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681篇 |
免费 | 1859篇 |
国内免费 | 2642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924篇 |
大气科学 | 2092篇 |
地球物理 | 2126篇 |
地质学 | 5396篇 |
海洋学 | 1408篇 |
天文学 | 321篇 |
综合类 | 803篇 |
自然地理 | 111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0篇 |
2023年 | 196篇 |
2022年 | 469篇 |
2021年 | 563篇 |
2020年 | 420篇 |
2019年 | 512篇 |
2018年 | 572篇 |
2017年 | 513篇 |
2016年 | 562篇 |
2015年 | 516篇 |
2014年 | 599篇 |
2013年 | 566篇 |
2012年 | 613篇 |
2011年 | 657篇 |
2010年 | 642篇 |
2009年 | 599篇 |
2008年 | 498篇 |
2007年 | 523篇 |
2006年 | 498篇 |
2005年 | 421篇 |
2004年 | 313篇 |
2003年 | 298篇 |
2002年 | 351篇 |
2001年 | 300篇 |
2000年 | 290篇 |
1999年 | 380篇 |
1998年 | 257篇 |
1997年 | 287篇 |
1996年 | 235篇 |
1995年 | 246篇 |
1994年 | 206篇 |
1993年 | 221篇 |
1992年 | 150篇 |
1991年 | 128篇 |
1990年 | 93篇 |
1989年 | 81篇 |
1988年 | 57篇 |
1987年 | 48篇 |
1986年 | 29篇 |
1985年 | 21篇 |
1984年 | 14篇 |
1983年 | 22篇 |
1982年 | 16篇 |
1981年 | 9篇 |
1980年 | 7篇 |
1979年 | 9篇 |
1966年 | 6篇 |
1965年 | 17篇 |
1958年 | 17篇 |
1933年 | 7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恶劣天气是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发生的重要诱因。为了解气象条件对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影响程度,基于2006—2008年汉宜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数据,统计分析了该路段交通事故的月际和日变化特征,利用事故率和日交通事故指数区分定义了交通事故频次和灾害严重程度,采用多项式曲线拟合了气象条件与事故指数的关系,确定了事故突发增长的临界气象指标。结果表明:汛期5—9月是汉宜高速公路交通事故高发时期,冬季其次,春季3—4月及秋季10—11月事故发生较少。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存在明显日变化特征,03—04时和14—17时为事故高发时段。汉宜高速公路交通事故频率主要受中到大雨和夏季高温天气的影响,事故灾害严重程度主要受强降水和冬季低温天气的影响。大风强降水天气条件下的事故率要高于一般强降水条件下的事故率,夏季潮湿、闷热天气条件下的事故率要高于一般高温天气条件下的事故率。当高速公路沿线平均日雨量达到中到大雨时,事故率达到高峰;当沿线平均雨量超过20 mm时,事故灾害突发严重。当公路沿线平均高温超过33℃时,事故率突发增长;0~3℃的低温对事故灾害程度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982.
根据卫星钟固有的特性,即频移、频漂和频漂率以及周期性,提出一种新的拟合方法。新方法首先构造一个合理的钟差模型,该模型包含一个二次多项式和多个周期项。然后利用IGS提供的钟差产品数据,先粗略补充缺失数据,用二次多项式拟合;并对拟合后的残差进行小波分析,作降噪处理;最后通过谱分析,确定其主要的周期项,从而构建出适当的拟合模型,实现精密GPS卫星钟差拟合和预报。多天数据的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本文提出的新方法能够有效地对卫星钟差进行拟合和预报,满足不同目的的需求。 相似文献
983.
984.
鄂尔多斯市地处半干旱区,水资源缺乏,监测地下水位的变化对于地区生态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鄂尔多斯市6个地下水位监测井2005-2014年的监测资料,分析了该地区地下水位变化特征。结果显示:(1)本地区地下水位2005-2006年有所下降,2007-2010年逐年抬升,2011年受严重干旱影响,地下水位为近10年来最低值,从2012年开始至2014年,以每年0.14 m的幅度抬升,2014年为近10年最高值,地下水位的年际变化主要与煤炭开采和经济发展有关。(2)地下水位的年内季节变化明显,与降雨量、蒸发量和农业灌溉用水的相关性较高。3-7月,水位持续下降,7月地下水位为年内最低点;8-10月,水位逐步回升;11月至次年2月水位总体呈略微抬升状态,次年2月为年内最高值。 相似文献
985.
热带太平洋地区风场异常和与El Ni(~n)o有关的年际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1964~1993年NCEP/NCAR再分析风应力资料和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发展的14层热带太平洋环流模式(OGCM),对热带太平洋与El Ni(~n)o有关的年际变化进行了研究.首先,分析了西太平洋暖池次表层海温异常(SOTA)与Ni(~n)o 3区海表温度异常(SSTA)的年际变化关系,发现在El Ni(~n)o事件之前,暖池的次表层海温都有明显正异常出现,它的东传导致了El Ni(~n)o的发生,并且SOTA的传播随纬度变化,沿赤道东传,在赤道外西传.然后,选取了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两次最强的El Ni(~n)o事件讨论了引起这种机制的可能原因--西风异常的作用.最后,对1964~1993所有的El Ni(~n)o年的风场、次表层海温和海表温度的异常进行了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986.
不同成因类型煤中烷基环己烷和烷基苯的特征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藻煤、烛煤、腐殖煤共生煤层的分析,将不同成因类型煤中的烷基环己烷和烷基苯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不同成因类型煤中所含的烷基环己烷和烷基苯明显不同。各种成因类型煤中烷基环己烷和烷基苯所提供的母质信息与煤岩结果吻合。氧化环境不利于烷基环己烷和烷基苯的形成。烷基环己烷和烷基苯有时可以作为沉积环境和成熟度的标志。 相似文献
987.
红色精灵是一种发生于闪电放电活跃的雷暴云上空的中高层大气瞬态发光现象,它们通常由中尺度对流系统层状云降水区内的强地闪回击产生,是对流层和中间层之间的一种能量耦合过程。目前,有关中国南海及东南亚地区的红色精灵观测鲜有报道。为了进一步了解热带地区产生红色精灵事件的沿海性雷暴特征,于2019年利用低光度光学观测系统和低频磁场天线在马来西亚马六甲地区开展了地基观测。实验于11月9日、12月11日和12月15日三次在沿海雷暴上空共捕捉到7例红色精灵事件,其中包括4例圆柱型、2例胡萝卜型和1例舞蹈型。结合闪电定位、云顶亮温和低频磁场信号等同步数据,分析表明所有事件均由正极性地闪回击产生,且母体闪电回击位于雷暴对流区附近(云顶亮温≤ 210 K处),这可能是该地区产生红色精灵的沿海性雷暴的共同特征。此外,红色精灵生成期并不是闪电活动最强期,而是发生于闪电频数短暂降低后,这表明红色精灵的发生可能是该地区成熟雷暴中对流减弱的一个信号。 相似文献
988.
孙明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7,(4)
像素工厂可以快速、高效地生产卫片正射影像,而空三加密又是正射影像生产过程中的重要步骤。本文以QuickBird-2卫星影像为例,结合实际生产,探讨了大区域卫星影像在PixelFactory软件中的空三方法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989.
990.
Effectively estimating groundwater recharge is critical to manage water resources, especially in arid and semi-arid regions as impacted by intensive human activities and climate changes. Rare insights have been gained into groundwater recharge since direct observation is hard to carry out. Although several methods are currently available to estimate groundwater recharge, the estimated results may cover noticeable bias. The behaviours of different methods based on different conceptual frameworks and exhibiting different levels of complexity should be examined to estimate actual groundwater recharge. This study aims to assess the performance of four common methods to estimate groundwater recharge. For this end, large-scale lysimeters equipped with soil water content sensors and water table sensors were set up at a research site established in Guanzhong Basin of China. The data achieved by 1-year observation were employed to compare four estimation methods. As revealed from the results, the following findings are drawn. (a) Groundwater level fluctuation (GLF) method is simple, whereas its accuracy is determined by specific yield, and adopting a water balance method to estimate specific yield can considerably enhance the accuracy of GLF. (b) The calibrated numerical model can obtain the optimal result compared with the other methods, whereas long-term observation data are required for parameter calibration. (c) In the water balance method, the maximum entropy production (MEP) model and a practical method (estimating evaporation between two rainfall events) were used to calculate evaporation. As indicated by the results, water balance method combined with MEP is capable of obtaining more reliable results of groundwater recharge compared with the practical method. (d) With an analytical model based on linearized Richards' equation, accurate results can be achieved. What is more, the analytical model only needs the measurement of soil moisture near the surface. The limitation of this method is that it is difficult to determine the maximal water flux. The mentioned findings are of critical implications to the management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groundwater.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