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950篇 |
免费 | 1349篇 |
国内免费 | 1947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844篇 |
大气科学 | 1316篇 |
地球物理 | 2241篇 |
地质学 | 4719篇 |
海洋学 | 1378篇 |
天文学 | 165篇 |
综合类 | 593篇 |
自然地理 | 99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9篇 |
2023年 | 167篇 |
2022年 | 216篇 |
2021年 | 236篇 |
2020年 | 220篇 |
2019年 | 276篇 |
2018年 | 307篇 |
2017年 | 155篇 |
2016年 | 239篇 |
2015年 | 237篇 |
2014年 | 389篇 |
2013年 | 303篇 |
2012年 | 377篇 |
2011年 | 451篇 |
2010年 | 370篇 |
2009年 | 360篇 |
2008年 | 421篇 |
2007年 | 416篇 |
2006年 | 400篇 |
2005年 | 421篇 |
2004年 | 359篇 |
2003年 | 336篇 |
2002年 | 304篇 |
2001年 | 303篇 |
2000年 | 394篇 |
1999年 | 297篇 |
1998年 | 329篇 |
1997年 | 324篇 |
1996年 | 336篇 |
1995年 | 325篇 |
1994年 | 296篇 |
1993年 | 303篇 |
1992年 | 307篇 |
1991年 | 319篇 |
1990年 | 267篇 |
1989年 | 215篇 |
1988年 | 181篇 |
1987年 | 141篇 |
1986年 | 102篇 |
1985年 | 128篇 |
1984年 | 99篇 |
1983年 | 105篇 |
1982年 | 92篇 |
1981年 | 67篇 |
1980年 | 85篇 |
1979年 | 25篇 |
1978年 | 18篇 |
1959年 | 13篇 |
1958年 | 16篇 |
1957年 | 1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钻探证实,镇江市谏壁镇长江北岸高桥镇北部埋藏硬粘土层,之上为冰后期松散沉积物.沉积物主要为粉砂、粘土质粉砂、砂泥互层,中部局部夹含细砾中细砂,顶部见淤泥质粘土;夹数十层植物炭屑层;以水平纹理为主,局部见小型交错层理、波状层理.表明冰后期以来该地处于水动力较弱的河湖环境,为多期湖沼相沉积夹汊道河流相沉积,局部有海相沉积物加入.根据碳化植物碎屑14C年龄,推测冰后期底界年龄约13 000 aBP,海侵到达该地的时间约为9 000 aBP,海侵最高位时间约为6 500 aBP.冰后期平均沉积速率约为4.9 m/ka,湖沼相3.4~6 m/ka,河流相10~15 m/ka.对全新统的底界年龄和海相层的埋藏深度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2.
春季干旱是威胁海南岛番茄生长的主要灾害,为了实现番茄春季干旱实时监测预警,需要建立合适的干旱等级指标。以持续干旱日数和补充水量为试验因子,进行2因素9水平的均匀设计试验,以番茄死苗率评估干旱程度,筛选番茄干旱致灾因子,以土壤相对湿度划分干旱等级为参考,构建干旱灾害等级指标,分析番茄生理参数和产量对不同等级干旱胁迫的响应。研究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下,番茄死苗率呈明显的增加趋势,与持续干旱日数的一次项和二次项关系显著;在不同深度土壤层中,番茄死苗率与20 cm土壤相对湿度的相关关系最明显,相关系数达到-0.84;以20 cm土壤相对湿度划分的干旱等级为参考,得到番茄无旱、轻旱、中旱、重旱的等级指标分别为26 d、26~31 d、31~35 d、≥35 d。在无旱-轻旱-中旱-重旱胁迫下,番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分别呈减小-增大-减少-减小的趋势,胞间CO_2分别呈减少-增大-增大-增大,番茄相对产量损失逐渐加重。 相似文献
53.
将TOPMODEL应用于饮马河流域,选取2013-2019年共6次暴雨洪水过程进行模拟和评估,将饮马河模拟流量与实测流量对比分析,探讨该模型在该流域洪水模拟的可用性.结果表明:TOPMODEL实现了空间产流面积分布的可视化;TOPMODEL在饮马河流域模拟效果较好,可用于该流域流量预报;不同等级降雨量、不同的降雨落区以及前期降雨多寡对饮马河的流量影响较大,即累计雨量越大、雨强越强、强降雨越靠近上游、前期降雨越多,洪峰流量也越大.因此,TOPMODEL可为饮马河流域的防洪调度和防灾减灾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5.
针对ORB-SLAM3构建的稀疏地图不能直观展现室内环境问题,同时验证ORB-SLAM3中惯性RGB-D相对于RGB-D稠密地图构建的优势以及回环检测环节对于惯性RGB-D稠密地图构建的影响,本文探讨了一种基于ORB-SLAM3的惯性RGB-D稠密地图构建方法。该方法在分析ORB-SLAM3惯性RGB-D模式工作的基础上,增加了稠密建图模块,通过稠密点云构建、体素滤波、稠密点云回环更新等步骤,最终得到能够直观反映周围环境的稠密地图。通过实验验证,本文探讨的ORB-SLAM3的惯性RGB-D稠密地图构建方法是有效可行的,惯性RGB-D模式能够有效解决相机运动中特征跟踪容易丢失问题;稠密点云回环更新能够消除IMU初始不稳定运行导致点云模型杂乱问题。在实地采集的数据集下的实验结果表明,基于ORB-SLAM3的惯性RGB-D稠密地图相比于RGB-D稠密地图,在特征线段测量方面精度提升68%,在角度测量方面精度提升91%,表现出更高的精度和地图构建能力。 相似文献
56.
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和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提供的753站逐日气温和降水资料,对比分析了我国南方西南和中东部区域两次持续10 d以上的低温雨雪过程,结果表明:(1)两次过程中欧亚大陆中高纬东亚大槽均加深,但环流形势有差异。西南过程呈现"北高南低"形势,关键脊区在贝加尔湖,而中东部区域过程"北高南低"和"西高东低"形势共存,关键脊区从乌拉尔山延伸至贝加尔湖。两次过程异常的环流与北大西洋向东传播的波列有关。(2)西南过程关键脊区提前过程3 d发展并东移至贝加尔湖,形成稳定形势;而中东部区域过程关键脊区提前过程一周发展,在开始日达最强。两次过程均伴随蒙古高压东移南压使地面降温,500 hPa关键脊区超前蒙古高压2 d变化。西南过程降温主要受到冷平流和绝热冷却影响,而中东部区域过程主要受到冷平流的影响。(3)西南过程水汽来自孟加拉湾,只受南支槽支配。中东部区域过程水汽来自孟加拉湾、南海和西太平洋,由南支槽和西太平副热带高压的共同影响。两次过程水汽正收支主要来自南边界。 相似文献
57.
报告了中、美两国在喜马拉雅山区进行的第一次深反射地震试验的结果.试验剖面南起喜马拉雅山山脊南亚东县的帕里镇,向北穿过喜马拉雅山脊的荡拉,到达康马南的萨马达.剖面长约100km.共中心点(CMP)叠加剖面上显示出:1.在地壳中部有一强反射带,向北缓倾斜下去,延长达100km以上.它可能代表了一个活动的逆冲断裂或是一条巨大的拆离带,印度地壳整体或下地壳沿此拆离层俯冲到藏南之下.2.上部地壳的反射很丰富,显示了上地壳存在着大规模的叠瓦状结构.3.下地壳的反射同相轴呈现短而有规律的分布,显示了塑性流变特征.4.在测线南部莫霍反射明显,深度达72-75km.发现南部有双莫霍层的存在.5.试验中还取得莫霍层下面32,38,48s等双程走时的多条反射,向北倾斜,反射同相轴延续较长,信息丰富,反映了上地幔的成层结构和变形特征.这些结果对印度大陆地壳整体或其下地壳俯冲到藏南特提斯喜马拉雅地壳之下,并导致西藏南端地壳增厚的观点,给予了实质性的支持. 相似文献
58.
Leitzinger M Odert P Kulikov YN Lammer H Wuchterl G Penz T Guarcello MG Micela G Khodachenko ML Weingrill J Hanslmeier A Biernat HK Schneider J 《Planetary and Space Science》2011,59(13):1472-1481
We present thermal mass loss calculations over evolutionary time scales for the investigation if the smallest transiting rocky exoplanets CoRoT-7b (∼1.68REarth) and Kepler-10b (∼1.416REarth) could be remnants of an initially more massive hydrogen-rich gas giant or a hot Neptune-class exoplanet. We apply a thermal mass loss formula which yields results that are comparable to hydrodynamic loss models. Our approach considers the effect of the Roche lobe, realistic heating efficiencies and a radius scaling law derived from observations of hot Jupiters. We study the influence of the mean planetary density on the thermal mass loss by placing hypothetical exoplanets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Jupiter, Saturn, Neptune, and Uranus to the orbital location of CoRoT-7b at 0.017 AU and Kepler-10b at 0.01684 AU and assuming that these planets orbit a K- or G-type host star. Our findings indicate that hydrogen-rich gas giants within the mass domain of Saturn or Jupiter cannot thermally lose such an amount of mass that CoRoT-7b and Kepler-10b would result in a rocky residue. Moreover, our calculations show that the present time mass of both rocky exoplanets can be neither a result of evaporation of a hydrogen envelope of a “Hot Neptune” nor a “Hot Uranus”-class object. Depending on the initial density and mass, these planets most likely were always rocky planets which could lose a thin hydrogen envelope, but not cores of thermally evaporated initially much more massive and larger objects. 相似文献
59.
辽东半岛是华北克拉通胶-辽-吉古元古代活动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古元古代经历了复杂的构造演化过程,并记录了多期岩浆-变质作用,约2.2 Ga的辽吉A型花岗岩和1.89~1.85 Ga的巨斑状花岗岩、正长岩分别标志着辽东古元古代造山作用的开端和结束。最新研究显示,2.20~2.15 Ga的岩浆作用形成了2种不同类型的花岗岩,它们可能具有不同的岩石成因和构造意义。在青城子铅锌矿集区北部采集的兰花岭、白砬子花岗闪长岩和黄泊辉绿岩,锆石U−Pb年龄分别为2177±19 Ma、2129±36 Ma、1876±29 Ma。花岗闪长岩的岩石成因类型、地球化学特征与典型的约2.2 Ga的辽吉A型花岗岩明显不同,属于弱过铝质、低钾钙碱性—碱性岩石,Zr、Hf、Nb、Rb含量较低,K2O/Na2O值、稀土元素总量极低,为典型的I型花岗岩类。根据锆石Lu−Hf同位素分析,εHf (t)值为−5.1~9.0,二阶段Hf模式年龄tDM2为2089~2817 Ma,岩浆源区为约2.5 Ga的太古宙地壳物质和少量软流圈地幔物质。兰花岭地区花岗闪长岩具备岛弧或活动大陆边缘的地球化学亲缘属性,可能形成于弧岩浆俯冲挤压环境;结合形成于伸展环境的A型条痕状花岗岩特征,认为约2.2 Ga辽东地区古元古代活动带呈现总体伸展、局部挤压的构造环境,为洋壳板块向龙岗地块俯冲碰撞过程中或碰撞后的弧后盆地。 相似文献
60.
The two-dimensional barotropic, hydrodynamic and transport model MOHID is applied to the Patos Lagoon system using a nested modelling approach to reproduce both the lagoon and estuary hydrodynamics. A new Lagrangian oil spill model is presented and used to simulate a hypothetical oil spill in the estuary. Hydrodynamic fields are validated and used to force the oil model. Results show that the hydrodynamics of this system is mainly controlled by the wind and freshwater discharge. The dispersion, concentration and thickness evolution of the oil in the first day after the spill is determined by the equilibrium between these two factors. The freshwater discharge is the major factor controlling the oil dispersion for discharges greater than 5000 m3 while the wind assumes control for lower discharge amounts. The results presented are a first step toward a coastal management tool for the Patos Lagoon.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