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103篇 |
免费 | 968篇 |
国内免费 | 1351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604篇 |
大气科学 | 480篇 |
地球物理 | 821篇 |
地质学 | 2784篇 |
海洋学 | 782篇 |
天文学 | 77篇 |
综合类 | 234篇 |
自然地理 | 64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6篇 |
2023年 | 117篇 |
2022年 | 234篇 |
2021年 | 278篇 |
2020年 | 243篇 |
2019年 | 284篇 |
2018年 | 228篇 |
2017年 | 238篇 |
2016年 | 241篇 |
2015年 | 237篇 |
2014年 | 258篇 |
2013年 | 309篇 |
2012年 | 360篇 |
2011年 | 347篇 |
2010年 | 342篇 |
2009年 | 341篇 |
2008年 | 342篇 |
2007年 | 301篇 |
2006年 | 311篇 |
2005年 | 289篇 |
2004年 | 209篇 |
2003年 | 159篇 |
2002年 | 174篇 |
2001年 | 155篇 |
2000年 | 120篇 |
1999年 | 63篇 |
1998年 | 29篇 |
1997年 | 26篇 |
1996年 | 29篇 |
1995年 | 9篇 |
1994年 | 9篇 |
1993年 | 7篇 |
1992年 | 9篇 |
1991年 | 7篇 |
1990年 | 10篇 |
1989年 | 4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9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4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5篇 |
1982年 | 8篇 |
1981年 | 4篇 |
1978年 | 2篇 |
1976年 | 5篇 |
1975年 | 2篇 |
1974年 | 4篇 |
1957年 | 2篇 |
1954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4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71.
172.
黑河出山径流量年际变化特征和趋势研究 总被引:27,自引:15,他引:27
根据有关水文气象台站的观测数据,利用定级分类,滑动平均和波谱分析等方法,对黑河出山径流(莺落峡水文站)年际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黑河出出径流的多年变化具有持续性,周期性和丰枯水变化较平稳,波幅不大等特性,并在此基础上对其未来变化的趋势进行了预测和分析。 相似文献
173.
1引言目前,Micaps系统信息来源主要是通过局域网以虚盘或FTP的方式从Pcvsat小站上传输到Micaps主机上,通过格式转换程序,将各种数据文件转换成Micaps格式。当Pcvsat小站故障时Micaps系统信息来源就中断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充分利用省内气象部门专用的数据通信网络来实现Micaps原始数据的远程传输。 相似文献
174.
2007年淮河强降水时期低频环流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以及中国气象台站降水资料,研究了2007年夏季淮河流域强降水的低频振荡及其环流特征。结果表明,2007年夏季淮河流域强降水低频振荡的主要周期是10 25天。淮河流域降水强弱与对应低频周期存在联系,降水主要发生在低频周期的正位相时期,而在负位相时期结束或明显减弱。降水的低频变化一方面与副热带高压和南亚高压的低频变化有关,另一方面还受到中高纬度冷空气低频变化的影响。在低频周期的峰值位相,对流层高层出现的低频反气旋使南亚高压偏东,脊线偏北,并有利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向更西、更北的方向发展,整个对流层垂直方向上有低频的上升运动。中高纬地区出现大片正位势涡度,冷空气的低频活动显著偏强,南下侵入到中国淮河流域的冷空气较多,形成有利于淮河流域强降水的环流场。相反,在低频周期的谷值位相,对流层高层出现的低频气旋使南亚高压偏西,脊线偏南,不利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向更西、更北的方向发展,整个对流层垂直方向上有低频的下沉运动。高纬度冷空气的低频活动偏弱,南下侵入到中国淮河流域的冷空气也较少,最终形成不利于淮河流域强降水的环流场。 相似文献
175.
176.
疏勒河流域农业灌溉主要采用地表水灌溉 ,泉水为该区农业灌溉的主要水源之一 ,该文利用 2 0世纪 90年代的测流资料 ,采用有限差分方法对疏勒河中游泉水量的变化趋势进行预测分析 ,结果显示 ,随着时间的延长 ,泉流量呈逐渐减小的趋势 ,但下降梯度逐渐变小 ,最终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77.
基于有限元分析法,建立了准三维非稳态传热模型。在试验验证的基础上,分析了跨季节蓄热型地源热泵蓄热过程中土壤温度、单位井深换热量、热作用半径随热泵运行时间的变化规律,讨论了土壤结构、入口水温、入口质量流量、热泵运行模式等对土壤传热规律的影响,并研究了土壤热平衡问题。结果表明:同一半径不同深度处,土壤温度增长幅度随土壤热扩散率的增加而增大;土壤热作用半径随热泵运行时间及入口水温的升高而增加,并逐渐趋于稳定;间歇运行模式下,地埋管附近土壤温度及换热量均呈波动式变化,且当径向距离大于0.3 m时,与连续模式一致;在满足换热量的情况下,流体质量流量不宜过大;系统运行一个周期(360 d)后土壤温度基本可以恢复,且流体入口温度不宜低于40 ℃。 相似文献
178.
以当前我国备受关注的土体污染为背景,通过土柱试验研究了不同络合剂对Cu的淋洗效果,结果表明:乙二胺四乙酸二钠二水合物(ethylenediaminetetraacetic acid disodium saltdihydrate,EDTA)淋洗效果最佳,柠檬酸(citric acid,CIT)次之,氨三乙酸三钠盐单水合物(nitrilotriacetic acid trisodium salt monohydrate, NTA)淋洗效果相对最差;使用不同浓度的EDTA淋洗负载量为150 mg/kg的Cu污染土,浓度增大并未有效促进Cu的解吸,而较小浓度(0.005 mol/L)的EDTA是有效且经济的浓度,其对Cu的去除率达84%;0.015 mol/L的EDTA淋洗不同负载量的Cu污染土,随负载量增加,淋洗率下降,最高去除率为84%,但去除量增加;研究结果可为重金属污染土的淋洗修复工艺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9.
塔里木盆地塔北和塔中地区流体作用环境差异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塔里木盆地塔北和塔中地区奥陶系灰岩孔洞和裂缝中的方解石进行了系统的流体包裹体测温、碳氧锶同位素以及稀土元素方面的分析测试。塔北地区多数方解石样品具有较低的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较轻的氧同位素组成和较高的87Sr/86Sr值,其均一温度平均值范围为66.6~105.8℃,δ18OPDB值为–18.9‰~–10.8‰,87Sr/86Sr比值为0.709190~0.709989,为大气降水成因;此外,还有5个方解石样品认为是地层水成因,2个样品认为是热液流体成因。塔中地区方解石样品多数具有高于围岩埋藏温度的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较轻的氧同位素组成和较高的87Sr/86Sr值,其均一温度平均值范围为139.2~180.0℃,δ18OPDB值为–7.9‰~–14.3‰,87Sr/86Sr比值为0.709049~0.719503;与灰岩围岩差别明显的稀土元素分布模式及显著的Eu正异常,其δEu变化范围为1.39~76.03;这些方解石认为是以热液流体成因为主。由上可见,塔北奥陶系灰岩中的流体作用类型主要为大气降水;塔中地区奥陶系灰岩中主要的流体作用类型是热液流体。流体作用的差异主要是由两个地区构造演化、岩浆火山活动等地质环境的差异造成的。塔北奥陶系灰岩因多次强烈构造抬升作用导致遭受多次大气降水地表岩溶改造,塔中则因二叠纪强烈而广泛的岩浆火山作用而经历以热液为主的流体改造作用。 相似文献
180.
2013年夏季我国南方区域性高温天气的极端性分析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提利用1960-2013年我国南方10省(市)733个站点的日最高、最低气温和日平均气温资料,对2013年夏季我国南方高温天气的极端性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分析结果显示:2013年夏季我国南方高温天气具有显著的群发性特征,覆盖了长江中下游以及重庆等八个省、两个直辖市;也具有以高温天气过程重现构成的持续性特征,主要经历了4次高温天气过程,其中,7月22日至8月21日的第三次高温天气过程,强度最强、范围最广。重点围绕区域性高温在历史上的极端性做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所研究高温区域的夏季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均破历史纪录,为近50年新高;平均高温日数和强度也超过了历年平均高温日数和强度的极值,属历史罕见;高温日数和高温强度的高值区域范围比历年向北扩展,且高值中心值超过历史最高纪录,极端性突出;2013年极端高温事件的发生次数突破了历史纪录,其中8月的极端高温事件十分突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