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7篇
  免费   354篇
  国内免费   447篇
测绘学   88篇
大气科学   480篇
地球物理   455篇
地质学   775篇
海洋学   247篇
天文学   121篇
综合类   160篇
自然地理   162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81篇
  2021年   75篇
  2020年   64篇
  2019年   81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68篇
  2016年   87篇
  2015年   76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91篇
  2012年   93篇
  2011年   93篇
  2010年   90篇
  2009年   88篇
  2008年   83篇
  2007年   113篇
  2006年   85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74篇
  1999年   99篇
  1998年   92篇
  1997年   74篇
  1996年   77篇
  1995年   57篇
  1994年   52篇
  1993年   53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7篇
  1978年   3篇
  1976年   3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四川省森林火险预报系统是用VB6.0语言编写,采用多因子线性回归统计方法建立的一套森林火险等级预报业务系统;本系统通用性强、功能齐全,为预报员提供了一套较完备的火险等级预报工具,同时实现了等值线这一科学计算可视化表现方式,摆脱了对专业绘图软件的依赖.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95.8”大暴雨过程的全面技术总结,揭示了多种尺度系统间相互作用对产生大暴雨过程的贡献,并指出了云团的发生及其发展源于北方冷空气和南方低空急流持续影响所形成的两个中间尺度垂直环流。  相似文献   
13.
顾宏堪 《海洋与湖沼》1997,28(1):111-112
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青年学者来金明同志独立完成的35万字的《中国海沉积物一海水界面化学》专著,将于1997年1月由海洋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专著是中国第一部海洋界面化学专著,也是世界上第一部有关中国海沉积物一海水界面化学专著。作为学科交叉新的生长点,海洋沉积物一海水界面化学的研究在国际也不过刀多年的历史,在我国仅有10多年。由于海洋沉积物一海水界面过程参与了海洋中许多复杂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所以已成为当今海洋学研究的热点之一。《中国海沉积物一海水界面化学》是著者及其研究组10年来把当今海洋学研究的前沿领域,…  相似文献   
14.
In this paper, the intra-seasonal variability of the abyssal currents in the China Ocean Mineral Resources Association (COMRA) polymetallic nodule contact area, located in the western part of the Clarion and Clipperton Fraction Zone in the tropical East Pacific, is investigated using direct observations from subsurface mooring instruments as well as sea-surface height data and reanalysis products. Mooring observations were conducted from September 13, 2017 to August 15, 2018 in the COMRA contact area (10°N, 154°W). The results were as follows: (1) At depths below 200 m, the kinetic energy of intra-seasonal variability (20?100 d) accounts for more than 40% of the overall low-frequency variability, while the ratio reaches more than 50% below 2 000 m. (2) At depths below 200 m, currents show a synchronous oscillation with a characteristic time scale of 30 d, lasting from October to the following January; the energy of the 30-d oscillation increases with depth until the layer of approximately 4 616 m, and the maximum velocity is approximately 10 cm/s. (3) The 30-d oscillation of deep currents is correlated with the tropical instability waves in the upper ocean.  相似文献   
15.
海城7.3级地震前地震波动力学特征量的异常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给出对海城7.3级地震前地震波动力学特征量变化的一些最新研究结果。所研究的地震波包括体波(P,S波)、尾波和短周期地脉动三类。特征量有:体波与地脉动的波形时间线性度和空间线性度,平均半周期,频谱的峰值频率、拐角频率、相对频带宽度、相对频谱峰值、高频段的谱线斜率绝对值;尾波的时间熵、振幅比、持续时间、观测与计算持续时间差及其二阶差分、Q_c值、反映介质混浊度与震源特性的系数a_c等。所得结果表明,三类地震波的上述动力学特征量大都在震前一至半年左右出现、有的在6-10天乃至一天以内出现过不同形态的阶段性异常变化,因而可看作海城地震的中短期和临震的地震波前兆异常指标。  相似文献   
16.
SeaWiFS探测1997年闽南赤潮模型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1997年秋季厦门附近海域微吓灌赤潮水体现场反射光谱测量的基础上,根据对SesWiFS可见光范围内各波段离水辐射率变化的分析,提出3、4、5波段离水辐射率差值(Lw5+Lw3-2Lw4)〉C模型,用它计算了1997年11月和12月 潮时相的SeaWiFS图象,结果和赤潮发生的实际状况一致。  相似文献   
17.
Magnetic properties were measured on 370 vibrocores obtained from the outer continental shelf of the East China Sea, with the aim of reconstructing environmental changes during the late Quaternary. High SIRM/χ values (>25 kA m−1) found in stiff muds of late Pleistocene age suggest the presence of magnetic iron sulfides, especially greigite. Framboidal aggregates of greigite were further identifi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and attached energy dispersive X-ray (EDAX) analyses, as well as powder X-ray diffraction (XRD) analyses of the magnetic separates. The occurrence of magnetic iron sulfides indicates the complex oxidation–reduction of the stiff muds, resulting from exposure and inundation during the last glacial maximum (LGM) and the post-glacial transgression,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18.
黄海溶解氧垂直分布的最大值   总被引:31,自引:8,他引:31  
顾宏堪 《海洋学报》1980,2(2):70-79
海洋溶解氧垂直分布中的最大值,正如最小值一样,亦为溶解氧垂直分布中的一个突出的现象.对于这一现象,不同的研究者作出了不同的解释.Thompson在太平洋北部及东北部25-50M处观测到氧最大值层,他们认为这一氧最大值层,是与光合带相适应的.对鄂霍次克海中氧的最大值的形成,绘出了一个假设的图,认为夏季氧垂直分布中的最大值,是由于在跃层形成时期,浮游植物光合作用时,大量的氧从上面渗入到稍下的层内,随着增温时该处稳定密度层的形成,垂直交换困难,因而氧即被保持下耒,形成了夏季最大值.Ichiye认为,密度跃层中的氧最大值,是由于氧的涡动扩散,要进行得比热的涡动传导为慢的缘故.  相似文献   
19.
Ocean Dynamics - The high-frequency radar coastal network in Toulon operates in multistatic mode for the monitoring of the ocean circulation in the Northwestern Mediterranean Sea. With 2...  相似文献   
20.
在反演过程中进行频带控制是多尺度反演的重要策略,但数据频率成分与要反演的参数之间的尺度对应关系尚不清晰。本文利用Kormendi论文中的测井曲线模型,基于逆散射理论将地下介质参数的扰动分解为0-0-9-11 Hz、9-11-18-22 Hz、18-22-36-44 Hz和36-44-80-90 Hz共4个尺度,并利用反射率正演模拟方法生成4个尺度扰动成分的地震响应。通过对比地下介质参数不同尺度的扰动及其地震响应的频带成分,发现二者在4个扰动尺度上均具有一致性,由此得出介质参数与其地震响应具有定量尺度对应关系的结论。据此从介质扰动的尺度概念引申出反射系数的尺度概念,从逆散射理论角度探讨实验结果的理论依据,并对其在指导反演分频参数选取及薄互层解释等方面的应用展望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