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4篇
  免费   97篇
  国内免费   152篇
测绘学   200篇
大气科学   37篇
地球物理   78篇
地质学   275篇
海洋学   55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55篇
自然地理   7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07 毫秒
771.
周宏伟  党龙  张利 《新疆地质》2012,30(2):221-225
北天山褶皱带博格达复背斜南翼二叠系含磷砂岩、粉砂岩,华力西晚期安山玢岩中发育大量铀异常矿化点,冰草沟矿床在该区铀、磷成矿特征研究程度较高。通过对冰草沟矿床铀、磷矿化特征、赋存部位与矿体空间关系进行对比,结合铀、磷化学成因与成矿期联系,认为铀、磷矿为同体共生关系,在该区具综合找矿意义。  相似文献   
772.
晋祠泉域汾河干流古交段河道渗漏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党跃军 《水文》2016,36(2):62-66
晋祠泉域汾河干流古交段属山区峡谷,河谷大部分河段寒武、奥陶系碳酸盐岩类可溶性岩层裸露,河道渗漏量大。根据试验断面测流数据,建立了不同渗漏段上游断面流量及渗漏系数关系模型,分析各渗漏段渗漏规律,推算渗漏量,为晋祠泉水复流工程汾河干流古交渗漏段补水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73.
陕西省关中盆地东大地热田成因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东大地热田是关中盆地地热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之一,阐述其成因模式对于可持续开发利用热水资源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应用同位素水文地球化学方法,结合区域内地质构造条件,对地热田成因机制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该地热田属于中低温对流型地热系统。补给来源于西南部秦岭山区大气降水,深层热水的补给高程下限为1320 m。地下热水经深循环在较大的大地热流背景值下被围岩加热,深层热储最高温度为110℃,热水最大循环深度为3120 m,循环周期约为14461 a。区域内地质构造复杂,处于多条不同方向活动断裂的交汇地带,为热水提供了良好的运移通道。热水在上涌的过程中会混有更多的当地冷水,由于上覆较厚第四系松散堆积物盖层,区域内形成地热异常。  相似文献   
774.
胶东金矿成矿具有"多期叠加,时空集中,规模巨大"的显著特征,胶东金矿床在成矿流体性质、成矿时代上具有一致性。各类矿床不同蚀变带、各成矿阶段的流体包裹体类型主要有H2OCO2包裹体、富CO2包裹体和H2O溶液包裹体,各成矿阶段具有不同的流体包裹体类型组合,成矿流体为中低温、低盐度的CO2-H2O-NaCl流体。稳定同位素研究表明,成矿流体可能源于统一的流体库——壳幔相互作用过程的流体系统,成矿晚期有大气降水混入。胶东地区岩浆活动主要集中于152~160Ma(玲珑花岗岩)、126~130Ma(郭家岭花岗岩)和108~118.8Ma(伟德山花岗岩)等3个时期,主成矿期年龄集中于112~127Ma,成矿主要与郭家岭和伟德山花岗岩有关。  相似文献   
775.
2014年7月2日下午,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副总工程师李勤奋教授、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总工程师办公室副主任兼《上海国土资源》编辑部主任龚士良教授专程赴北京拜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党国英研究员,并代表《上海国土资源》期刊作了专题访谈。党主任深刻剖析了中国现有土地制度存在的不足,指出土地制度的改革应以土地要素的市场化为导向,体现效率、平等、稳定和可持续,统一城乡建设用地市场。现有的国家土地规划管理体制存在弊端,应简政放权,详规下沉到最基层;要坚持以人为本,切实降低公共空间的占地面积,努力提高公民的居住空间与生活品质。  相似文献   
776.
推导了弹塑性介质应力应变本构关系公式,用构建弹塑性动力有限元模型研究青藏高原地壳运动。计算得到青藏高原地壳运动、应变及应力状态,对比应力、应变集中区域与强震分布的关系。结果表明,大部分强震发生区域与文中模型计算得到的地壳应力、应变集中区域重合。  相似文献   
777.
传统金字塔模型主要解决单一数据源数据的存储和数据的调度问题,无法满足三维地理信息系统对多源异构金字塔数据动态扩展和快速更新数据的需求,基于此,文章提出三维自适应金字塔模型,并进行了技术分析,通过构建多源异构数据适配器,将三维地形数据转换为地形数据逻辑单元,实现多源异构数据的统一,着力解决异构金字塔数据的统一调度和显示问题。  相似文献   
778.
基于FLUENT软件建立数值波浪水槽,研究椭圆余弦内波及其对墩柱的作用。椭圆余弦内波的生成采用推板造波方法,自由面捕获采用VOF方法。首先,模拟了椭圆余弦内波的生成,比较了不同周期和波高下椭圆余弦内波的波浪形态。然后,在特定的周期和波高条件下模拟了三维椭圆余弦内波对单个墩柱及多个敦柱的作用;分析了各墩柱上受到的惯性力和粘性力的变化趋势,并对不同墩柱下的总波浪力进行了对比;得出了墩柱上受到的波浪力也呈现周期性变化并且在波浪前进方向上后墩柱的受力小于靠前墩柱的结论。  相似文献   
779.
洋中脊是板块扩张和洋壳增生的主要区域,除了发育沿洋脊走向的裂隙式喷发火山脊,还分布有众多零星的中心式喷发火山锥。这些火山锥的形态和分布对了解洋中脊构造和岩浆活动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基于海底多波束地形数据,采用人工或机器解译方法可以识别这些火山锥。本文利用大洋24航次船载多波束测深获得的卡尔斯伯格脊DEM(数字高程模型)数据,以非监督分类为手段,开展洋中脊火山锥的自动提取方法研究。基于原始DEM计算地形坡度、地表粗糙度、正负地形等衍生参数,进行特征变换,提取火山锥的特征信息。使用ISO(迭代自组织)聚类方法对特征变换后的图像进行聚类分析,并利用景观形状指数进行几何筛选,完成火山锥的自动提取。所使用的海底火山锥自动识别方法,正确率达0.8,重叠率约0.7,识别效果较好,效率高,能够在海底大范围的火山锥解译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80.
生态空间控制是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生态城市的必然要求;数字城市规划以空间信息技术应用与空间定量分析为突出特征,探讨生态敏感信息图谱构建的信息技术方法是数字城市总体规划需要开展研究的领域.以A市城市总体规划为例,探讨基于GIS空间分析技术的生态敏感信息图谱构建方法,包括基础数据处理、生态因子确定、评价方法选择、生态敏感性评价、信息图谱构建等几个方面.实践结果表明基于GIS的城市总体规划生态敏感信息图谱构建的技术方法是可行的,可以为数字城市总体规划方案的编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