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07篇 |
免费 | 87篇 |
国内免费 | 359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75篇 |
大气科学 | 186篇 |
地球物理 | 636篇 |
地质学 | 609篇 |
海洋学 | 180篇 |
天文学 | 71篇 |
综合类 | 89篇 |
自然地理 | 107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8篇 |
2022年 | 19篇 |
2021年 | 25篇 |
2020年 | 16篇 |
2019年 | 20篇 |
2018年 | 30篇 |
2017年 | 9篇 |
2016年 | 26篇 |
2015年 | 18篇 |
2014年 | 34篇 |
2013年 | 29篇 |
2012年 | 66篇 |
2011年 | 112篇 |
2010年 | 35篇 |
2009年 | 37篇 |
2008年 | 74篇 |
2007年 | 73篇 |
2006年 | 75篇 |
2005年 | 88篇 |
2004年 | 67篇 |
2003年 | 56篇 |
2002年 | 70篇 |
2001年 | 47篇 |
2000年 | 83篇 |
1999年 | 38篇 |
1998年 | 35篇 |
1997年 | 53篇 |
1996年 | 48篇 |
1995年 | 55篇 |
1994年 | 45篇 |
1993年 | 61篇 |
1992年 | 64篇 |
1991年 | 77篇 |
1990年 | 56篇 |
1989年 | 47篇 |
1988年 | 31篇 |
1987年 | 36篇 |
1986年 | 24篇 |
1985年 | 24篇 |
1984年 | 19篇 |
1983年 | 19篇 |
1982年 | 14篇 |
1981年 | 9篇 |
1980年 | 16篇 |
1979年 | 5篇 |
1978年 | 4篇 |
1975年 | 4篇 |
1974年 | 4篇 |
1956年 | 4篇 |
1935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9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81.
本文提供了采于1115个水井过滤器的7671个地下水样的分析结果(1993—2001年,丹麦国家地下水监测项目)。在丹麦,地下水被广泛用作饮用水。丹麦国家地下水监测项目的目标。是描述地下水的现状、发育以及地下水受到的影响。本文对丹麦国家地下水监测项目的计划进行了描述,并提供了该项目所获得的相关数据。数据主要来源于被监测地区。所补充的数据包括约6000个供水井的供水系统的监测数据。除了农药(杀虫剂)之外。还必须着重考虑可能引起地下水污染的许多其他有机化合物。以监测项目所得出的监测数据为基础,对这些有机化合物的来源及其对地下水的污染状况,进行了讨论。根据化学性质,对所监测的有机微污染物进行分类:芳香烃;氯酚;洗涤剂;卤化脂族烃;醚(MTBE);苯酚和邻苯二甲陵盐(或酞酸盐)。所监测地区范围内普遍存在的化合物是:甲苯(18.7%)、苯酚(14.6%)、二甲苯(10.9%)、三氯甲烷(9.5%)和苯(8.8%)。浓度常大于丹麦饮用水的最大残留限量(MRL)的5种化合物是:二丁基酞酸盐(d.buthylphthalate)(28%)、苯酚(14%)、2,4.二氯苯酚(10%)、三氯甲烷(10%)和五氯苯酚(7%)。总的来说。在1993-2001年的监测期间。在1115个被监测的水井过滤器当中,57.8%的过滤器被检测出至少含有一种或者多种化合物。所有有机化合物的年平均出现率为19%。 相似文献
82.
柴达木盆地北缘(以下简称柴北缘)—东昆仑地区已经勘查发现了一批造山型金矿,它们是加里东和晚华力西—印支复合造山作用的产物。通过柴北缘—东昆仑地区12处造山型金矿中流体包裹体研究发现,该区造山型金矿中发育两种不同的成矿流体:低盐度的H2O-CO2-NaCl-CH4流体和低盐度的H2O-CO2-NaCl±CH4。前者的XCH4、XCO2和XH2O分别为0.14~0.34(平均值0.24)、0.11~0.59(平均值0.34)和0.64~0.31(平均值0.42),温度变化为180~270℃,压力为180~560Mpa,是晚加里东期碰撞造山作用的产物,主要沿加里东碰撞造山带边界的上地壳底部-中地壳上部的塑性变形带大规模流动,并在本区形成了广泛的金矿化;后者的XCH4、XCO2和XH2O分别为0~0.12(平均值0.06)、0.18~0.25(平均值0.21)和0.79~0.69(平均值0.73),温度变化为280~449℃(主要在280~360℃),压力为80~230Mpa,主要与晚华力西—印支期碰撞造山作用有关,其中不少矿床还受侵入岩浆作用的影响,其沿晚华力西—印支期碰撞造山带边界的上地壳大规模流动,导致了本区造山型金矿的最终定位。上述两期成矿流体的盐度相差不大,总体变化在1.4%~11.4%(NaCl)(大部分集中于2.7%~9.1%)。压力-深度换算结果显示,本区晚华力西—印支期碰撞造山作用表现出地壳强烈隆升过程,其最大隆升幅度达12km。这说明该区大规模的造山型金成矿作用发生在地壳隆升的背景之下。 相似文献
83.
深层搅拌桩复合地基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8
介绍了用自行编制的适用于群桩地基基础应力、变形分析的三维非线性程序对一种有代表性的群桩进行分析的情况。讨论了深层搅拌桩复合地基的工作机制和应力、变形分布特点,并通过多种方案的比较就不同的荷载水平、桩长、桩上置换率、土层分布、桩身变形模量等诸因素对地基沉降、桩端应力、桩的承载率的影响和规律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84.
L. A. A. N. Wickramasinghe 王卫强 刘雨 M. K. Abeyratne W. C. Hemamali K. B. S. S. J. Ekanayake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020,12(4):472-482
利用20年(1992-2012年)的ECCO2模式模拟数据,主要研究了东印度洋(EIO)水体输运的季节变化.在EIO选取3个断面,分别为赤道、80°E和6°N.研究结果表明,跨赤道和80°E的季节输运主体部分大致相补偿.跨赤道的大部分水体输运局限在上层100 m,80°E的水体输运具有复杂结构,与显著的季风流、Wyrtki Jets(WJs)、赤道潜流(EUC)等有关.6°N上层水体净输运较小,但存在较强的边界流和相对较弱的内区流.纬向流的显著变化发生在80°E.在季风盛行季节,由于WJs减弱,赤道附近的水体输运以西向的梯度流为主,上层100 m的其余区域则主要受季风流控制.同样,由于EUC减弱,西向的梯度流与次表层东向的EUC之间也存在转换.在季风转换季节,季风流减弱,WJs与EUC分别在上层100 m和次表层占主导地位.此外,本研究还讨论了与季风流、WJs和EUC相关的盐水和暖水交换,有助于了解研究区域内温度和盐度的水平和垂直结构. 相似文献
85.
我国最大的内陆封闭湖泊青海湖的沉积岩芯为研究末次冰期/全新世过渡期间青藏高原东北部的环境变化和季风降水演变提供了连续高分辨率环境档案。对两孔岩芯的多学科研究结果表明:大约14000~11600aB.P.期间气候干冷,湖泊的自生碳酸盐和有机质生产率远低于全新世;季节性入湖径流量在11600aB.P.突然增大;从10700aB.P.起,夏季蒸发量突然增大,干旱化作用导致碳酸盐滩湖环境;区域降水量在10000aB.P.的增大结束了滩湖环境,标志了早全新世温暖较湿气候的开始。全新世早期的青海湖水深比现在要浅20m左右,表明那时的有效湿度显然比现在要低很多。14000~10000aB.P.期间青海湖水深不超过6m,说明在末次冰消期的这一时段中,青藏高原东北部没有形成大规模冰融水。在10700~10000aB.P.期间突发的干旱事件与西欧的新仙女木事件(YoungerDryas)年代相当,但没有气候变冷的证据。青藏高原东北部末次冰消期的气候变化表现了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和有效湿度的突然改变。区域季风降水量和夏季温度的变化决定了该过渡期的这种变化格局。 相似文献
86.
黄土高原现代土壤和古土壤有机碳同位素对植被的响应 总被引:28,自引:3,他引:28
黄土高原古土壤碳同位素与古植被的关系是一直未能很好解决的问题. 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由于对该地区现代C4/C3植被分布特征与现代土壤碳同位素组成之间的关系缺乏足够的了解. 初步研究了黄土高原主要植物及现代土壤碳同位素组成, 对比了现代土壤和黄土-古土壤序列的有机碳同位素组成变化特征. 结果表明: 黄土高原现代植被以C3植物为主, C4植物主要来自适宜在暖湿条件下生长的禾本科植物(如白羊草Bothriochloa ischaemum和狗尾草Setaria viridis等). 森林土壤的碳同位素组成δ 13C值明显低于黄土塬面的碳同位素组成, 现代土壤的碳同位素组成与现代植被的分布是一致的. 根据此关系推断: 在相对暖湿的古土壤阶段(间冰期)C4草本植物比例增加, 在相对干旱的黄土阶段(冰期)灌木和C3草本植物比例增加. 相似文献
87.
INTRODUCTIONOverthepastseveralycars,considerableinteffethasbocenteIdontheenvir0nmentalbehaviouroftoxicandpersistritcomP0undssuchashalogenatalaromat-ies,inparticularthepolychiorinataldibopdioxins(PCDDe)andpolydil0rinateddi~fUtansrpCDFs).ManyofthesecomPounds,espedllythosewithahighdegere0fchiorinesubstitution,arehighlylipophiliccontawhnantSwithlowWhtersolubility,highre-sistancet0chdricaltransformationsandlowwhcrobiologhaldegradatfonpeatnnann,l988,Bromanetal.,l989,Hites,l990)whichexplain… 相似文献
88.
This study describes an automatic berthing system with mooring lines. It is designed to be berthed by using mooring device on the upper deck of a ship. It is to berth once maintaining parallel with the quay by controlling both forward and aft breast lines. Berthing method is used through length adjustment of mooring lines connected between ship and quay by controlling the angular velocity and the torque of hydraulic motor in mooring device. The study is conducted under three changing conditions of draft, such as even-keel, rise of the gravity center and trim to stern. Variables affecting berthing stability are determined based on the control performance of each condition. Bond graphs method is used to model the system. Controller is designed as PID control method of reference-model algorithm. The control program is composed of synchronous control system based on the equations derived with the numerical analysis. The tank test is conducted to verify the usefulness of the control program. 相似文献
89.
Kohei TANAKA Lü Junchang Yoshitsugu KOBAYASHI Darla K. ZELENITSKY XU Li JIA Songhai QIN Shuang TANG Min’an 《《地质学报》英文版》2011,85(1):66-74
Here, we examine 145 dinosaur eggshells from a new fossil locality in the Qiupa Formation (Upper Cretaceous) of the Luanchuan area in western Henan Province, China. The eggshells display elongatoolithid macro- and microstructures, including ridges and nodes on the outer surface, two ultrastructural layers, and an undulatory boundary between the mammillary and continuous layers. A phylogenic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Luanchuan eggshells belong to the ooclade Elongatoolithidae. Within Elongatoolithidae, the thickness ratio of the mammillary layer to the entire eggshell, and the porosity of the Luanchuan eggshells are comparable to the oogenera Macroolithus and Elongatoolithus. There is no direct evidence for the taxonomic identity of the Luanchuan eggshells; however, they were likely laid by oviraptorids based on their phylogenetic position and their similarities with known oviraptorid eggs. 相似文献
90.
中国西南天山西域砾岩的磁性地层年代与地质意义*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11
西域组是我国西部一重要并广泛引用的晚新生代地层,关于其年代和成因至今尚存争议。在西南天山喀什远源盆地喀什-阿图什褶皱带不同构造部位选择有代表性的5~6个晚新生代地层剖面开展了详细的沉积学、磁性地层年代学对比研究,据此限定了不同构造的起始变形时间以及西域砾岩的沉积年代。西域砾岩并非一年代地层单位,作为一岩石地层单位,其底界具有穿时特征,从山体(北)向喀什前陆盆地(南)逐渐变新。其底界年龄在盆地北部近源区约为15.5Ma[1],在盆地中部中源区约为8.6Ma[1],在盆地南部远源区的阿图什背斜为1.9Ma,喀什背斜为1.6~0.7Ma。这一穿时的砾岩沉积楔体的起始堆积起因于盆地北部边界逆冲断层(KBT)的活动。构造变形是由北南脉冲式迁移扩展的,其速率是非均匀的,在约15.5Ma至4.0Ma期间为1.4~3.4mm/a,在约4.0Ma以来剧增至>10mm/a。西域砾岩沉积前缘向南进积速率与构造变形前缘迁移速率有很好的一致性,但在时间上较构造变形可能滞后2.0Ma。这表明构造变形前缘向南的脉冲式扩展是西域砾岩进积并发生侧向和垂向上岩相突变的主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