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39篇
测绘学   31篇
大气科学   21篇
地球物理   21篇
地质学   98篇
海洋学   23篇
天文学   12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2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11.
在干旱区,以农田为核心的绿洲规模过大,对绿洲的稳定性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论文以位于塔里木盆地的渭干河为例,分析渭干河灌区当前所面临的主要风沙灾害,揭示了绿洲规模过大、农业耗水量过大。生态用水被侵占是导致农田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在此基础上,以水热平衡、水盐平衡理论分别计算了灌区适宜的规模与耕地面积。根据模型计算结果,提出了控制耕地规模、确保生态用水的宏观对策。  相似文献   
112.
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地下水开发的植被生态效应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张茂省  卢娜  陈劲松 《地质通报》2008,27(8):1299-1312
为了建立陕北能源基地基于生态良性循环的地下水开发利用模式,依据生态学和水文地质学原理,采用生态-水文地质调查与遥感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研究陕北能源化工基地的植被生态空间分布特征、近30年来的演化趋势和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从植物类型、植物根系、植被指数与潜水埋深对比分析入手,建立了本区地下水位埋深与植被生态的依存关系,确定了影响植被生态的地下水位阈值,并开展了地下水开发的植被生态环境效应敏感性区划,提出了基于生态良性循环的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113.
朱为  马劲松 《测绘科学》2008,33(3):100-102
针对数据量大、关系复杂情况下的空间邻近关系处理需要大量磁盘I/O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通过建立空间邻近索引来加快空间邻近关系处理速度的方法,给出了该索引建立、维护的方法以及用该索引实现邻近关系处理的过程。最后从理论上分析了使用和不使用邻近索引时邻近关系处理速度的差异,并用南京公交站点数据来验证,得出了一致的结论。在空间数据引擎的基础上使用邻近索引进行空间邻近关系处理的速度将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14.
通过实验方法对GPS-RTK的高程测量进行研究分析,求证此项技术在大比例尺地形图控制点的高程测量中如何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115.
江西省铅山县中二叠统车头组硅质岩内见夹多层凝灰岩。通过研究该凝灰岩锆石U-Pb年龄及Lu-Hf同位素组成特征,探讨该区海底火山喷流活动的时间、成岩环境及成岩物源。凝灰岩的LA-ICP-MS锆石U-Pb加权平均年龄为264.8±4.4Ma,表明其形成环境为大陆边缘拉张性台盆环境,作为直接地质证据说明这一时期存在海底火山喷发活动。凝灰岩的Lu-Hf同位素二阶段模式年龄为1170~1670Ma(平均值1320 Ma),为中元古代,代表了成岩物源可能与区域性地壳重熔增生有关。  相似文献   
116.
基于WebGIS的县市级海洋管理信息网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实现县市级海洋管理部门“电子政务”工程,进一步提高海洋渔政部门处理事务效率,加强政府部门与公众的交流和沟通,改善部门管理内外部环境,是“政府工程”的最终目标,其中间过程是构建县市级海洋管理信息网.以MapXtreme为基础平台,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提出了基于WebGIS的县市级海洋管理信息网的构建方案和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17.
为掌握不同蓄水阶段温室气体通量强度,揭示水生生态系统在水库蓄水后的重建过程,选择2004年(蓄水后第1年)、2008年(蓄水后第5年)为典型年,结合同期主要环境参量,比较研究了三峡典型支流澎溪河回水区水柱表层CO2分压p(CO2)及其扩散通量FCO2特征。研究发现,2004年澎溪河双江大桥处水柱表层p(CO2)、FCO2年均值分别为(101.9±7.5)Pa、(13.99±1.58)mmol/(m2·d),2008年相应为(129.1±16.4)Pa、(19.92±3.55)mmol/(m2·d)。水位上升淹没土地带来更多有机质降解,可能引起了p(CO2)和FCO2的总体升高;蓄水过程水域生态系统逐渐完善,浮游植物生长对p(CO2)和FCO2的影响逐渐显现。  相似文献   
118.
安徽省区域岩石物性基本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按华北陆块、大别造山带、扬子陆块三大构造域,系统整理统计了安徽省区域地层岩石密度、磁性参数,以及各类侵入岩和部分岩矿石的物性参数.分析了密度、磁性及其综合物性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19.
平静状态下电离层总电子含量(TEC)随时间的变化通常可以视为平稳随机过程。然而,太阳或地球的突发事件(如太阳耀斑、地磁场的扰动)会引起电离层的扰动,破坏该平稳过程,从而引起其统计参数的变化。依据平稳随机过程——高斯过程的相关性质,利用其自协方差函数和TEC时间系列,构建了独立同标准正态分布的观测样本,并利用X^2假设检验的方法来探测电离层异常现象。此外,还利用了2000年7月14日太阳耀斑期间我国国际IGS跟踪站武汉GPS跟踪站的数据,进行了实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探测电离层异常现象。  相似文献   
120.
三峡水库澎溪河春季水华期p(CO2)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三峡水库澎溪河回水区春季水华连续暴发期间(2010年4月10日至5月25日),对渠马至河口总计5个采样断面进行监测。结果表明水华期间水体叶绿素a(Chla),溶解氧(DO)及CO2分压(p(CO2))分层现象明显,表层水体受浮游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p(CO2)较低,并且日照充足时,水体为CO2的汇。研究期间表层水体p(CO2)最小值出现在4月25日双江断面,为4.3Pa,吸收通量为-0.28 mmol/(m2·h)。p(CO2)随水深迅速增加,并在10~15m趋于稳定。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PLS)表明澎溪河水华期间,浮游植物的生长代谢是控制p(CO2)的关键因素,水温与p(CO2)负相关,但并不构成对p(CO2)的绝对影响。通过引用Ep(CO2)/ADO参数,观测到了澎溪河水体水华暴发的3个阶段,期间澎溪河表层水体经历了从碳汇到碳源最后又回到碳汇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