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8565篇 |
免费 | 4067篇 |
国内免费 | 6579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3196篇 |
大气科学 | 2919篇 |
地球物理 | 3247篇 |
地质学 | 11543篇 |
海洋学 | 4146篇 |
天文学 | 279篇 |
综合类 | 1539篇 |
自然地理 | 234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25篇 |
2023年 | 599篇 |
2022年 | 1120篇 |
2021年 | 1417篇 |
2020年 | 1178篇 |
2019年 | 1311篇 |
2018年 | 1131篇 |
2017年 | 1089篇 |
2016年 | 1183篇 |
2015年 | 1293篇 |
2014年 | 1295篇 |
2013年 | 1521篇 |
2012年 | 1665篇 |
2011年 | 1580篇 |
2010年 | 1572篇 |
2009年 | 1474篇 |
2008年 | 1557篇 |
2007年 | 1367篇 |
2006年 | 1447篇 |
2005年 | 1088篇 |
2004年 | 851篇 |
2003年 | 563篇 |
2002年 | 588篇 |
2001年 | 567篇 |
2000年 | 429篇 |
1999年 | 252篇 |
1998年 | 128篇 |
1997年 | 111篇 |
1996年 | 79篇 |
1995年 | 79篇 |
1994年 | 53篇 |
1993年 | 48篇 |
1992年 | 45篇 |
1991年 | 35篇 |
1990年 | 20篇 |
1989年 | 18篇 |
1988年 | 16篇 |
1987年 | 30篇 |
1986年 | 13篇 |
1985年 | 16篇 |
1984年 | 20篇 |
1983年 | 31篇 |
1982年 | 12篇 |
1981年 | 9篇 |
1979年 | 16篇 |
1978年 | 6篇 |
1976年 | 6篇 |
1964年 | 4篇 |
1957年 | 6篇 |
1954年 | 1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在深水海洋管线的安装过程中,制造工艺的偏差和外部环境的影响易导致管线上不均匀的扭矩分布,在张力的共同作用下,管线在其触地区可能出现“成环”现象,受到严重损伤,而海洋管线的触地区也是海沟集中形成的区域。为了研究海沟对海洋管线成环行为的影响,基于OrcaFlex软件和构建海沟模型的经验公式,建立了深水悬链线立管和海沟的三维数值模型。就海沟轮廓、位置和土壤属性对立管成环行为的影响展开参数分析,并研究了不同工况下成环的临界载荷。研究表明:海沟的产生和扩展、立管相对海沟的合理位置以及土壤参数中海床表面不排水抗剪强度和吸力因子的增加,可有效降低立管成环过程中的最大压缩力和最大弯矩,从而减少成环引起的损伤;临界载荷的分析则有助于对成环的临界条件进行预测,避免成环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22.
未来变暖背景下北极气候变化特征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第六阶段(Coupled Model Intercomparison Project Phase 6,CMIP6)中对北极气候变化模拟能力较好的模式模拟结果,研究SSP2-4.5情景下21世纪北极2 m气温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极地陆地的欧亚大陆(Eurasia,EA)和北美-格陵兰(Greenland,GL)对全球变暖具有不同的响应。EA在21世纪中叶前变暖趋势显著,之后主要表现为年代际尺度的冷暖振荡;GL则始终保持增暖趋势。EA、GL分区气温均存在年际、年代际(10~20 a)尺度上的波动,GL分区还存在20~40 a的准周期变化。(2)前冬北大西洋涛动正位相会引起次年夏季北大西洋呈南北向“-、+、-”三极型海面温度异常,并通过影响大气环流导致EA分区气温正异常,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年代际尺度上。(3)北大西洋多年代际振荡为正异常时,北美至格陵兰位势高度偏高,GL分区增暖,并且这种影响在21世纪70年代后更重要;北太平洋北部的海面温度正异常对GL分区增温也有贡献。 相似文献
23.
通过对中尼公路嘉措拉山多年冻土工程地质性质的分析,确定其为高温多年冻土,热稳定性属不稳定型;并对此多年冻土的整治原则、路基合理高度、路基路面综合设计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4.
大尺度流域的水文地质参数的分布特征是一个困难的研究课题.提出一个新的直接反演法用于推算大流域的含水层参数值的分布.此模型的有效性在日本关东流域的应用得到了验证. 相似文献
25.
The detailed lithospheric structure of South China is the basis for the understanding of tectonic processes of eastern China.Specifically,two essential issues in the study of lithospheric structure are the thermal and compositional structures,which are usually derived from either geophysical or geochemical observations.However,inversions from single geophysical or geochemical datasets have certain limitations,making it necessary to develop joint inversions of geophysical,geochemical and petrological datasets.In this paper,through thermodynamic simulation and probabilistic inversion,we inverted multiple datasets including topography,geoid height,surface heat flow and surface wave dispersion curves for the 3D lithospheric thermal and compositional structure of South China.The results reveal a thin(<100 km)and flat LAB beneath the South China Fold System Block and the lower Yangtze Craton.Also,we found that the lithospheric mantle is primarily composed of saturated peridotite,indicating that the ancient refractory lithospheric mantle has been replaced by new materials.The dominant dynamic mechanism for lithospheric thinning in eastern South China may be the flat subduction of ancient Pacific slab,while thermal erosion may have also played a significant role.In contrast,the LAB depth beneath the Sichuan Basin is much thicker(>200 km),suggesting that the thick and cold craton lithospheric roots are retained.There may exist a discontinuous interface beneath the Sichuan Basin,with the saturated lower layer thicker than the refractory upper layer.As a result,the lithospheric mantle of the Sichuan Basin and surrounding regions is mainly composed of saturated and transitional peridotite. 相似文献
26.
非均质是软黏土地基中比较普遍的现象,而目前隧道开挖面稳定研究中比较成熟的理论主要是针对均质土体。因此,从塑性极限分析上限法的基本原理出发,采用平面应变隧道刚体平动破坏模式(多块体上限法),考虑软黏土地基的非均质性,推导了平面应变隧道极限支护压力关于隧道埋深、土体重度及土体强度的上限公式。通过与其他方法的比较分析,证明了极限分析方法在隧道开挖面稳定性方面的可行性;利用该方法的计算结果详细探讨了隧道开挖面稳定的影响因素;而且由计算结果可知,地基土的非均质性在影响隧道开挖面极限支护压力的同时,也影响着隧道开挖破坏面的位置和形状,为工程实践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7.
可溶岩区地下岩溶水对隧洞造成很大的威胁,如引起隧洞涌水、突水、突泥等。本文通过地质调查、勘探、抽水试验,分析滇中引水工程昆明段地下岩溶水发育规律及分布特征,为滇中引水工程以及今后地下隧洞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调查分析显示,滇中引水工程昆明段岩溶在二叠系、石炭系、泥盆系可溶岩中均有分布,主要呈带状分布于地下水排泄基准面附近及断陷盆地、断裂沟谷内,其次在新构造运动控制的断裂地段及岩性变化造成的不同微水文地质单元交界处;在二叠系灰岩中,地下水分层排泄,石炭系、泥盆系中发育有落水洞,形成地下岩溶通道;在1900~2150m高程段岩溶发育密集,该高程区为岩溶地下水的主要径流区,对隧洞影响最大,存在涌水、突水、突泥、岩溶塌陷、遭遇岩溶空腔的隐患。 相似文献
28.
29.
呼图壁储气库是中国目前存储量最大的天然气储气库,位于新疆准噶尔盆地南缘,北天山山前坳陷带内的呼图壁背斜上.储气库靠近百万人口大城市乌鲁木齐,气库的注放气活动对其周缘地震活动的长期影响是事关生产和生活的重要安全问题.本文以呼图壁储气库为中心,在86.5°E—87.5°E,43.5°N—44.5°N的范围内,基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在该区域建立的密集流动台阵数据,应用模板匹配滤波技术对2016年全年的波形数据进行搜索识别,检测到遗漏地震事件151个,完善扩充了原有地震目录,使得该区域完备震级由1.1降到约0.7.通过分析新目录中404个地震的时空分布规律,我们发现2016年,即气库建成第三年以后,储气库的气压变化依然会影响周缘地区的地震活动.当储气库的气压增大到超过约22 MPa的阈值后,较小的气压波动也会导致该区域地震活动性明显增强;气压变化对距储气库中心最远约40 km范围内区域的地震活动存在较为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30.
固化土和土工格栅护岸工法(SG-WALL工法)是一种采用固化土和土工格栅加固港口护岸结构的新型工法。它的抗震性能已经通过一系列振动台试验得到了确认。为了能够数值再现SG-WALL结构在地震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反应,对SG-WALL结构的振动台试验进行了动态数值模拟研究。试验和模拟结果的对比表明,数值模拟方法能够再现SG-WALL结构在振动荷载作用下的主要动力特征。模拟结果还表明:固化土的长度对SG-WALL抗震性能起到重要的影响;土工格栅的最大拉应变发生在与排桩的连接处,并且沿着远离排桩的方向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