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12篇
  免费   2896篇
  国内免费   4193篇
测绘学   1950篇
大气科学   2045篇
地球物理   2910篇
地质学   7846篇
海洋学   2453篇
天文学   412篇
综合类   1053篇
自然地理   1532篇
  2024年   120篇
  2023年   360篇
  2022年   744篇
  2021年   888篇
  2020年   701篇
  2019年   797篇
  2018年   796篇
  2017年   797篇
  2016年   805篇
  2015年   901篇
  2014年   859篇
  2013年   1022篇
  2012年   1114篇
  2011年   1071篇
  2010年   1072篇
  2009年   1010篇
  2008年   1088篇
  2007年   931篇
  2006年   858篇
  2005年   753篇
  2004年   559篇
  2003年   430篇
  2002年   497篇
  2001年   474篇
  2000年   415篇
  1999年   243篇
  1998年   155篇
  1997年   127篇
  1996年   105篇
  1995年   91篇
  1994年   63篇
  1993年   67篇
  1992年   48篇
  1991年   39篇
  1990年   37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7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8篇
  1977年   4篇
  1976年   5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7篇
  1954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31.
袁华荣  倪俊  张剑 《江苏地质》2009,33(2):150-153
镇江是江苏省地质灾害较为严重的城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开展较早,积累了一定的防治管理经验.锚塑法是镇江治理危岩崩塌的首次技术应用,通过赤平极射投影分析方法原理对边坡稳定性进行分析,利用理正岩质边坡(稳定)分析软件进行岩质边坡稳定计算,并进行治理前后稳定分析,解决了象…危岩崩塌治理的技术问题,并为其他类似工程提供了借鉴依据.  相似文献   
132.
通过地球物理勘探、水文地质调查、钻孔和抽水试验,结合区域水文、气象和地质等资料,对山东省曹县城区地热地质条件、热储赋存条件有了初步认识,结合CD1号探采结合地热孔,对孔隙、岩溶裂隙型含水热储层及许庄复合热储层地热资源量进行了计算,对地热水资源进行了开发利用评价。  相似文献   
133.
134.
山东沂沭断裂带早白垩世晚期恐龙足迹特征差异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些年来,在山东沂沭断裂带南部地区(莒南、临沭、郯城和东海)的下白垩统上部大盛群中发现了大量的恐龙足迹化石,而这些化石反映的足迹类型、形态大小、足迹踩踏深度等方面都存在有差异性。研究发现,在足迹类型方面,莒南地区以兽脚类和鸟脚类恐龙足迹为主,临沭、郯城和东海地区以蜥脚类恐龙足迹为主。足迹大小方面,莒南地区的兽脚类足迹可划分为类型Ⅰ和类型Ⅱ两种类型,而东海地区的恐龙足迹主要属于类型Ⅱ,但是莒南地区大多数足迹的趾间角要小于东海地区的,这可能是由于兽脚类恐龙属种的不同所造成的;莒南地区鸟脚类足迹绝大多数要小于临沭地区的鸟脚类足迹;郯城地区的蜥脚类足迹较小,而莒南、临沭和东海地区大多数蜥脚类足迹的大小较为相似,个别临沭和莒南地区的蜥脚类恐龙足迹较大。足迹踩踏深度方面,临沭、东海和郯城地区的足迹相比莒南地区的足迹要稍深,这与足迹形成在不同湿度、黏度、颗粒度的沉积物表面上有密切联系。基于上述研究认为,在早白垩世晚期,沂沭断裂带内生活着种类繁盛,数量庞大的恐龙动物群,联系到沂沭断裂带东部诸城地区早白垩世早期地层中也发现有大量的以兽脚类为主的恐龙足迹化石,推断在早白垩世,沂沭断裂带及胶莱盆地当时为一个理想的恐龙生存、繁衍的栖息地。同时,山东早白垩世大量恐龙足迹化石的发现也为整个华北甚至东北亚地区晚中生代恐龙属种的分布、演化以及古地理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和信息。  相似文献   
135.
利用热带测雨卫星搭载的测雨雷达10年探测结果,就季尺度亚洲对流降水和层云降水的降水频次和强度及降水垂直结构的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春、秋、冬三季东亚季平均降水环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呈带状分布,雨强一般不超过10 mm/d;夏季,沿孟加拉湾、中国西南、中国东部至日本的大片雨区中出现了大于12 mm/d强降水;亚洲陆面对流和层云降水强度均弱于洋面.亚洲山地强迫不但可引起迎风坡上千公里长度的高降水频次和强降水带,而且导致其下风方向降水频次减少.季尺度降水频次分析表明,亚洲大部分地区对流降水频次小于3%;而层云降水频次一般大于3%,最高可超过10%;副热带高压南侧及西南侧的热带地区对流和层云降水频次均高于副热带高压北侧及西北侧的中纬度地区;降水频次的区域分布还表明,春季中南半岛至中国华南及南海南部对流活动多于同期的印度次大陆.季平均对流和层云降水廓线的季节变化主要表现为"雨顶"高度的季节变化,即降水云的厚度变化;两类降水平均廓线季节变化的区域性差异表明,热带外地区较热带地区显著、陆面较同纬度洋面显著、孟加拉湾比南海显著,而南海和西太平洋暖池无明显的季节变化.此外,降水结构的剖面分析还表明对流降水存在4层结构、层云降水存在3层结构.  相似文献   
136.
An improved approach is given for deriving the physical parameters of a molecular cloud by its NH3 rotation-inversion hyperfine spectra. The optical depth τ0(1, 1) of NH3 (1,1) is obtained by considering the blending effect of the magnetic hyperfine spectral lines, the (1-1) excitation temperature Tex (1, 1) is calculated by a two level model,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collision rate and the thermalization of the (1, 1) inversion lines are discussed, the rotation temperature TR ( 2, 1) between the NH3 levels (2, 2) and (1, 1) and the column density N( 1, 1) of the NH3 (1, 1) inversion level are derived, the results of the total column density from different assumptions for the abundance ratio of ortho-NH3 and para-NH3 are also discussed.

This approach is used for the molecular cloud NGC 2023 by using the relevant observed data and its optical depth and other physical parameters are obtained.  相似文献   

137.
基于经典线性二次最优控制算法(LQR),对安装主动调频气压液柱阻尼器(Active TunedLiquid Column Gas Damper,ATLCGD)的非对称结构进行抗震性能研究。ATLCGD由调频气压液柱阻尼器(Tuned Liquid Column Gas Damper,TLCGD)发展而来,在TLCGD液柱端部连接气压控制箱,通过引入控制气压对结构实施主动控制。以4层非对称结构为算例,利用LQR算法控制结构在ElCentro地震波作用下的振动,ATLCGD对非对称结构抵抗平移-扭转耦联振动有显著的减振效果。  相似文献   
138.
核磁共振地下水探测仪的灵敏度高,接收到的纳伏级磁共振探测信号极易受到强工频谐波噪声的干扰,导致信号特征参数提取的准确度降低,影响反演解释的水文地质参数结果.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基于相关抵消的原理,针对全波磁共振信号,设计带有参考线圈的90°移相自适应噪声抵消系统,理论计算了参考线圈相对于探测线圈的距离,提出变步长LMS算法进行噪声压制.仿真结果表明,在不同的信号强度及不同的信噪比下,当信号与工频谐波干扰频谱不重合时,采用设计的自适应噪声抵消系统和变步长算法,信噪比可以提高到5.94 dB以上,初始振幅、弛豫时间特征参数的拟合误差在2.8%以内;当信号与工频谐波干扰频谱重合时,采用双向自适应滤波算法,信噪比可以达到5dB以上,初始振幅、弛豫时间特征参数的拟合误差在10%以内,可以满足实际应用的要求;实测数据处理进一步证明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9.
140.
以山洪灾害风险评价的多准则决策模型、最大熵模型、信息量模型三种常见模型为研究对象,选取河西走廊和张掖市为地理区划(大中)、市域(小)空间尺度研究区,构建山洪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分别完成基于三种模型的两种空间尺度的山洪灾害风险评价制图,基于甘肃省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报告数据从模型验证、空间自相关、精度对比和尺度效应等角度对比分析三个模型应用于不同空间尺度的适应性,并给出优选模型。结果表明:最大熵模型是河西走廊(地理区划)空间尺度上山洪灾害风险评价的优选模型;多准则决策模型不适用于张掖市(市域)空间尺度评价,且三个模型运行结果均没有河西走廊(地理区划)空间尺度上表现良好;三个模型的尺度效应明显,在地理区划空间尺度上应用较良好,缩小至市域空间尺度上模拟结果误差增大;不同空间尺度上,最大熵模型均优于多准则决策模型和信息量模型,适用于地理区划(大中)、市域(小)空间尺度的山洪灾害风险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