此外,基于实地考察数据和同期2 m GF-1遥感影像屏幕数字化生成30 m不透水面图斑,进行精度验证、分析和对比单时相、四季相及多时相3种时序情况下的提取精度。结果表明:单时相提取不透水面总精度最低,四季相提取精度优于单时相,而多时相提取精度最高(精度可达93.66%,Kappa系数为0.81)。本方法在偏远城镇不透水面的有效识别中显露潜在优势,可为不透水面提取方法融合时序波谱特征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5.
186.
鄂尔多斯盆地麻黄山西区块延长、延安组裂缝成因及期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裂缝的形成是一个复杂过程,对其成因及期次研究需要通过多方面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加以确定.对鄂尔多斯盆地麻黄山西区块裂缝的研究首先选择了相似露头区进行裂缝的野外调查,野外裂缝特征表明:裂缝组系不稳定,受构造变形强度、形态所控制,且构造变形越强,裂缝的发育密度越大;确定了裂缝以构造成因为主.通过研究区23口取心井岩心裂缝观察描述,岩心上裂缝主要以垂直或者高角度斜交张性缝为主,且岩心上裂缝之间的切割、限制及组合关系表明了裂缝期次至少存在2期.最后在野外和岩心裂缝特征、成因及期次认识的基础上,进行了岩石声发射实验、裂缝充填物稳定碳氧同位素分析实验,并结合研究区构造演化背景确定了研究区裂缝形成期次主要有两期,可能分别对应研究区燕山运动二幕和三幕两个构造活动时期. 相似文献
187.
188.
基于EOF分析对南海西北海域水体光谱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is study presents an analysis of the spectral characteristics of remote sensing reflectance(R_(rs)) in northwestern South China Sea based on the in situ optical and water quality data for August 2018.R_(rs)was initially divided into four classes,classes A to D,using the max-classification algorithm,and the spectral properties of whole R_(rs) were characterized using the 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EOF) analysis.Subsequently,the dominant factors in each EOF mode were determined.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more than 95% of the variances of R_(rs) are partly driven by the back-scatter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uspended matter.The initial two EOF modes were well correlated with the total suspended matter and back-scattering coefficient.Furthermore,the first EOF modes of the four classes of R_(rs)(A-D R_(rs)-EOF_1) significantly contributed to the total variances of each R_(rs) class.In addition,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between the amplitude factors of class A-D R_(rs)-EOF_1 and the variances of the relevant water quality and optical parameters were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unclassified ones.The spectral shape of class AR_(rs)-EOF_1 was governed by the absorption characteristic of chlorophyll a and colored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CDOM).The spectral shape of class B R_(rs)-EOF_1 was governed by the absorption characteristic of CDOM since it exhibited a high correlation with the absorption coefficient of CDOM(a_g(λ)),whereas the spectral shape of class C R_(rs)-EOF_1 was governed by the back-scattering characteristics but not affected by the suspended matter.The spectral shape of class D R_(rs)-EOF_1 exhibited a relatively good correlation with all the water quality parameters,which played a significant role in deciding its spectral shape. 相似文献
189.
沉积物成岩蚀变过程中的Mn、Cd和Mo元素活动特征:以ODP 1148站钻孔沉积物记录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南海北部的ODP 1148站岩芯600 mcd以上(约30 Ma以来)的沉积物中自生富集Mn、Cd和Mo等过渡金属元素的含量变化的研究,并结合相关的化学组成结果,探讨了岩芯内部氧化-还原条件的变化以及相关元素的活动特征,反演了相应沉积时期的环境演变.结果显示,岩芯387 mcd以上,自生Mn富集明显,代表氧化的环境;387~485 mcd之间,自生Cd含量明显富集,Mn含量显著降低,代表少氧的环境;485 mcd以下,Mn和Cd含量极低,自生Mo明显富集,代表缺氧的环境.随氧化-还原条件的变化,Mo存在明显的向下迁移并在缺氧界面的缺氧一方达到最大值的趋势,而Cd在少氧环境形成的固相态则可能在缺氧环境下不稳定,溶解态的Cd有向上迁移的趋势,并且在少氧/缺氧界面的少氧一方富集.这些过渡金属元素记录的氧化-还原条件的变化,反映出ODP 1148站所在海区的沉积环境变化:早期有较丰富的陆源输入,表层海水生产力较高,随着南海不断扩张以及全球海平面上升,该海区表层海水生产力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90.
汶川地震遗迹旅游资源分类及特色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汶川地震造就了大量地震遗迹景观,成为了地震科学研究及旅游开发活动的重要资源基础.对地震遗迹景观分类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广义与狭义视角并存,两分法与一分法并现.充分考虑地震遗迹旅游资源成因及景观特征,强调地震活动对地震遗迹旅游资源成景过程的影响及响应,将其分为2个景观型,4个景观域、6个景观段、13个景观元及若干典型地震遗迹景观:重点介绍了北川县城地震遗址、都汶公路百花大桥、都江堰虹口深溪沟地表破裂、北川县唐家山堰塞湖、北川县城城西滑坡遗迹等典型地震遗迹旅游资源;提炼出国际意义的地质科学研究对象、全球吸引力的典型地震遗迹、国际品质的地震遗迹旅游资源开发条件、世界级震撼力的地震灾难性事件四大特色.研究结论有利于地震遗迹旅游资源的保护及震区旅游恢复重建,为高烈度山区地震专项旅游产品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