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22篇
测绘学   19篇
大气科学   38篇
地球物理   16篇
地质学   29篇
海洋学   24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7篇
自然地理   3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1.
李琳 《气象》1991,17(8):1-1
由中国科学院系统研制生产的“GMS卫星全自动接收处理系统”,是1990年推出的产品。由于它是一套较经济实惠且使用方便可靠的卫星云图接收处理设备,国内已有20多个单位采用,普遍反映良好。《气象》  相似文献   
12.
国际地质利学联合金顾问委员会编委会主席——Linn Hcover,去年2月8日在前往摩洛哥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执行委员会的途中,在巴黎骤然与世长辞。作为国际科学计划美国地质调查局代理主任,他生前曾提议于1989年在华盛顿的哥伦比亚地区,召开“第二十八次国际地质协会全体秘书会议”。他的逝世对于国际地质学会团体是一  相似文献   
13.
河西籽瓜生态气候条件及适生种植区域划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籽瓜又名打瓜 ,是普通西瓜的一个栽培变种 ,主要产品以种仁为主 ,参与商品流通。河西具有悠久的种瓜历史 ,据史料记载早在 1 0 0 0多年前就有种植 ,说明河西地区具有栽培籽瓜的优越地理生态气候条件 ,使籽瓜种植得以繁衍生息 ,不断更新不断发展 ,在地方名优特产中占有重要位置 ,具有一定的市场前景和经济效益 ,是河西地区的主要经济作物。该文主要从籽瓜生产的生态气候适应性方面着手 ,根据其生物特性 ,对适宜种植区域予以分析 ,供生产实践参考。1 籽瓜的生理生物学特性籽瓜瓤色多为淡黄色 ,微甜多汁 ,鲜食清凉爽口 ,内含大量糖、蛋白质、…  相似文献   
14.
李琳  岳平  梁萍 《干旱气象》2002,20(4):16-19
1 河西棉花种植分区回顾80年代初,根据农业气候资源将河西川区棉花种植(覆盖地膜的棉田简称地膜棉,不覆盖地膜的棉田简称露地棉,下同)分成3个种植区:(1)次适宜种植区,范围含敦煌市(除南湖乡)、安西县西半县,海拔高度1200m以下地区。(2)可种植区,范围是金塔县、玉门市花海乡、敦煌市南湖乡,海拔高度1200~1300m的地区。(3)不能种植区,范围为海拔高度1300m以上地区[1]。2 问题的提出河西川区自1979年推广地膜棉至1999年底,河西西部棉花播种面积达2.5万hm2,是1978年棉花播种面积的3.8倍。每公顷皮棉产量1050~1500kg,成为全国高产棉区…  相似文献   
15.
水资源中氯代烃污染物的去除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琳  刘菲 《黄金地质》2002,8(2):74-76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氯代有机溶剂使用越来越广泛。并且难于去除。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人们就已认识到用Fe^0恢复污染的地下水的潜力。国外正在研究帮使用扔几种还原挥发性氯代烃的还原反应介质,尤其要提高的是双金属反应系统,反应速度快,而且脱Cl中国难解产物少,目前国也只停留在实验室研究阶段,个别做了地上反应器的验证实验,它的脱Cl机理、介质钝化和完全脱Cl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疏松砂岩稠油油藏出砂冷采机理及配套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稠油出砂冷采技术对地层原油含有溶解气的各类疏松砂岩稠油油藏具有较广泛的适应性,它通过大量砂子的产出和泡沫油的形成,获得较高的原油产量,河南油田于1996年在国内率先开展稠油出砂冷采技术调研及可行性研究,出砂冷采机理及配套工艺技术研究,并于1997年6月进入现场先导试验,矿场试验已展示出明显出砂冷采特征的G4906井,日产油量20t-30t,是常规开采和蒸汽吞吐的10倍和4倍以上,开采成本比蒸汽吞吐降低47%,出砂冷采工业化应用配套技术的形成和应用,将使国内及河南油田稠油资源利用程度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7.
顾客满意状态与企业利润率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提高顾客满意度成了许多企业的重要经营目标.对红旗连锁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确定顾客满意度的各项指标与权重,建立了一个完善的指标和级度体系,通过对红旗连锁的顾客展开调查,综合评价了顾客现有的满意程度,并提出了提高顾客满意度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徐洁  李琳 《地理研究》2023,(10):2796-2816
突破性技术创新是对后续技术演进、产业变革和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技术发明,是区域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的根本动力。技术关联对区域创新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然而现有研究缺少对技术非关联以及非技术因素的考察。基于2000—2018年中国281个城市772万条发明专利数据,构建技术关联密度与技术非关联密度指标,结合地方政府政策规划文本,探究技术关联、技术非关联与选择性产业政策及其交互作用如何影响城市突破性技术发展。研究发现:(1) 2000—2018年中国突破性技术主导领域从生活资料、化学化工等传统工业部门演进为计算、测量、电气元件和电通信技术等新兴产业;空间维度上区域突破性创新水平呈现“东高西低、南进北退”的演化特点。(2)技术关联和技术非关联对突破性技术发展具有技术周期的差异化影响。技术关联对突破性技术进入和增长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技术非关联仅对新技术进入有积极影响。(3)区域产业政策效果受目标产业技术关联性的影响。选择性产业政策虽能短期内开辟新的区域技术演进道路,但难以促进非潜在优势产业持续创新增长。随着目标产业与区域技术基础关联性提高,产业政策对突破性技术进入和持续发展的积极作用增强,且上...  相似文献   
19.
百里花海     
正~~  相似文献   
20.
2013年5月,在乌梁素海湿地的明水区、湖中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区、人工芦苇区(弃耕26 a)和弃耕芦苇区(弃耕3 a),采集0~40 cm深度的土壤(或沉积物)样品,研究土壤的有机碳组成[颗粒有机碳(POC)和矿质结合有机碳(MOC)]和碳储量。乌梁素海明水区的平均水深1~3 m,生长着沉水植物;湖中芦苇区水深约1 m,自然生长着野生芦苇,常年淹水;弃耕芦苇区为2011年农田退耕后形成的芦苇沼泽,季节性淹水;人工芦苇区的芦苇于1988年种植,季节性淹水。结果表明,明水区和湖中芦苇区表层土壤(0~10 cm深度)的总有机碳含量(15 g/kg)明显高于弃耕芦苇区[(2.60±0.33)g/kg]和人工芦苇区[(6.29±0.75)g/kg]。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人工芦苇区、明水区和湖中芦苇区土壤的总有机碳(TOC)含量都在减少。弃耕芦苇区各深度土壤的总有机碳和颗粒有机碳含量都相对最低。湖中芦苇区表层土壤的颗粒有机碳含量[(6.96±3.02)g/kg]最高,并且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其颗粒有机碳含量减少最快。除弃耕芦苇区外,其他采样区土壤(沉积物)的矿质结合有机碳含量都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少,且在10~20 cm深度变化最明显,与颗粒有机碳含量垂直变化相似。明水区沉积物的颗粒有机碳含量占总有机碳含量的比例相对较低,表明其碳库最稳定。各采样区土壤(沉积物)不同组分有机碳含量与有机氮含量显著线性相关,TOC/TON、POC/PON和MOC/MON平均值分别为11.0、12.8和10.2。明水区沉积物总有机碳的储量最高(3.93 kg/m2),其次为湖中芦苇区(3.48 kg/m2)和人工芦苇区(3.18 kg/m2),弃耕芦苇区土壤总有机碳的储量仅为1.87 kg/m2。各采样区土壤(沉积物)的矿质结合有机碳储量都占较大比例,分别为80.2%(明水区)、67.9%(湖中芦苇区)、78.3%(人工芦苇区)和68.8%(弃耕芦苇区)。如果沼泽化导致明水区退化为芦苇沼泽,乌梁素海湿地的碳库损失将达到0.45 kg/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