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8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61篇
测绘学   24篇
大气科学   8篇
地球物理   38篇
地质学   148篇
海洋学   45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7篇
自然地理   3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01.
在广西东攀二叠一三叠系界线剖面中发现了Domataceras guangziensis,Lopingoceras guangdeensis Zhao,Liang et Zheng,Schizoloboceras fusuiensis,Agathiceras sp.,Stacheocerassp.,Pernodoceras robustum Chao et Liang,Dushanoceras cf.rotolarium Zhao,Liang et Zheng,Huananoceras cf.peromatum Chao et Liang,Qianjiangocerassp.,Laibinoceras cf.compressum Yang,Glyptophiceras sp.,Lytophiceras cf.chamunda(Diener),Ophicer as tingi Tien,Ophiceras sp.化石。在剖面的第2~12—2层产Pernodoceras,Dushanoceras,Huananoceras和纰njiangoceras化石,均为长兴期菊石带Pseudotirolites.Rotodiscoceras的共生化石。第12—3层产长兴期菊石Laibinoceras cf.compressum Yang。第13-1A-16层产Lytophiceras和Ophiceras,为早三叠世菊石带Ophiceras-Lytophiceras的带化石。东攀剖面菊石的分布及其与华南其他地区的对比研究表明,广西东攀剖面二叠一三叠系界线位于第12—3层(厚55cm)内部或者位于第13—1A层的底部。  相似文献   
302.
岩湾-鹦鸽咀蛇绿混杂岩是秦岭商丹蛇绿混杂岩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变质基性火山岩(玄武岩)、蛇纹岩、变辉长岩、硅质岩、变复理石(云母石英片岩)等构造岩块组成.其中变基性火山岩具有N-MORB的地球化学特征,安山岩具有与俯冲作用密切相关的岛弧火山岩的性质.玄武岩的锆石SHRIMP U-Pb年龄为483 Ma±13Ma,与天水关子镇和丹风蛇绿混杂岩的时代相一致.对岩湾-鹦鸽咀蛇绿混杂岩的岩石组成和形成时代进行研究,可为进一步探讨商丹蛇绿混杂岩带和秦岭造山带的增生造山作用提供重要证据.  相似文献   
303.
针对目前测绘程序重复开发、缺乏共享以及更新不便等现状,笔者从技术角度进行研究分析,并在目前现有技术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便大家参考和探讨。  相似文献   
304.
依据柴达木盆地西部阿尔金山前红沟子北部地区黑石山地质调查,结合样品的地球化学分析资料,对该区下中侏罗统的沉积特征和沉积环境进行了详细研究。其结果表明柴西阿尔金山前黑石山山顶下中侏罗统层位在横向上不见其相同层位,且岩性特征与山底区别较大,判断山顶上的下中侏罗统可能为“飞来峰”;柴西阿尔金山前下中侏罗统的沉积环境为还原环境,有利于有机质的保存和烃源岩的生成,具有一定的油气勘探前景。  相似文献   
305.
在掌握天青石理化特性的基础上,进行了天青石碳热还原热力学分析,并通过模拟转底炉直接还原工艺,开展了天青石含碳球团还原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转底炉直接还原工艺处理天青石是可行的,在还原温度为1 200℃、C/O原子比为0.8、恒温时间为20 min的条件下,天青石中SrSO4的转化率能够达到95%以上,而且天青石精矿的利用率接近100%。为合理高效地利用天青石资源奠定理论基础和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306.
This paper is based on the analysis and research on the silver-lead-zinc polymetallic ore in New Ballyhoo Banner in southern Manzhouli of Inner Mongolia. Because metal mineralization brings rock formations,the geophysical features such as low resistivity, high polarization rate and uneven distribution of magnetization, the comprehensive geophysical methods are adopted including high-precision magnetic measurement, high-power induced polarization, IP field middle gradient and controlled source audio-frequency magnetotellurics. In the survey work of multi-metal ore deposits, from surface sweeping to single point measurement, and from single point to section going deeper layer by layer, the resolution of measurement is continuously improved, and various geophysical methods support and complement each other, so explorers can successfully predict the direction, scale and volume of the metallogenic belts in conjunction with geochemical exploration, geological survey and drilling. It has provided a strong basis for completing the exploration task of predicting the reserve volume of ore bodies. The research conclusions of this exploration case have thus a high reference value in the same type of exploration work.  相似文献   
307.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出重要指示批示。长期以来,黄河三角洲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面临严峻挑战,相应的科技支撑方面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从黄河三角洲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系统健康和高质量发展两个方面综述了面临的挑战情况,并进一步总结了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科技支撑存在的问题,概括为“弱”、“散”、“偏”、“缺”四个方面;基于此,提出了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科技支撑的对策建议,主要是建议成立一个能够提供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相关问题全套解决方案的研究平台,更有效地为黄河三角洲应用服务单位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