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2篇
大气科学   13篇
地球物理   15篇
地质学   7篇
海洋学   54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31.
Wilkin RT  Puls RW  Sewell GW 《Ground water》2003,41(4):493-503
Geochemical and microbiological factors that control long-term performance of subsurface permeable reactive barriers were evaluated at the Elizabeth City, North Carolina, and the Denver Federal Center, Colorado, sites. These ground water treatment systems use zero-valent iron filings (Peerless Metal Powders Inc.) to intercept and remediate chlorinated hydrocarbon compounds at the Denver Federal Center (funnel-and-gate system) and overlapping plumes of hexavalent chromium and chlorinated hydrocarbons at Elizabeth City (continuous wall system). Zero-valent iron at both sites is a long-term sink for carbon, sulfur, calcium, silicon, nitrogen, and magnesium. After about four years of operation, the average rates of inorganic carbon (IC) and sulfur (S) accumulation are 0.09 and 0.02 kg/m2/year, respectively, at Elizabeth City where upgradient waters contain <400 mg/L of total dissolved solids (TDS). At the Denver Federal Center site, upgradient ground water contains 1000 to 1200 mg/L TDS and rates of IC and S accumulation are as high as 2.16 and 0.80 kg/m2/year, respectively. At both sites, consistent patterns of spatially variable mineral precipitation and microbial activity are observed. Mineral precipitates and microbial biomass accumulate the fastest near the upgradient aquifer-Fe0 interface. Maximum net reductions in porosity due to the accumulation of sulfur and inorganic carbon precipitates range from 0.032 at Elizabeth City to 0.062 at the Denver Federal Center (gate 2) after about four years. Although pore space has been lost due the accumulation of authigenic components, neither site shows evidence of pervasive pore clogging after four years of operation.  相似文献   
32.
33.
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南海503船2008年5月30日在渤海辽东湾成功完成两个120m钻孔CPT(Cone Penetration Test)原位测试作业,成为目前国内唯一一家拥有并能独立提供海上钻孔CPT原位测试技术服务的专业公司。CPT原位测试是岩土工程地质调查中的一项重要技术手段,以往国内海上钻孔CPT测试作业一直都是由国外公司提供技术服务。  相似文献   
34.
皇家荷兰壳牌公司6月19日宣布,该公司在挪威海北部维多利亚气田西北部150km处获得名为Gro的天然气发现,粗略估计可采天然气储量100×10^8~1000×10^8m^3,是挪威海迄今为止最深的离岸发现。壳牌公司、挪威海德鲁公司和法国燃气苏伊士集团分别持有该储量50%、40%和10%的股份。  相似文献   
35.
10月18日,中国地质调查局向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移交了“海洋六号”船舶适航证书。这标志着中国第一艘自主研制的可燃冰综合调查船正式入列,使得中国海洋地质调查装备进入国际先进行列。“海洋六号”总造价近4亿元人民币,采用国际先进的电力推进系统、动力定位、全回转舵桨等技术及设备,配置了深海水下遥控探测系统、深海取样分析和高分辨率地震调查系统等多种高科技调查设备。  相似文献   
36.
近日获悉,中国“海洋四号”科考船采用新研制的气密性孔隙水原位采样系统首次在南海中央海盆4000多米深水水域海底成功获取孔隙水样品。这标志着中国对可燃冰的深海探测技术又取得了新的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37.
2009年2月23日,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宣布其合作伙伴哈斯基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在29/26区块荔湾3—1含气构造上钻探的第一口评价井荔湾3—1—2已喜获成功。  相似文献   
38.
德国《商报》2009年8月28日发表文章说,美国地质学家的实验表明,在地表以下50多千米处可能产生碳氢化合物,也就是相当于化石燃料的化合物。  相似文献   
39.
大庆油田黑帝庙稠油试采公司采用江苏大江石油科技有限公司关兵博士等人发明的采油新技术,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对26井次进行了复合热载体泡沫吞吐及注汽调剖技术试验,平均单井单轮次增油500t以上,最高增油量超过1000t。因无产油量而停产几年的黑帝庙葡浅3—6油井采用该技术也见到了明显的增油效果。中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原总工程师刘文章预计,采用该技术,对于适用的油藏可以提高采收率10%左右。  相似文献   
40.
中海油服与挪威ADTH公司合作研究的浮筒式深水钻井(ASDD)项目中的人工浮动海床(ABS)装置预试验近日完成了规定内容,标志着浮筒式深水钻井项目功能测试取得初步成功。该项目将使半潜式钻井平台经过较少改造,就可用于深海钻井作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