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24篇
  免费   4811篇
  国内免费   2739篇
测绘学   1309篇
大气科学   2874篇
地球物理   3688篇
地质学   8259篇
海洋学   2036篇
天文学   520篇
综合类   1609篇
自然地理   1679篇
  2025年   20篇
  2024年   369篇
  2023年   538篇
  2022年   856篇
  2021年   964篇
  2020年   839篇
  2019年   813篇
  2018年   932篇
  2017年   858篇
  2016年   946篇
  2015年   825篇
  2014年   885篇
  2013年   915篇
  2012年   772篇
  2011年   778篇
  2010年   879篇
  2009年   755篇
  2008年   695篇
  2007年   701篇
  2006年   527篇
  2005年   537篇
  2004年   427篇
  2003年   400篇
  2002年   448篇
  2001年   510篇
  2000年   462篇
  1999年   572篇
  1998年   514篇
  1997年   496篇
  1996年   415篇
  1995年   350篇
  1994年   339篇
  1993年   307篇
  1992年   251篇
  1991年   199篇
  1990年   148篇
  1989年   134篇
  1988年   114篇
  1987年   71篇
  1986年   60篇
  1985年   47篇
  1984年   33篇
  1983年   45篇
  1982年   27篇
  1981年   30篇
  1980年   15篇
  1979年   10篇
  1978年   12篇
  1965年   17篇
  1958年   1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д????????ò???????????????????????????ε??????????????????????????????????????????????????????????????????????????????????????????????????????????????????????????????????????硢??????????????????Ч??????????????????????????????????????????С??  相似文献   
62.
卫星精密轨道的确定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位置与服务的核心技术之一,而国家基准站是影响卫星轨道精度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基于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国际GNSS监测与评估中心自主开发的软件计算国家基准站和MGEX站对北斗卫星精密定轨的影响。得出结果:加上国家基准站后GEO卫星轨道精度平均能达到2.0 m,比没有国家基准站时提高约14%,在GEO切向方向改善最为明显,大约提高30%。IGSO和MEO卫星也有所提高。加上国家基准站后,三类卫星的轨道重复弧段的径向精度优于5 cm。有了国家基准站数据BDS精密轨道会有明显的改善。国家基准站的建立使我国北斗导航卫星的服务能力有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63.
γ测井资料反褶积分层解释法在8411矿床的试验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γ测井资料的反褶积分层解释法具有方法简单,精度高,速度快,分辨能力强,用微机进行计算等优点。作者通过用反褶积法对8411矿床γ测井资料的解释,对视特征参数的选择条件,γ强度底数的确定和划分矿层边界的原则,提出了初步看法。将该法的试验结果与传统的平均含量法和矿心分析结果进行了对比,还分析了视特征参数的取值大小对矿层线储量及矿化分层的影响,并讨论了引起线储量相对误差的原因。  相似文献   
64.
本文主要根据年代学资料和金活化迁移的地球化学属性,探讨了滇黔桂三角区微细浸染型金矿床成矿热液的演化途径。多种定年方法揭示,该区金成矿初始流体(古流体)的年龄为260Ma左右;金成矿年龄约为140~75Ma。考虑到该区燕山晚期岩浆岩富含Cl,本文认为古流体(260~140Ma)向成矿流体(140~75Ma)的转化,可能主要是通过燕山晚期岩浆活动产生的富氯流体加入原已存在的贫氯古流体,从而使这种新的混合流体具有浸取金的能力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65.
云南省东北部拱王山第四纪冰川遗迹研究   总被引:7,自引:6,他引:7  
况明生  李吉均 《冰川冻土》1997,19(4):366-372
云南省东北部的拱王山海拔3100m以上的山地发生过第四纪冰川作用,典型的冰川遗迹集中分布在轿子山峰附近和妖精塘-牛洞坪两个地区,遗存的冰川地貌主要有冰斗,冰蚀岩盆和侧碛堤。根据冰川地貌的组合特征,以及它们生成的先后顺序,将拱王山第四纪冰川作用划分为末次冰期的倒数第二期冰期。  相似文献   
66.
P-V-T equations of state for the γ phase of Mg2SiO4 have been fitted to unit cell volumes measured under simultaneous high pressure (up 30 GPa) and high temperature (up to 700 K) conditions. The measurements were conducted in an externally heated diamond anvil cell using synchrotron x-ray diffraction. Neon was used as a pressure medium to provide a more hydrostatic pressure environment. The P-V-T data include 300 K-isothermal compression to 30 GPa, 700 K-compression to 25 GPa and some additional data in P-T space in the region 15 to 30 GPa and 300 to 700 K. The isothermal bulk modulus and its pressure derivative, determined from the isothermal compression data, are 182(3) GPa and 4.2(0.3) at T=300 K, and 171(4) GPa and 4.4(0.5) at T=700 K. Fitting all the P-V-T data to a high-temperature Murnaghan equation of state yields: K TO=182(3.0) GPa, K TO=4.0(0.3), ?K T /?T)0=?2.7(0.5)×10?2 GPa/K and (?2 K T /?P?T)0=5.5(5.2)×10?4/K at the ambient condition.  相似文献   
67.
本文对东平原狭蚌虫外壳的组织结构进行了研究。外壳由内外角质层、内外上皮层和皮下结缔组织共同组成。外角质层厚,较规则。上皮细胞有柱状细胞和具有胞突的锥形细胞两种形态。同侧及相对两侧的上皮胞突相连接,构成了许多具有血细胞的血腔隙。  相似文献   
68.
永定河形成时代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永定河冲洪积物的研究发现,永定河形成前后的沉积环境明显不同。钻探资料表明永定河形成前本地区沉积环境主要为湖泊相,当时湖水宁静,沉积物主要为泥岩和粉砂。永定河形成时洪水裹携大量碎屑形成巨厚的泥石流堆积,沉积环境为冲洪积相,主要为砂砾石、砂、粉砂和粘土互层,形成巨大的冲洪积扇。通过新5孔钻孔岩芯273块古地磁样品的系统剩磁测试,获得了该钻孔岩芯的古地磁极性序列,对比国际地磁极性年表,认为该钻孔岩芯剖面 0~96.59m以正极性带为主,对应布容正极性时,其地质时代为0~0.78Ma;  96.59~246.79m则以反极性带为主,对应松山反极性时,其地质时代为0.78~2.58Ma;  246.79~413.64m以正极性带为主,则对应高斯正极性时,其地质时代为2.58~3.58Ma,属于新近纪上新世。研究推测永定河最早的沉积物为上新世形成,距今3.33~3.58Ma。
  相似文献   
69.
Southward thrusting occurred in Late Oligocene-Early Miocene in southern East Kunlun (昆仑) Mountains formed the South Kunlun thrust (SKT). Permian strata and Triassic rocks were thrusted over the Paleocene-Eocene red-beds of Fenghuoshan (风火山) Group and Oligocene brownish red conglomerate and sandstone of Yaxicuo (雅西错) Group along SKT faults, formed tectonic slices, low-angle thrust faults, multi-scaled outliers, and nappe structures in south of Middle Kunlun fault (MKF). In addition, SKT displacement or shortening is estimated to be ~(30-35) km across Dongdatan (东大滩) valley and East Wenquan (温泉) basin. 39Ar-40Ar dating of chlorite of ductile shear zone along front thrust fault indicates that SKT thrusting occurred at 26.5±2.7 Ma, and fission track dating of apatite from mylonitic granite in SKT gives the age 26±2 Ma, corresponding to initial time of rapid uplift of East Kunlun Mountains. Thrust faults and folds of SKT were covered unconformably by Late Miocene lacustrine strata, and major thrusting of SKT ended before 13.5-14.5 Ma according to regional chronological data in northern Tibetan plateau.  相似文献   
70.
刘念武  龚晓南  俞峰  房凯 《岩土力学》2014,35(8):2293-2298
具有内支撑结构的围护系统在基坑边角处具有更大的系统刚度,使得基坑边角附近处土体的位移小于距离边角较远处土体的位移,即基坑的变形问题表现出空间特性。为了更好地研究L/He(L为沿基坑纵向方向上的距离;He为开挖深度)、开挖深度等因素对空间效应的影响,量测了两个狭长形地铁车站深基坑不同位置处土体的侧向位移、土体沉降等。通过对现场监测资料的分析发现,边角效应能够减小侧向位移的平面应变比,灌注桩围护结构、SMW工法桩围护结构和地下连续墙在边角附近处的平面应变比(PSR)分别为0.50、0.61和0.72。当平面应变比(PSR)接近于1.00时,对应的L/He值分别为2.50、6.00和4.00。随着L/He值的增大,土体的纵向最大沉降呈先增大后保持稳定的趋势。随开挖深度的增加,边角效应的影响范围呈增大的趋势。在基坑纵向沉降的空间效应中,灌注桩围护结构、SMW工法桩围护结构的土体最大沉降值达到稳定时对应的L/He值分别为2.50和5.20。土体沉降和侧向位移的空间效应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