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520篇 |
免费 | 1105篇 |
国内免费 | 1748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871篇 |
大气科学 | 659篇 |
地球物理 | 890篇 |
地质学 | 3107篇 |
海洋学 | 816篇 |
天文学 | 72篇 |
综合类 | 413篇 |
自然地理 | 54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1篇 |
2023年 | 199篇 |
2022年 | 398篇 |
2021年 | 456篇 |
2020年 | 399篇 |
2019年 | 457篇 |
2018年 | 411篇 |
2017年 | 402篇 |
2016年 | 427篇 |
2015年 | 379篇 |
2014年 | 379篇 |
2013年 | 402篇 |
2012年 | 439篇 |
2011年 | 363篇 |
2010年 | 317篇 |
2009年 | 284篇 |
2008年 | 232篇 |
2007年 | 199篇 |
2006年 | 175篇 |
2005年 | 129篇 |
2004年 | 114篇 |
2003年 | 92篇 |
2002年 | 82篇 |
2001年 | 108篇 |
2000年 | 81篇 |
1999年 | 47篇 |
1998年 | 31篇 |
1997年 | 38篇 |
1996年 | 38篇 |
1995年 | 28篇 |
1994年 | 30篇 |
1993年 | 18篇 |
1992年 | 15篇 |
1991年 | 15篇 |
1990年 | 10篇 |
1989年 | 6篇 |
1988年 | 10篇 |
1987年 | 10篇 |
1986年 | 11篇 |
1985年 | 9篇 |
1984年 | 10篇 |
1982年 | 7篇 |
1981年 | 6篇 |
1980年 | 10篇 |
1977年 | 3篇 |
1976年 | 4篇 |
1974年 | 3篇 |
1973年 | 4篇 |
1958年 | 3篇 |
1954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3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 毫秒
91.
新疆西准噶尔地区赞岐岩(sanukite)的地球化学特征、成因机制及其与铜金矿化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准噶尔地区广泛发育高镁质闪长质岩墙。对全岩样品的Ar-Ar测年获得了321Ma的坪年龄,显示其主要形成于石炭纪末。这些岩墙样品以富Si(SiO2 52.3%~56.9%)、Mg(Mg〉60)、Cr(134—204μg/g)、Ni(59,141μg/g)、Sr(468~724pg/g)、Ba(316~676μg/g)为特征且K/Na比值在0.38—0.63之间,类似于日本中新世Setouehi火山岩带中的赞岐岩。这些岩墙大多具有不同程度的Eu正异常并具有高的Ba/La比值(27~124),反映其主要来自消减带环境下受流体交代的地幔源区的部分熔融。赞岐岩和区内同时代埃达克质岩石的共生组合意味着该区在晚石炭世末曾受到热消减机制的影响。这种热的洋壳俯冲机制,不仅在石炭纪末期产生了大量的岩浆活动,而且也导致了铜金等成矿元素的富集。深入了解赞岐岩-埃达克岩共生组合与铜金矿化之间的密切关系将有助于正确评价区内成矿潜力。 相似文献
92.
93.
“一带一路”倡议是新时期中国为加强对外开放提出的全球化合作倡议,资源环境的优化配置对全球化发展意义重大。气温作为重要的基础数据和输入要素,对其进行空间化处理是实现大尺度区域资源环境优化配置的前提。本文基于地理信息技术(GIS),运用距离平方反比法(IDS)、协同克里格法(CK)、回归距离平方反比法(RIDS)和回归协同克里格法(RCK),对“一带一路”地区1980—2017年的2679个气象站点的月平均气温和年平均气温数据进行插值,获得了“一带一路”地区10 km分辨率的气温空间分布数据。交叉验证结果表明:① IDS、CK、RIDS和RCK插值法在整体上均较好地展示了“一带一路”地区气温的地理空间分布规律,4种插值方法的月均气温的均方根误差分别在1.93~2.43、1.78~2.14、1.31~2.23和1.23~1.92 ℃之间;年均气温的均方根误差分别为1.94、1.83、1.37和1.27 ℃;② 在“一带一路”地区,加入协变量分析的CK插值精度整体优于IDS,并且削弱了IDS的极值现象;③ RIDS和RCK对年均气温的插值精度分别较IDS和CK提高了29.4%和30.6%,表明加入地理要素并进行残差修正的插值精度得到了进一步提高。总体来看,RCK插值法对气温数据的插值精度最高,可以考虑将此方法作为“一带一路”地区温度等气象要素的插值方法。 相似文献
94.
通过在震源船上部署3套GPS接收机,并对3个点的位置信息进行汇总和压缩,利用北斗短报文将压缩后的位置信息推送到陆海联测指挥部,实现对震源船航速、航向的实时监控.根据3个点位信息计算的实时震源船航向,有助于准确把握震源船在进行固定点悬停激发时的航向,克服了以往使用前后两个时刻推算的平均航向代替实时航向等问题.使用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北斗短报文进行通讯,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稳定性;同时陆海联测指挥部可以实时查看震源船是否按事先设定的测线、事先设定的速度和航向进行作业,有效保障了监控平台对震源船的监控,进一步提升安全生产的风险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95.
以广州市黄花岗为例,重点探讨黄花岗数字社区的设计与实现.系统基于SOA技术实现数字社区平台与其他业务系统之间的同步数据交换,达到各种数据资源的“一张图”管理.其次,采用WebGIS技术、Silverlight技术、二三维电子地图联动切换技术、基于分词的地址匹配技术以及监控视频接人技术提供了社区信息发布、社区人口资源管理、社区设施资源管理、社区治安监控管理以及法人信息管理等功能,突出社区精细化管理与人性化便民服务两大主题. 相似文献
96.
随着数字化、信息化的发展,城市部件作为城市建设、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对智慧城市和数字城管具有重大作用.城市建设面积不断扩大,城市部件采集与管理工作压力日益增加.车载LiDAR移动测量系统作为新兴技术,近年来快速发展,将此技术应用到城市部件采集工作中,使得采集效率、安全性、精度均有较大提升.提出一套基于车载LiDAR移动... 相似文献
97.
东准噶尔北缘和东天山雅满苏带是中国新疆北部地区两个重要的晚古生代铁氧化物-铜-金矿化潜力区,以老山口、乔夏哈拉和黑尖山矿床作为典型矿床代表。研究表明两区域的铁氧化物-铜-金矿床均产出于盆地闭合的弧盆转化体系下,且具有明显的铁、铜-金两阶段矿化。卤族元素和稀有气体同位素作为可靠的流体示踪剂,被应用于探究这一特定构造环境下的铁氧化物-铜-金矿床的流体演化和矿床成因。结果显示老山口、乔夏哈拉和黑尖山矿床的成矿流体具有明显的混合流体端员特征:(1)岩浆流体端员,主要参与黑尖山矿床磁铁矿阶段,I/Cl、Br/Cl和40Ar/36Ar比值分别为(16.3~18.0)×10-6、(1.03~1.06)×10-3和352~437;(2)海水表源蒸发成因盐卤水端员,主要参与老山口矿床铜-金矿化阶段,I/Cl、Br/Cl和40Ar/36Ar比值分别为(77.1~87.7)×10-6、(1.53~1.80)×10-3和672~883;(3)蒸发岩溶解或者深度水-岩反应成因的盐卤水/沉积岩地层水端员,主要参与到老山口、乔夏哈拉矿床的磁铁矿阶段以及黑尖山、乔夏哈拉矿床的铜-金矿化阶段,综合I/Cl、Br/Cl和40Ar/36Ar比值分别为(477~26 301)×10-6、(0.39~1.28)×10-3和288~510。明显的多阶段矿化和铜-金矿化阶段以非岩浆富Ca高盐度卤水为主的特征与世界范围内的IOCG型矿床极为相似,表明新疆北部的铁氧化物-铜-金矿床应为IOCG型矿床。 相似文献
98.
断裂带的区域构造应力特征是研究其活动性的重要依据.在应变指示较少的地区,磁组构是研究区域构造应力的有效手段.在安徽1∶5万后山幅区域地质调查的基础上,对汤口断裂带进行系统的岩石磁组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该断裂带沉积地层的磁性矿物以磁铁矿为主,岩石磁化率椭球体以“扁球形”为主,显示其在原生沉积组构的基础上叠加了弱变形组构.磁化率椭球体的最大轴Kmax沿NEE-SWW向、最小轴Kmin沿NNW-SEE向,反映汤口断裂带晚期受NNW-SEE向的挤压应力,兼较弱的NEE-SWW向拉张应力作用,说明喜山期汤口断裂带为近EW向正断拉张,兼具左行平移,时限为中新世-早更新世. 相似文献
99.
应用常规天气观测资料、地面加密自动气象站资料、大风灾情报资料、京津冀地区7部多普勒天气雷达组网观测资料及VDRAS资料,从多个角度对2013年8月4日京津冀地区一次飑线过程产生的大范围大风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此次过程是在高空冷空气南下、低层暖湿气流北上、系统前倾及位势不稳定的有利层结条件下,由多单体风暴演变为中α尺度的强飑线所致。飑线形成于低层垂直切变加强、冷池合并之后;大风主要发生在飑线主体回波中,其次是主体回波前和中前,主体回波后很少发生。大风发生的位置取决于飑线结构中气流的性质,气流的性质与冷池前进的程度和对流的强度关系密切。大风大部分由下沉冷气流产生,少数为近地面上升暖气流导致。大风发生的范围和强度与低层风垂直切变的强度呈正比,大范围低层风垂直切变的加强增强了飑线入流和出流的强度,是大范围大风、局部强风形成的重要原因。大风发生站次与冷池的强度和范围密切相关,冷池的加强和范围的扩大加强了后侧冷入流和前侧暖入流的强度和范围,也是大范围大风形成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0.
CO2地下埋存是一项缓解全球气候变暖的措施.采用沉积地质学的研究方法, 首次对松辽盆地南部长岭凹陷的保康沉积体系沿水流方向进行连井剖面分析, 结合室内显微镜薄片鉴定和岩心观察等手段, 对保康体系的沉积相类型及其时空分布规律、储盖层沉积特征、水文地质及构造特征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研究区青山口组-嫩江组是CO2地下埋存的良好储盖组合, 同时计算研究区CO2埋存量为7.43×109 t, 大约相当于2002年中国CO2排放量的2倍、2009年中国的全年排放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