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18篇
  免费   170篇
  国内免费   515篇
测绘学   102篇
大气科学   244篇
地球物理   1054篇
地质学   1006篇
海洋学   320篇
天文学   109篇
综合类   75篇
自然地理   193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110篇
  2011年   161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138篇
  2007年   119篇
  2006年   134篇
  2005年   157篇
  2004年   119篇
  2003年   93篇
  2002年   105篇
  2001年   94篇
  2000年   122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53篇
  1995年   62篇
  1994年   59篇
  1993年   78篇
  1992年   90篇
  1991年   117篇
  1990年   96篇
  1989年   89篇
  1988年   111篇
  1987年   73篇
  1986年   49篇
  1985年   66篇
  1984年   46篇
  1983年   42篇
  1982年   30篇
  1981年   25篇
  1980年   51篇
  1978年   10篇
  1977年   5篇
  1976年   5篇
  1975年   5篇
  1974年   5篇
  196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温度和含水量是形成花岗质岩浆最重要的两个参数。在大多数硅质岩浆中,水的含量为2-4wt%。水的主要来源有二,其一是地壳内含水硅酸盐的脱水作用,并视脱水矿物为白云平、黑云母或角闪石,所产生熔体的初始温度相应依次升高,成分由过铝质到偏铝质变为偏铝质到过碱质,K/Na比值、^87Sr/^86Sr初始比值和δ^18O值则依次降低。水的另一主要来源是由俯冲洋壳及上地幔(以含水玄武岩和安山岩的形式)迁移到地壳中的挥发分,所产生花岗岩的地球化学性质将随地壳岩浆与地幔岩浆的相对重要性而变化。  相似文献   
82.
对西澳大利亚东部金矿田省太古宙花岗岩—绿岩地壳发展的几个不同模式作了系统的阐述。由于缺少以下几个方面资料,引起了许多争论: 1)绿岩和花岗岩的连续出露。 2)具有充分的区域的综合性多学科研究。 3)在对岩套研究中,用几种同位素方法进行补充的地质年代和岩石成因方面的研究。 4)标准地区的详细地球物理资料。  相似文献   
83.
安徽巢湖地区下三叠统综合层序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印度阶一奥伦尼克阶界线的全球层型候选剖面之一位于安徽巢湖地区;巢湖地区的下三叠统也是国际上同期地层中生物地层序列最有代表性、多重地层学手段应用齐备、研究效果最好的地层序列之一。根据巢湖地区3条代表性下三叠统剖面的岩石地层、生物地层和碳同位素地层的最新研究成果归纳出本区早三叠世综合地层序列,作为区域地层对比研究的标准.巢湖的下三叠统明确包含8个牙形石带和6个菊石带。它们具有区域甚至全球对比意义;巢湖地区早三叠世碳同位素δ^13Ccarb的演变呈现2个显著的漂移周期,这种有特色的碳同位素漂移,不仅具有地层学价值,而且可能对于三叠纪初的生物复苏和生态系演变具有指导意义.在综合地层序列基础上,将3条剖面的古地磁学研究成果链接,形成了巢湖地区完整的早三叠世磁性地层序列,包括5个主要的正向极性带和5个反向极性带,这也是目前在本区乃至华南获得的最完整的早三叠世磁极性序列之一.这些为该区域乃至全球相关地层研究树立了一个基本格架。  相似文献   
84.
显微构造成因研究的最新进展,已使地质学家有可能开始推断在主要变形事件中地球内部的应力条件.尤其是,材料科学的研究成果表明,在变形过程中的差异应力与稳态自由位错密度、稳态亚晶粒直径和稳态重结晶颗粒大小有着线性关系.地质学家已经把这种线性关系应用在变形岩石微构造中,把它作为推断与地球内部岩石变形有关的古应力的一种手段(Weathers等,1979;White,1979;Christie和Ord;Kohlstedt和Weathers,1980;Etheridge和wilke,1981;Ord和Christie,1984).例如,在大断层带内通常估计应力为50~100MPa级左右.  相似文献   
85.
蛇绿混杂岩中的橄榄岩和铬铁矿中发现有大量的显微金刚石(microdiamond),其通常伴有超高压矿物组合(柯石英、斯石英等),这对于认识地球深部物质循环及动力学过程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然而,实验表明,金刚石可以形成在低温低压环境(石墨稳定区域)中,不过至今在天然环境中还没有发现相关的证据。  相似文献   
86.
本文重点解剖了一条距白云鄂博REE-Nb-Fe矿床东矿NE方向3 km,切割白云鄂博群H1及H2岩性段的细粒方解石碳酸岩岩墙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结果表明,碳酸岩的稀土元素含量变化大,最高可达20%,已构成稀土富矿石。碳酸岩的轻稀土元素高度富集,轻、重稀土元素之间发生了极度分馏,但无Eu异常的显示。形成这种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的可能机制为:碳酸岩浆直接来源于岩石圈富集地幔的低程度部分熔融作用(F<1%),残留地幔矿物组合以富含石榴石为特征;碳酸岩浆在地壳深部岩浆房中的分离结晶作用。碳酸岩的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分布型式均与白云鄂博REE Nb-Fe旷床的赋矿细粒白云石大理岩十分相似。然而,碳酸岩的主要元素以Ca为特征,不同于赋矿细粒白云石大理岩。本文认为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在于碳酸岩岩墙没有遭受大规模的白云岩化作用的影响,而赋矿绌粒白云石大理岩则可能是碳酸岩经白云岩化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87.
Some pyrrhotite-chalcopyrite-bearing amphibole megacrysts (including pyroxene megacrysts) were discovered in Mesozoic augite diorite-porphyrite at Caoshan in Tongling area, Anhui Province. The amphibole megacrysts, belonging mainly to pargasite and magnesiohastingsite, are characteristic of the amphibole composition derived from mantle and crystallized in lower crust. In general, the aggregates of pyrrhotite-chalcopyrite take the shapes of cylinder and sphere. Three occurrences have been recognized in the amphibole megacrysts: parallel linear, bunchy and scattered. The unique cylinder-like shape of the aggregates and remarkable Ni-poor sulfides in Caoshan are distinctively different from the spherical Ni-rich sulfides in pyroxene megacrysts and any other kinds of megacrysts. In terms of composition, the amphibole megacrysts and their sulfides in Caoshan are similar to those in the pyroxenite xenoliths in Qilin, Guangdong Province. In terms of origin, the pyrrhotite-chalcopyrites as exsolution products resulted from the subsolidus re-equilibration of sulfide solid solution within amphibole megacrysts.amphibole megacrysts were first discovered inside and outside China. This discovery is important for the study of regional magma evolution and its associated mineralizations and ore sources as well.  相似文献   
88.
晚更新世黄土堆积物中的10Be记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给出西峰黄土剖面0.15Ma以来10Be浓度、CaCO3含量、粒度分布和有机质含量曲线。通过与深海沉积物δ18O曲线拟合,建立了西峰黄土剖面10Be时标,并与洛川黄土剖面10Be记录进行了对比研究。进一步计算了黄土堆积速率及10Be沉降量。  相似文献   
89.
土水势、未冻水含量和温度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从热力学观点来看,土水体系中的水分迁移是由于该体系中的水处于不平衡状态引起的。这种不平衡状态是由许多力,包括物理、物理化学、力学和水分迁移期间产生的其它过程综合作用的结果。 除重力水之外,土中各种水都受到土矿物颗粒表面能的作用,或者说受到毛细力和吸附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90.
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1674987111000508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results of a set of numerical models focussing on structural controls on hydrothermal mineralization.We first give an overview of natural phenomena of structurally-controlled ore formation and the background theory and mechanisms for such controls. We then provide the results of a group of simple 2D numerical models validated through comparison with Cu-vein structure observed near the Shilu Copper deposit(Yangchun,Guangdong Province, China) and finally a case study of 3D numerical modelling applied to the Hodgkinson Province in North Queensland(Australia).Two modelling approaches,discrete deformation modelling and continuum coupled deformation and fluid flow modelling,are involved.The 2D model-derived patterns are remarkably consistent with the Cu-vein structure from the Shilu Copper deposit,and show that both modelling approaches can realistically simulate the mechanical behaviours of shear and dilatant fractures.The continuum coupled deformation and fluid flow model indicates that pattern of the Cuveins near the Shilu deposit is the result of shear strain localization,development of dilation and fluid focussing into the dilatant fracture segments.The 3D case-study models(with deformation and fluid flow coupling) on the Hodgkinson Province generated a number of potential gold mineralization targe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