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9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81篇
测绘学   37篇
大气科学   53篇
地球物理   145篇
地质学   122篇
海洋学   41篇
综合类   31篇
自然地理   3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2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矿物表面活性及其量度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矿物及其材料的表面活性及其表面反应性的具体表征,它是由矿物表面功能基所控制。由于矿物表面金属原子的电负性不同,以及它所处的配位环境不同,常表现出不同的极性、荷电性和Lewis酸碱性,它与溶质和溶剂分子之间反应(成键)能力也不同。在热力学上表现为反应自由能变化也不同。因此,量度矿物表面活性就是量度其表面极性、荷电性和Lewis酸碱性,它既可用化学方法,也可用热力学的方法。前者是通过反应作用量来量度,后者通过反应作用能来量度。然而现代矿物谱学的方法更能给出矿物及其材料表面反应活性的本质和详细信息。  相似文献   
52.
交城断裂中段的活动特征及其地震危险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野外调查和对地质资料、地震活动性资料的综合分析,把交城断裂中段进一步划分为南亚段和北亚段。指出断裂南亚段存在发生6.8级地震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53.
华北地区地震时间结构的多分形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刁守中  蒋海昆 《内陆地震》1996,10(2):103-112
利用固定半径法和直接计算法系统研究了华北地区(N30°~43°,λE106°~125°)13个K表性子区地震时间结构的广义维数Dq—q及标度指数谱f(a)—a的特征,并与单—Dq—t曲线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1)华北地区地震时间结构为多分形结构,单一分形不能完整地描述其分形特征,应该用Dq—q或f(a)—a来加以分析;(2)华北强震前的0.5~2.0年.周围地区地震活动的时间多分形结构出现异常,主要表现为q为负时Dq增大、q为正时Dq减小,或f(a)两端点下降,a跨度增大及顶点右偏等现象,这是对地震密集—平静现象的另一种描述;(3)华北地区地震时间多分形方法回顾性预报评分R=0.47,说明其有一定预报效能,是有前景的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54.
山区植被类型信息提取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遥感图像的光谱信息和空间信息特征及不同植被的分布规律,研究利用计算机处理技术提取山区植被类型的方法。分类过程采用四个步骤完成:①均一目标的象限四分树提取分类;②多光谱数据的最小距离分类;③综合利用波谱曲线的形态和地形数据进行分类;④高程数据修正分类。在分类处理过程中,分别利用了图像的空间信息、光谱信息以及地形数据。利用该分类方法在实验小区内进行植被类型提取试验,其精度为90%.与最大似然分类方法所得结果相比较,其分类精度提高了10%.  相似文献   
55.
80年代中期以来地震分形研究在中国兴起,并发展为一个十分活跃的科学分支。本文综述了近年中国地震分形研究的概况,及取得的重要进展,并提出了急需解决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56.
燕山地区长城纪扇三角洲沉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燕山地区东部的滦县等地,太古代至早元古代结晶基底之上发育一套百余米厚的陆源粗碎屑沉积。长期以来,许多研究者将其与蓟县地区长城系近底部的陆相沉积地层对比,认为属于常州沟组。1980年,钱祥麟等经过系统的研究,提出这套地层为晚长城纪大红峪期的超覆沉积。此后,这套粗碎屑沉积的性质及其与盆地整体沉积环境系统的关系。一直未能确定。近年来,笔者为此进行了初步的沉积学研究,结果表明这套粗碎屑沉积与其上的碳酸盐沉积构成了较为典型的 Gilbert 型扇三角洲沉积相。该扇三角洲沉积的确立,为燕山地区中一晚元古代坳拉槽南东缘盆地界线的限定以及早期盆地拉张过程中的沉积充填方式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57.
地球系统科学与数字地球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王心源  郭华东 《地理科学》1999,19(4):344-348
数字地球将为地球系统科学研究带来研究方法,研究手段和信息获取渠道的革命,因对地观测和数据资源共享技术的发展将使传统的野外地学作业逐步走向现代化,从而使地球系统科学的建立真正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58.
效益-费用分析方法是环境影响评价中一种重要的方法。本文介绍了环境影响评价中的效益-费用分析方法的理论、程序及定量评价技术,概述了环境影响评价中效益-费用分析方法的理论及应用进展,并针对其存在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9.
通过收集荥巩煤田三李煤矿区地质资料,在综合分析区域地质构造背景前提下,对矿区构造采用地质力学理论,总结出断裂构造的成因,对今后煤矿地质工作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0.
位于晚侏罗世燕山冲断带前缘拗陷盆地群东段的辽西金岭寺羊山盆地和北票盆地,形成于同沉积期的板内挤压变形。两个盆地横断面均显示出北西翼岩层陡立或倒转而南东翼平缓、以及同期碎屑堆积北西翼厚而南西翼薄的特点,具有典型的不对称结构。分别位于两个盆地北西侧的雷家营子和风凰山逆冲断裂带控制了它们的形成和演化。砾石成分统计分析显示,晚侏罗世土城子时期碎屑物质主要来源于辽西的西北部,即“内蒙地轴”上,是响应逆冲推覆活动的产物。两条断裂带及其所控制的盆地,构成了背驮式盆地构造系统,清楚地反映出这一时期的逆冲推覆扩展总体上指向SE方向。辽西地区土城子期盆地的形成和沉积充填是区域地壳缩短或增厚的重要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