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73篇
  免费   922篇
  国内免费   1263篇
测绘学   608篇
大气科学   646篇
地球物理   828篇
地质学   2286篇
海洋学   701篇
天文学   90篇
综合类   383篇
自然地理   616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76篇
  2022年   228篇
  2021年   255篇
  2020年   203篇
  2019年   239篇
  2018年   240篇
  2017年   222篇
  2016年   209篇
  2015年   305篇
  2014年   265篇
  2013年   296篇
  2012年   351篇
  2011年   342篇
  2010年   334篇
  2009年   318篇
  2008年   301篇
  2007年   302篇
  2006年   272篇
  2005年   203篇
  2004年   179篇
  2003年   185篇
  2002年   207篇
  2001年   156篇
  2000年   131篇
  1999年   96篇
  1998年   52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9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5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3篇
  1971年   3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7 毫秒
991.
葛永罡  王世杰 《中国岩溶》2008,27(2):108-114
通过测定贵州省清镇市王家寨小流域内不同背景区(喀斯特与非喀斯特)土壤的含水量以及16种植物叶片的δ13 C值,比较了不同背景区从退化生态到非退化生态过程中各样地之间,以及石漠化和土山样地不同坡位之间土壤含水量与植物叶片δ13 C值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不管是喀斯特背景区还是非喀斯特背景区从退化到非退化的过程中,随着土壤含水量的逐渐增大,植物叶片的δ13 C值与土壤含水量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即土壤含水量越大,植物的水分利用效率就越低;而从不同坡位土壤含水量与植物叶片δ13 C值的相关关系分析表明,石漠化样地植物叶片δ13 C值并不随坡位土壤含水量的不同呈现出规律性的变化,而坡位自上而下土山样地植物叶片的δ13 C值则表现出随土壤含水量的增大而逐渐趋负。这些研究结果均反映了植物叶片的δ13 C值对不同生境土壤水分条件的适应机制,其中石漠化样地上的植物对土壤含水量变化的响应最迅速和最敏感。   相似文献   
992.
两种智能算法在求解地下水管理模型中的对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别将禁忌搜索和遗传算法与地下水流模型MODFLOW和地下水溶质运移模型MT3DMS相耦合,并将其应用于求解地下水资源优化管理模型。在概述两种智能算法基本原理和地下水管理模型组成的基础上,结合两个理想的应用实例,从优化结果和计算效率两个方面对禁忌搜索和遗传算法进行了对比分析。在两个实例中,禁忌搜索分别以高于遗传算法10倍和27倍的计算效率得到了减少抽水流量约160 m3/d和节约治理成本约47万元的治理方案。结果表明,禁忌搜索在求解地下水管理模型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93.
祁连山森林内外主要气象因子对比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根据<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的要求,在祁连山森林内外建立两个相同的地面气象站,对气温、湿度、土壤温度、降水量、蒸发量等因子进行对比研究,采用同期林内外气象因子的差值来分析其差异特征.结果表明:(1)林内平均气温、土壤温度、降水量和蒸发量相对林外明显偏低,但是,林内湿度相对林外偏高;(2)林内温差和湿度变化幅度明显较林外小,从生态环境学的角度揭示了森林小气候功能,为生态环境建设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994.
嫩江流域近45年来径流演变规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唐蕴  王浩  严登华  唐克旺 《地理科学》2009,29(6):864-868
采用随机水文学方法对嫩江流域1956~2000年的年径流量序列演变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嫩江流域径流的水文周期是32a,整体而言,45a径流序列不存在明显的趋势性。此外,对嫩江流域用水性消耗程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人类用水性消耗量对流域水循环整体影响程度为5%,但是在流域内部影响程度存在较大差异。洮儿河子流域影响因子达到16%,反映该地区人类取用水消耗量较大。从年际分析,整个流域在70年代的影响因子要高于其它年段,呈现出越是枯水年段人类用水影响程度越大的现象。  相似文献   
995.
基于3S技术的内蒙古乌审旗景观格局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以乌审旗2005年30 m分辨率的TM遥感影像为基本数据源,在ArcView和ArcMap支持下,得到乌审旗景观分布格局图,并对景观单元特征指数、斑块形状指数、斑块数破碎化指数、斑块分维数、景观异质性指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乌审旗21 495个景观斑块中,斑块数目最多的为沙地景观,共有10 357块;总面积最大的也是沙地,为6.28×109m2;水域景观总面积最小,仅为5.36×107m2;平均面积最大的是工矿用地,为4.26×106m2;景观斑块密度最大的是耕地。各类斑块形状均较复杂,近圆度极小,居民点由于受到人为规划的影响呈现明显的几何形状特点,故景观形状指数最小;随着人类干扰强度的增加,从自然景观、半自然景观到人工景观,多样性指数、破碎化指数均依次减小,景观多样性指数沙地最高、工矿用地最低;居民点的优势度指数最高,其均匀度指数最低;整个研究区各景观分数维值均小于1.4,景观的自相似程度比较高。  相似文献   
996.
广东科学中心E区隔震支座的优化布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东科学中心E区结构体型复杂,刚度和质量在竖向分布不均匀,导致结构扭转效应比较明显.本文结合结构设计提出了五种隔震控制方案.利用SAP2000有限元分析软件,对采用不同控制方案的结构进行了模态分析和时程分析,对比分析了不同方案的控制效果.分析结果表明,采用隔震技术不仅大大降低结构的地震反应,也使结构的扭转效应得到有效的控制.依据分析结果对该工程隔震支座的布置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97.
基于构造的测震学参数在鲁东-黄海地块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基于构造的测震学参数分析为思路,利用地震构造分区和地质构造单元的划分结果,检验了基于活动边界带的测震学参数方法的可行性;将活动地块内部(地质构造复杂且地震活动频繁)构造单元与测震学参数相结合,研究中强震前震源区所在的构造单元测震学参数的变化特征,提取具有中期预测意义的震兆标志,为中强震的预测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中强地震前,郯庐断裂带(鲁东-黄海地块西边界带)及扬子地块(鲁东-黄海地块内部构造单元)D、C值异常过程明显,且各有特点,证明了基于活动地块内部构造单元的测震学参数方法具有良好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98.
基于性能的结构抗风设计理论框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基于性能的结构抗风设计理论框架,将风压强度划分为4个设计风压等级(弱风压、中风压、强风压及超强风压),将人体振动舒适度划分为6个等级(无振感、轻微振感、中等振感、烦恼、非常烦恼和无法忍受)、三种振动水平(与人的舒适感相关的振动水平、与人正常工作和操作有关的振动水平、与人的生理健康直接相关的振动水平)。结合不同类别建筑物的性能需求及人体振动舒适度的要求,将结构风振性能水准划分为4种状态(性能健康、性能亚健康、性能病态及性能丧失),将结构风振性能目标划分为5个等级(A、B、C、D、E)。提出了结构抗风概念设计与计算分析的一般原则,给出了结构性能抗风安全性评价及社会经济评价基本内容的建议。  相似文献   
999.
SSI效应对粘弹性阻尼结构减震效果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一单跨7层框架结构为研究对象,对不同场地和地震波输入条件下的粘弹性阻尼结构进行了二维有限元时程分析,探讨了SSI(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效应对粘弹性阻尼结构减震效果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①在硬土和稍硬土地基条件下,SSI效应明显降低了结构的楼层位移峰值,若在抗震设计中对客观存在的SSI效应加以考虑,设置较少数量的阻尼器(与刚性地基假定条件下确定的阻尼器数量相比)就能使结构的实际地震位移反应满足基于刚性地基假定的地震位移控制目标;②粘弹性阻尼结构的减震效果与场地条件、输入地震动特性密切相关;③与刚性地基相比,SSI效应使粘弹性阻尼结构的减震效果明显降低,且地基越软,降低幅度越大。因此,在实际的工程设计中,应当充分考虑SSI效应,对粘弹性阻尼结构的减震控制效果进行合理的评价,并针对不同的场地条件选用合适的阻尼器类型和性能参数,才有可能达到预期的减震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000.
本文通过深地震反射探测,获得了沈阳市区北部Moho面以上的地壳深部结构和剖面,上地壳复杂的断裂组合关系和下地壳高角度的深断裂共同构成了该区的深、浅构造关系,其结果为沈阳市活断层的地震危险性评价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