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5篇
测绘学   2篇
地球物理   21篇
地质学   14篇
海洋学   156篇
综合类   8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1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7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01.
养分含量对土壤冻融特征曲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土壤冻融特征曲线是反映土壤冻融过程中的水、热、盐迁移规律以及冻土强度、冻土的热性质的重要参数. 为了研究土壤冻融过程中土壤养分的迁移规律, 采用核磁共振法对加入不同浓度的硫酸铵溶液、磷酸二氢钾溶液和氯化钾溶液的土样的冻融特征曲线进行了测定和分析. 结果表明磷酸二氢钾溶液对土壤的冻融特征曲线影响不明显, 氯化钾溶液的影响最明显, 硫酸铵溶液的影响次之. 加入氯化钾溶液的部分试样, 以及加入硫酸铵溶液的部分试样的冻融特征曲线出现了二次突变点. 滞后现象普遍存在于各个试样的冻融特征曲线中, 滞后明显区间所处的温度范围随所加入的溶液浓度的增高而降低. 当加入试样的溶液浓度相同时, 加入氯化钾溶液的滞后明显区间所处的温度范围最低, 加入硫酸铵溶液的次之, 加入磷酸二氢钾溶液的最高.  相似文献   
202.
钢筋混凝土桥墩震后修复技术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近几次破坏性地震中钢筋混凝土桥墩的典型震害,总结了国内外利用FRP材料、钢套管、狗骨式杆等新型建筑材料对发生弯曲破坏、剪切破坏、纵筋搭接破坏以及空心截面桥墩的震后修复技术.研究表明,采用合适的修复方案,可以对地震损坏的桥墩进行成功修复,使其承载力和延性得到较好的恢复.文中提到的桥墩震后修复方案可为地震、火灾、爆炸以及腐蚀老化后遭受损坏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修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3.
A three-dimensional k-ε-Ap two-fluid turbulence model is proposed to study liquid-particle two-phase flow and bed deformation. By solving coupled liquid-phase and solid-phase governing equations in a finite-volume method, the model can calculate the movement of both water and sediment. The model was validated by water-sediment transport in a 180° channel bend with a movable bed. The validation concerns two-phase time-averaged velocities, bed deformation, water depth, depth-averaged streamwise velocity, cross-stream bed profiles, and two-phase secondary flow velocity vectors. The agreement between numerical results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was generally good. The comparisons of the numerical results of different models show that the three-dimensional k-ε-Ap two-fluid turbulence model has a relatively higher accuracy than one-fluid model.  相似文献   
204.
虎皮峪条痕状花岗质岩石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对辽东营口虎皮峪地区早元古宙条痕状花岗质岩石成因有两种认识,一是认为属混合交代成因;二是认为属幔源岩浆型花岗岩。作者通过对虎皮峪条痕状花岗质岩体地质特征,岩石学及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认为虎皮峪条痕状花岗质岩石为重熔型花岗岩。形成于辽河旋回,是辽河群下部火山—沉积岩在热动力作用下发生重熔形成再生岩浆,然后就地固结或沿着地壳薄弱部位上侵形成岩浆型花岗岩,具有S型花岗岩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