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446篇 |
免费 | 5750篇 |
国内免费 | 3309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2664篇 |
大气科学 | 2154篇 |
地球物理 | 2229篇 |
地质学 | 8145篇 |
海洋学 | 3208篇 |
天文学 | 187篇 |
综合类 | 1106篇 |
自然地理 | 1812篇 |
出版年
2025年 | 33篇 |
2024年 | 527篇 |
2023年 | 563篇 |
2022年 | 892篇 |
2021年 | 1064篇 |
2020年 | 919篇 |
2019年 | 919篇 |
2018年 | 790篇 |
2017年 | 776篇 |
2016年 | 826篇 |
2015年 | 907篇 |
2014年 | 875篇 |
2013年 | 1099篇 |
2012年 | 1174篇 |
2011年 | 1122篇 |
2010年 | 1129篇 |
2009年 | 1051篇 |
2008年 | 1115篇 |
2007年 | 973篇 |
2006年 | 1094篇 |
2005年 | 801篇 |
2004年 | 620篇 |
2003年 | 398篇 |
2002年 | 470篇 |
2001年 | 441篇 |
2000年 | 314篇 |
1999年 | 144篇 |
1998年 | 57篇 |
1997年 | 36篇 |
1996年 | 26篇 |
1995年 | 30篇 |
1994年 | 30篇 |
1993年 | 24篇 |
1992年 | 27篇 |
1991年 | 16篇 |
1990年 | 13篇 |
1989年 | 10篇 |
1988年 | 11篇 |
1987年 | 21篇 |
1986年 | 11篇 |
1985年 | 13篇 |
1984年 | 17篇 |
1983年 | 29篇 |
1982年 | 12篇 |
1981年 | 9篇 |
1979年 | 14篇 |
1978年 | 6篇 |
1976年 | 6篇 |
1957年 | 5篇 |
1954年 | 9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2011年3月24日缅甸地震期间电离层TEC异常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IGS提供的2011年3月全球TEC数据,利用滑动时窗进行异常识别的方法,分析电离层赤道异常区TEC在缅甸地震期间的异常情况。结果表明:在震前10 d内,地震上空电离层TEC出现了明显的异常扰动,电离层异常北驼峰在16日至18日期间出现了明显的较大区域负异常现象,且在18日时北驼峰明显向磁赤道漂移,负异常在19日时基本消失;而在地震发生的当天和震后一天出现了小范围的正异常,随后正异常消失。在地震期间地磁活动水平总体都相当平静,且太阳处于一个相对较稳定的中低活动水平,电离层出现的异常很可能与此次缅甸地震有关。 相似文献
92.
云南干季月蒸发量与常规气象要素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112个站点干旱期4月39年蒸发皿蒸发量和常规地面气象观测8要素数据,应用EOF和典型相关分析,深入论证各常规气象要素与气候蒸发量的相关性,分析并比较各要素对蒸发量场总方差的解释能力;同时应用线性回归分析作为验证,并探寻多气象要素对蒸发量模拟的最优要素组合。结果显示,从单要素影响角度分析,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要素与蒸发量相关性的排列次序为:平均相对湿度>平均气温>平均地面温度>日照时数>平均风速>平均水汽压>气压>降水量,这与蒸发的热力学和动力学理论解释相一致。回归分析验证了典型相关的主要结果;单个常规气象要素中平均相对湿度对气候蒸发量的模拟效果最好;基于平均相对湿度、平均气温、风速、日照时数和平均水汽压资料的前3个要素组合和全部5要素组合,分别是简便普通精度和高精度需求下常规气象要素推算模拟气候蒸发量的最优要素组合。本文加深了对气候蒸发量的相关认识,并对其模拟推算和空间分布量化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3.
南京市主城区住宅地价的时空演变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城市地价在空间、时间分布上具有较强的关联性和特殊性,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和土地市场的不断发育,城市地价的时空变化日趋复杂。本文以南京市主城区为例,基于城市地价动态监测数据,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和克里金插值方法,研究城市住宅地价时空演变特征。研究表明:从宏观上讲,地价时间上演变受宏观经济影响较大,大的经济形势、房地产市场的变动,对地价变化影响显著。从中观上讲,地价空间上演变主要体现在城市内部的区位条件、交通条件、城市规划、公用设施状况和环境条件等的影响。上述两者共同作用于地价的变化,并且两者相互关联、密不可分。通过城市地价的时空演变研究,以期快速、直观、准确地反映城市地价变化,为城市地价的宏观调控、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4.
利用保山市及其郊区昌宁1964-2010年47 a的气象观测资料,主要选取城区与郊区同期的气温、相对湿度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保山市城市热岛、于岛强度均逐年增强.热岛强度季节变化春季最强,秋季最弱;日变化T02:00达到最强,而T 14:00最弱.干岛季节变化冬季最强,夏季最弱;日变化T02:00最强,而白天较弱.同时,利用灰色模型对保山市城市热岛与干岛强度进行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对城市热岛、干岛强度影响较大的人文因子均是年末人口,而影响最大的自然因子分别是降水量和总云量. 相似文献
95.
96.
Single Zircon LA-ICP-MS U-Pb Dating of the Guandimiao and Wawutang Granitic Plutons in Hunan, South China and Its Petrogenetic Significanc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HEN Weifeng CHEN Peirong ZHOU Xinmin HUANG Hongye DING Xing SUN Tao The Key Laboratory for Mineral Deposits Research Department of Earth Sciences Nanjing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No. Research Institute CNNC Changsh Hunan 《《地质学报》英文版》2007,81(1):81-89
1 Introduction The South China Block (SCB), located between the Qinling-Dabie and Songma Indosinian sutures, experienced successively two important tectonic movements during the Mesozoic, i.e. the Indosinian movement (early Mesozoic) and the Yanshanian movement (late Mesozoic). Therefore, the generally accepted viewpoint is that the key geological problems during the Mesozoic are essentially the dynamics and material expression of these two tectonic movements in South China (Chen et al.… 相似文献
97.
98.
99.
100.
在西藏羌塘盆地昂达尔错地区前人划分的上三叠统角木日茶卡组中发现了二叠纪化石分子Acanthopecten cf.coloradoensis(Newbrry)和Pterinopectinella?sp.,结合岩石组合特征,经过进一步开展生物年代对比及区域地层对比,将该套角木日茶卡组重新厘定为中二叠统龙格组,从而首次将羌塘盆地东南侧出露地层的时代下限由原来的上三叠统修正至中二叠统,增添了新的古生物化石证据。首次明确了中央隆起带东段的南羌塘地区中新生代之下存在晚古生代地层,为今后更深入研究羌塘盆地零星出露的古生代地层及地质演化提供了重要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