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4篇
  免费   97篇
  国内免费   152篇
测绘学   200篇
大气科学   37篇
地球物理   78篇
地质学   275篇
海洋学   55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55篇
自然地理   7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1.
中国与蒙古交界地区,早前寒武系—新生界分布广泛,地层划分系统差别较大。以区域岩石地层组合及构造演化特征为背景研究认为,从新疆阿尔泰段至蒙古戈壁-天山段,地层具有连续性,可统一划分对比;并以额尔齐斯-布尔根断裂、喀拉麦里断裂、Borzon断裂及东蒙古-迭布斯格断裂为界,由西向东将中蒙边界中西段地层划分为阿尔泰地层分区、准噶尔-戈壁阿尔泰地层分区和北山-戈壁天山地层分区,并对区内地层单元进行了统一划分与对比。  相似文献   
712.
晋祠泉域汾河干流古交段河道渗漏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党跃军 《水文》2016,36(2):62-66
晋祠泉域汾河干流古交段属山区峡谷,河谷大部分河段寒武、奥陶系碳酸盐岩类可溶性岩层裸露,河道渗漏量大。根据试验断面测流数据,建立了不同渗漏段上游断面流量及渗漏系数关系模型,分析各渗漏段渗漏规律,推算渗漏量,为晋祠泉水复流工程汾河干流古交渗漏段补水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13.
陕西省关中盆地东大地热田成因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东大地热田是关中盆地地热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之一,阐述其成因模式对于可持续开发利用热水资源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应用同位素水文地球化学方法,结合区域内地质构造条件,对地热田成因机制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该地热田属于中低温对流型地热系统。补给来源于西南部秦岭山区大气降水,深层热水的补给高程下限为1320 m。地下热水经深循环在较大的大地热流背景值下被围岩加热,深层热储最高温度为110℃,热水最大循环深度为3120 m,循环周期约为14461 a。区域内地质构造复杂,处于多条不同方向活动断裂的交汇地带,为热水提供了良好的运移通道。热水在上涌的过程中会混有更多的当地冷水,由于上覆较厚第四系松散堆积物盖层,区域内形成地热异常。  相似文献   
714.
内蒙古乌拉特中旗地处华北陆块北缘西段,大地构造分区属于狼山-白云鄂博陆缘裂谷。区域上,镁铁质-超镁铁质岩呈东西向带状分布,断续出露长约300km,宽约30km。该镁铁质-超镁铁质岩带内铜镍矿床(点)较为发育,克布为该带内一个中-小型铜镍硫化物矿床。克布镁铁质-超镁铁岩体出露面积约45km2,主要由辉长岩相和橄榄岩相组成,辉长岩相为岩体的主要岩相,橄榄岩相为主要的赋矿岩石,两个相带相伴产出,呈渐变过渡关系。本文采用LA-ICP-MS锆石U-Pb法测年,获得克布斜长方辉橄榄岩年龄为258.1±1.8Ma(MSWD=2.3),属于晚二叠世。岩石主、微量及稀土元素分析结果表明,岩石样品属铁质镁铁质-超镁铁质岩,具有拉斑玄武岩系列演化趋势,并相对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Sr、Ba),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Zr、Hf、Ti),以及具有轻稀土富集[(La/Yb)N=2.47~11.29]的右倾型稀土配分模式。以橄榄石-熔体平衡原理估算克布镁铁质-超镁铁质岩体母岩浆的MgO含量为10.1%,FeO为12.1%,应为高镁的拉斑玄武质岩浆。综合分析认为,克布镁铁质-超镁铁质岩体应形成于后碰撞伸展阶段,岩浆源区由被消减板片交代的地幔楔物质和软流圈物质组成。橄榄石和辉石等富镁铁矿物的分离结晶和富硅地壳物质的混染可能对硫化物熔离富集成矿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715.
通过对南祁连盆地木里坳陷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侏罗系等4套层系5条剖面的野外测量及室内地质分析,明确了该区天然气水合物潜在气源岩的岩性特征、沉积相类型及沉积演化过程。石炭系—二叠系整体以出露中厚层砂岩夹薄层泥岩为主要特征,沉积浅海陆棚相、滨岸相和三角洲相,由于断层发育致使局部地层厚度减薄且泥质岩大部分缺失,可能难以成为天然气水合物潜在气源岩;上三叠统整体以发育中薄层泥岩与中薄至中厚层砂岩互层为主要特征,沉积相类型为潮坪相、湖泊相和河流相,泥岩累积厚度较大,是天然气水合物主要潜在气源岩;中侏罗统整体上以发育厚层泥岩、砂岩为主要特征,沉积相类型为辫状河相、三角洲相和湖泊相,是天然气水合物次要的潜在气源岩。研究结果为南祁连盆地木里坳陷天然气水合物气源岩研究提供了重要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716.
银额盆地及周缘石炭系和二叠系沉积之后构造改造初探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通过银额盆地周缘野外地质调查,结合岩石薄片显微构造、磷灰石裂变径迹研究,以及盆地内部综合物化探与地震剖面、钻井等资料,对银额盆地及周缘晚古生代与中新生代地层构造变形及改造进行了分析,并对石炭系与二叠系后期构造改造期次及动力学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就石炭系和二叠系构造变形而言,露头区构造变形强于盆地内部,北山地区变形程度强于洪格尔山地区。石炭系与二叠系主要遭受了华力西末期、早中燕山期、燕山晚期、喜马拉雅期构造改造作用。第一期变形强烈,以差异隆升为主;第二期区域上变形最强烈,主要表现为区域抬升及大规模的逆冲推覆构造;第三、四期主要为轻微的差异升降作用,分别受控于太平洋板块向华北地块俯冲和印度板块向欧亚大陆俯冲的远程效应。石炭系与二叠系多套烃源岩于早白垩世末期达到最大埋深,进入主要生烃期,早白垩世以来受后期构造改造较弱,形成的大面积河湖相沉积可作为有效的储层与盖层,为银额盆地油气成藏提供了良好的生储盖条件。  相似文献   
717.
马伟  赵有松  张鹏程  党宇 《北京测绘》2018,32(2):190-192
为保证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成果质量检查验收尺度的一致性和质量评定结论的准确性,本文研究确立了地理国情普查成果质量复核原则和对象,设计建立了成果复核抽样、单位成果质量检查、质量评定、复核结论判定等技术与方法,在全国范围内的地理国情普查成果质量复核中得到了有效应用。  相似文献   
718.
通过统计2016年3月14日至7月24日共135 d的北斗产品卫星轨道、钟差均方根值(RMS)及对流层i GMAS(国际GNSS监测评估系统)值在不同时段的变化状况,分析近几个月各时间点的北斗卫星运行情况,结合卫星误差影响的来源,分析其变化规律及原因。有利于探测异常误差,发现产品运行规律,提高产品结果的稳健性,帮助科研工作者发现并下载高质量数据,确定北斗卫星下一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19.
地面变形对工程建设安全稳定具有一定影响,对工程建设规划、地质灾害防治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CORS)网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连续观测,实现了区域地面大地高、地面重力和地倾斜变化面的监测,通过与部分地质灾害信息进行时空分析,确定了用于地面稳定性变化分析的要素和权重,进而定量分析了地面稳定性变化。该方法在浙江省东南部地区进行了测试验证,获得了较好的效果。利用CORS网连续观测能够定量监测地面变形整个面的变化,分析区域地面稳定性变化情况,可为区域规划和地质灾害防治提供技术支持和参考。  相似文献   
720.
利用计量学软件Citespace处理分析2008-2020年间国内外文献,揭示钙华研究在基于同位素技术的钙华成因、钙华景观特点及地貌演化、钙华生物成因和钙华景观退化等方面取得的重要研究进展,阐明了全球钙华景观的分布、特点、物质组成、成因类型及典型钙华景观退化的现状和原因,推动了钙华自然遗产景观的保护及钙华研究的国际合作。目前,急需加强钙华内生动力与外生动力的复合作用、微生物对钙华沉积的耦合作用、钙华景观退化的微观结构表现等方面的基础研究及钙华景观生态修复保育关键技术的研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