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69篇
  免费   516篇
  国内免费   729篇
测绘学   157篇
大气科学   734篇
地球物理   638篇
地质学   1048篇
海洋学   298篇
天文学   118篇
综合类   276篇
自然地理   245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107篇
  2021年   117篇
  2020年   100篇
  2019年   108篇
  2018年   100篇
  2017年   127篇
  2016年   112篇
  2015年   114篇
  2014年   130篇
  2013年   132篇
  2012年   130篇
  2011年   180篇
  2010年   121篇
  2009年   144篇
  2008年   119篇
  2007年   120篇
  2006年   125篇
  2005年   99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76篇
  2002年   86篇
  2001年   67篇
  2000年   95篇
  1999年   105篇
  1998年   116篇
  1997年   106篇
  1996年   101篇
  1995年   73篇
  1994年   72篇
  1993年   76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41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941.
环境审计:旅游业持续发展中的新概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环境审计是目前国外针对旅游业持续发展中出现的环境问题而采用的新管理模式,本文论述了环境审计基本概念及其与环境影响评价和旅游业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42.
再论山地学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欲要完善和发展山地学,一定得加强山地学理论研究,含:1.全面认识山地的形成和演变趋势;2.正确处理人山关系,3.重视研究山地垂直带谱的结构功能;4,整体关注山地河流的“下游效应”.山地研究的方法是:分类分析法和区域系统分析法,加上“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法”.  相似文献   
943.
本文归纳总结了在绝热、无耗散对称二维大气中定常广义地转流稳定性分析中的扰动方程组的基本特征,并将其概括为具有这类问题共同基本特征的统一形式的扰动方程组的定解问题。在此基础上,统一地证明了:1)由统一的扰动方程组所确定的定解问题的解是存在唯一的;2)基态的性质是由Λmin(G)的性质决定的:a.当Λmin(G)>0时,基态是稳定的;b.当Λmin(G)<0时,基态是不稳定的。3)基态的全局稳定性质可以通过局部稳定性分析来确定;4)合理的、充分简化的局部稳定性分析结论在局部分析中是严格有效的  相似文献   
944.
1991年江淮暴雨期地气通量与混合层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文用1991年5—7月江淮及其北部地区的地面与高空资料根据3种不同的整体公式对地表通量(动量、感热和潜热通量)进行了估算,并对混合层结构进行了研究,揭示出这次持续性特大暴雨中陆面过程的一些特征,主要结果如下:1.地表通量依赖于大气稳定度,稳定度越强,地表通量越小。不稳定状况下平均地表动量通量为0.0154N/m2,向上的感热和潜热平均值分别为25.7W/m2和132.3W/m2;稳定状况下,地表动量通量为0.006N/m2,感热和潜热通量平均是向下输送的,分别为-1.5W/m2和2.5W/m2。2.地表通量与降水过程密切有关。雨期的动量通量略小于非雨期,而雨期的感热与潜热通量明显小于非雨期,雨量越大,这两种通量愈小。3.地表通量具有明显日变化。动量、感热和潜热通量的最大值出现在下午2时左右,最小值出现在凌晨2时左右。4.混合层与雨期关系密切,雨期的混合层高度较非雨期低,这时地表感热和潜热通量小;而非雨期情况相反  相似文献   
945.
9414号热带气旋(DOUG)非对称结构和对降水影响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DOUG热带气旋在靠近华东沿海大陆北上过程中,气旋西侧的降水强度显著减弱,主要是DOUG气旋的完全非对称结构造成的。本文从大尺度天气系统配置、卫星云图和中尺度数值模式计算结果分析了DOUG气旋内区和外区非对称结构的成因和演变。外区的非对称结构主要由环境场的大尺度天气系统的东高西低气压场配置造成的。气旋近中心中-β尺度的辐散下沉系统的发展是造成内区非对称结构的主要原因。二者的形成是相互独立的。但内区非对称结构的发展会促使外区非对称结构的加强。前者向后者逼近并结合造成了DOUG的完全非对称结构  相似文献   
946.
OzoneVerticalProfileCharacteristicsoverQinghaiPlateauMeasuredbyElectrochemicalConcentrationCelOzonesondes①LiuQijun(刘奇俊),Zheng...  相似文献   
947.
中国近百年气温场变化成因的统计诊断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BP-CCA方法,诊断中国近百年(1881~1992年)气温场变化之成因。结果表明:(1)CO2浓度增加所导致的温室效应的加剧,与中国近百年增暖趋势的关系最为密切;(2)80年代后,温室效应加剧所起的主导作用更加明显,相应敏感区位于华北北部、东北、西北西部及长江中下游地区;(3)火山活动对气温变化的长期趋势所叠加的波动变化起主要作用,敏感区主要在35°N以南,中心位于西南地区;(4)20年代至40年代增暖可能是温室效应、火山活动和太阳活动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70年代以来的增暖则主要与温室效应的加剧有关。  相似文献   
948.
西非萨赫勒地带是世界上最严重的荒漠化地区。本文论述了气候在其荒漠化中的作用这一理论问题。文中提出,不能简单化和绝对化对看待这个问题。气候在该地带荒漠化中的作用具有复杂性,既有直接作用,又有间接作用;既能单独起作用,又能与人类过度经济活动因素结合在一起发挥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949.
北半球夏半年逐月200 hPa主要风系的分析表明: (1)北半球夏季副热带急流的两个中心分别位于亚洲和北美上空.纬度在45°N附近.另外在中东太平洋和中东大西洋热带地区存在高空西风.盛夏前者成为明显的独立风系. (2)北半球夏季高空东风急流具有三个中心,分别位于也门.印度半岛南部和马来西亚上空.前两个中心的变化明显地与南亚季风活动有关,最后一个中心则稳定少变. (3)南半球冬季最强的西风带位于大洋洲上空,最大值在大洋洲东岸. (4)200 hPa全球有四个跨赤道的质量交换区.其中沿100°E和印度洋的质量交换最强,它们与亚洲季风活动密切有关.  相似文献   
950.
本文对陕、甘、宁、青四省(区)地震活动性指数A_(N-W)(b)、兰州地磁台记录的磁暴活动性指数K(b)和太阳黑子相对数年均值R(N)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了太阳活动和地震以及磁暴活动均存在约21年、11年、5年、3年和2年左右的显著周期。它们的互相关幅度和交互谐幅度也表明,在上述显著周期内三者存在明显的相关性。理想低通滤波后的SC型磁暴K(b)和A_(N-W)(b)间的相关系数高达0.886。根据分析本文指出,陕、甘、宁、青四省(区)地震活动在以后五年内还会继续增强。最后就太阳活动和磁暴与地震的发生的关系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