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157篇 |
免费 | 2826篇 |
国内免费 | 4365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975篇 |
大气科学 | 2207篇 |
地球物理 | 2872篇 |
地质学 | 7704篇 |
海洋学 | 2502篇 |
天文学 | 359篇 |
综合类 | 1054篇 |
自然地理 | 167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14篇 |
2023年 | 327篇 |
2022年 | 758篇 |
2021年 | 869篇 |
2020年 | 713篇 |
2019年 | 825篇 |
2018年 | 756篇 |
2017年 | 786篇 |
2016年 | 834篇 |
2015年 | 945篇 |
2014年 | 820篇 |
2013年 | 1026篇 |
2012年 | 1104篇 |
2011年 | 1084篇 |
2010年 | 1102篇 |
2009年 | 1056篇 |
2008年 | 1084篇 |
2007年 | 955篇 |
2006年 | 913篇 |
2005年 | 767篇 |
2004年 | 563篇 |
2003年 | 494篇 |
2002年 | 504篇 |
2001年 | 450篇 |
2000年 | 399篇 |
1999年 | 250篇 |
1998年 | 158篇 |
1997年 | 128篇 |
1996年 | 97篇 |
1995年 | 83篇 |
1994年 | 57篇 |
1993年 | 65篇 |
1992年 | 43篇 |
1991年 | 39篇 |
1990年 | 32篇 |
1989年 | 21篇 |
1988年 | 22篇 |
1987年 | 13篇 |
1986年 | 16篇 |
1985年 | 11篇 |
1984年 | 7篇 |
1983年 | 7篇 |
1981年 | 8篇 |
1980年 | 5篇 |
1979年 | 8篇 |
1974年 | 3篇 |
1965年 | 3篇 |
1958年 | 3篇 |
1957年 | 6篇 |
1954年 | 8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102.
103.
兴蒙造山区及邻区早白垩世盆地岩石地层格架
与沉积古地理演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重点梳理兴蒙造山区及其相邻地区早白垩世地层分布与沉积古地理特征的基础上,从地层沉积学角度探讨了研究区早白垩世沉积盆地特征。兴蒙造山区中东部在晚侏罗世巨厚粗碎屑沉积建造之上发育了巨厚的酸性-中性火山岩-火山碎屑岩与河流-湖泊相沉积岩系,构成中国东北部巨型NE向火山岩-沉积岩带。兴蒙造山区中东部早白垩世早中期以断陷(裂谷)盆地为主,古地貌以高地、河流和湖泊共存为特征,气候温湿且炎热,热河生物群萌生;早白垩世中晚期,北东向地壳强烈伸展并进一步向外围地区扩展,沉积盆地及充填建造和热河生物群也相应地向更广泛区域辐射发展。兴安岭-燕山沉积-火山岩带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无关,板内软流圈上涌导致的区域性伸展是其主要的成因动力机制,也是中国东部早白垩世中晚期更大规模区域性伸展作用的序幕。兴蒙东部早白垩世晚期沉积盆地发育和古地理格局受Izanagi板块向亚洲大陆东部俯冲弧后伸展构造机制约束。 相似文献
104.
以中国1961-2010年逐日降水数据为基础,利用等值线加权平均位置的方式对400 mm和800 mm等雨量线的空间位置进行定量化处理。采用Kendall 秩次相关检验法、Morlet小波分析法、滑动t-检验法和Yamamoto法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对全国50年来 400 mm和800 mm等雨量线的空间位移特征进行了系统揭示:1961-2010年期间,400 mm和800 mm等雨量线加权平均位置坐标分别为(106°07'12"E,39°25'13"N)和(110°16'31"E,34°12'04"N)。趋势性结果表明,全国400 mm和800 mm等雨量线有向西和向南发生移动的趋势,其中400 mm等雨量线向西移动明显,800 mm等雨量线向南移动明显;周期性结果表明,全国400 mm等雨量线在经向和纬向上发生迁移的主周期分别为9年和 12年,800 mm等雨量线在经向和纬向变化均存在7年的主周期;突变性结果表明,400 mm等雨量线空间位置的突变年为1995-1996年(纬度),800 mm等雨量线空间位置的突变年为1975年、2002年(经度)和1980年、1982年和1987年(纬度)。 相似文献
105.
Libo Wang Jun Li Jingtao Zhao Helong Wei Bangqi Hu Yanguang Dou Zhilei Sun Liang Zou Fenglong Bai 《Geo-Marine Letters》2016,36(4):281-291
Factors influencing millennial-scale variability in the thermocline depth (vertical mixing) and sea surface salinity (SSS) of the southern Okinawa Trough (OT) during the past 17,300 years were investigated based on foraminifer oxygen isotope records of the surface dweller Globigerinoides ruber sensu stricto and the thermocline dweller Pulleniatina obliquiloculata in the AMS 14C dated OKT-3 core. The thermocline depth is influenced by surface thermal buoyancy (heat) flux, in turn controlled by the annual mean insolation at 30°N and the strength of the East Asian winter monsoon (EAWM). Strong insolation and weak EAWM tend to increase buoyancy gain (decrease buoyancy loss), corresponding to shallow thermocline depths, and vice versa. Regional SSS is influenced by the global ice volume, the Kuroshio Current (KC), and vertical mixing. A deep thermocline coincides with a high SSS because strong vertical mixing brings more, saltier subsurface KC water to the surface, and vice versa. Local SSS (excluding the global ice volume effect) became lower in the northern OT than in the southern OT after ~9.2 ka, implying that Changjiang diluted water had stronger influence in the northern sector. SSS show no major changes during the Bølling/Allerød and Younger Dryas events, probably because the KC disturbed the North Atlantic signals. This argues against earlier interpretations of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records of this core. Wavelet and spectral analyses of the Δδ18OP-G (δ18O of P. obliquiloculata minus G. ruber s.s.) and δ18Olocal records display 1,540-, 1,480-, 1,050-, 860-, 640-, and 630-year periods. These are consistent with published evidence of a pervasive periodicity of 1,500 years in global climate as well as EAWM and KC signatures, and a fundamental solar periodicity of 1,000 years and intermediary derived periodicity of 700 years. 相似文献
106.
针对已有球面四元三角网拓扑关系计算方法不能处理带空洞复杂目标的情况,提出了基于公共三角格网来计算球面四元三角网复杂拓扑关系,该方法能准确判断出带空洞复杂目标的拓扑关系,为全球空间分析和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7.
根据2018?2019年春季两个航次在舟山近海进行的浮游生物调查结果,对舟山近海的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类群组成、优势种数量)年际变化进行了研究,利用典范对应分析(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 CCA)研究了两年春季浮游动物类群组成差异、优势种变化的原因,初步探讨了春季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动态变化的机制。结果表明:根据表层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表层盐度(Sea Surface Salinity,SSS)的聚类分析,将该区域分为3个水团:杭州湾内水团(I区)、舟山本岛上升流水团II区)、舟山近海水团(III区)。不同水团对浮游动物类群组成影响显著,引起2018年和2019年春季3个水团区差异的主要贡献种(贡献率>10%)均为中华哲水蚤,同一水团两年间年际差异的贡献种如下:I区为捷氏歪水蚤(56.91%)和真刺唇角水蚤(12.34%);II区为中华哲水蚤(72.64%)、五角水母(13.35%);III区为中华哲水蚤(41.93%)、夜光虫(22.94%)。CCA分析表明,第1 CCA轴(CCA1)和第2 CCA轴(CCA2)共解释了两年春季浮游动物优势种累计方差的46.14%和物种?环境累计方差的97.82%。CCA1主要反映了空间(近海水团和湾内水团)的差异。CCA2主要反映了2018年和2019年站位的年际差异。盐度是影响春季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空间差异的主要因素,而温度、叶绿素a浓度是春季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年际差异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8.
作为大气中最重要的含氮有机化合物,有机胺易与硫酸、硝酸气体生成胺盐,促进新颗粒的形成,同时也可与臭氧、OH自由基、NO3自由基发生氧化反应,是二次气溶胶的前体物.综述了国内外关于大气有机胺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对常规的离线检测技术和在线质谱技术进行了介绍和对比,重点介绍了质谱法工作原理以及测定大气有机胺的优越性,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9.
110.
通过对钻井岩芯及铸体薄片、扫描电镜观察,结合压汞分析测试,研究了伊通盆地鹿乡断陷双阳组储层的孔隙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储层成因类型主要为扇三角洲砂体,部分为水下扇砂体;储层砂体孔隙类型以次生溶蚀孔隙为主,部分为原生粒间孔隙,具体可见粒内溶孔、原生粒间孔和粒间溶蚀扩大孔等;孔隙喉道较小,分选不好,连通性差,总体为低孔低渗型储层,其中,双阳组二段储层略好于双三段,双一段最差。双阳组储层孔隙结构特征主要受砂体成因类型和成岩作用的控制,此外,岩石粒度和构造作用也对孔隙结构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