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8篇
  免费   129篇
  国内免费   210篇
测绘学   53篇
大气科学   194篇
地球物理   324篇
地质学   473篇
海洋学   141篇
天文学   146篇
综合类   48篇
自然地理   128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61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75篇
  2013年   76篇
  2012年   83篇
  2011年   75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7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5篇
  1975年   3篇
  1974年   3篇
  1973年   2篇
  1972年   4篇
  1970年   2篇
  196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341.
342.
343.
高强度人类活动对泉州湾滨海湿地环境的影响及其对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叶翔  王爱军  马牧  方建勇 《海洋科学》2016,40(1):94-100
由于滨海湿地丰富的资源和优越的环境,人们对其进行了大规模的开发利用,导致了滨海湿地的丧失与生态退化。滨海湿地位于陆地-海洋-大气相互作用最活跃的地带,具有非常重要的生态意义。总结泉州湾滨海湿地水动力、地貌、生态、环境质量的特征,分析围填海、养殖、污染物排放及人工生态工程等对滨海湿地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类活动的显著增强,泉州湾滨海湿地面积减小,输水及输沙的路径和方式发生变化,湿地环境质量显著下降,生物多样性及生物量减少。为了实现泉州湾滨海湿地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如下对策:(1)加强围海造地的科学管理,提倡新的围海造地方式;(2)开展海岸整治与生态修复,建设特色湿地公园;(3)挖掘海洋文化特色,发展生态旅游。本研究揭示高强度人类活动对滨海湿地环境的影响,为开展滨海湿地研究、整治与修复,为制定滨海湿地开发利用与保护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44.
川西义敦岛弧碰撞造山带北段雀儿山复式花岗杂岩体的年代学和全岩地球化学研究表明,雀儿山杂岩体主要由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和正长花岗岩组成。锆石LA--ICP--MS U--Pb测年结果显示,该岩体中的花岗闪长岩形成时代为晚三叠世(224±3 Ma),二长花岗岩则形成于早白垩世(102±1 Ma)。地球化学数据表明,晚三叠世花岗闪长岩为火山弧岩石序列,形成环境为碰撞前俯冲环境;早白垩世二长花岗岩和正长花岗岩为后碰撞岩石序列,形成于造山期后板内或陆内环境。结合区域地质资料,认为雀儿山杂岩体为印支期—燕山期义敦岛弧碰撞造山带经历俯冲--碰撞--隆升过程中的产物。  相似文献   
345.
346.
347.
348.
349.
祝茜  李响  马牧  姜波 《海洋科学》2007,31(8):15-17
2003年11月山东省石岛的渔民在黄海水域偶然误捕了一头海豚,经作者鉴定,系长吻飞旋海豚(Stenella longirostris),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是黄海水域的首次记录。其主要鉴别特征:喙细长;背鳍略呈三角形;尾柄很高,具有结缔组织构成扩大的嵴;齿数:右上颌47枚,右下颌50枚,左上颌47枚,左下颌51枚。同时,还对其进行了较详细的观察和测量:此海豚系雄性,体长1.828m。为长吻飞旋海豚的保护以及管理措施的制定提供了基本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350.
Exposed sandy beaches filter huge volumes of sea water daily as a result of wave and tide action. A regression model is developed which predicts the volume of water filtered daily by a beach as a function of tide range, beach slope and sand particle size. From these parameters estimates are also made of intertidal distance, the degree of expansion of the intertidal above the still water tide range by wave action and the average path length through the sand interstices percolated by filtered sea water. An equation is derived relating the degree of mineralisation of organic matter in the filtered sea water to the distance filtered through the sand and the sand particle size. Employing all this information, a simple model is used to estimate the volumes of sea water filtered and the amounts of inorganic nitrogen regenerated by intertidal sandy beaches over a range of physical conditions. The implications of this nutrient generation for the inshore zone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