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96篇
  免费   1205篇
  国内免费   1633篇
测绘学   834篇
大气科学   805篇
地球物理   1284篇
地质学   3038篇
海洋学   916篇
天文学   188篇
综合类   442篇
自然地理   727篇
  2024年   50篇
  2023年   170篇
  2022年   366篇
  2021年   451篇
  2020年   371篇
  2019年   418篇
  2018年   382篇
  2017年   345篇
  2016年   388篇
  2015年   403篇
  2014年   408篇
  2013年   489篇
  2012年   479篇
  2011年   441篇
  2010年   401篇
  2009年   427篇
  2008年   410篇
  2007年   332篇
  2006年   300篇
  2005年   199篇
  2004年   155篇
  2003年   122篇
  2002年   119篇
  2001年   104篇
  2000年   88篇
  1999年   78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55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5篇
  1977年   2篇
  1968年   2篇
  1966年   2篇
  1964年   2篇
  1958年   7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王博  杨丽雯  贾佳 《第四纪研究》2021,41(6):1645-1653

本研究选取我国西北地区典型荒漠表土和黄土-古土壤序列样品为研究对象,探讨黄土沉积物及其潜在物源区表土的原生磁性矿物浓度在不同粒级间的变化规律、黄土剖面中粒度与磁化率的关系,以验证中国黄土沉积物中磁性组分在搬运过程中是否存在分选作用及其变化规律。来自西北地区表土的地质证据表明,磁性组分主要集中于>63 μm和31~63 μm粒径组分,并以后者的含量最高;与之相对应,黄土沉积中原生磁性组分主要集中于31~63 μm粒径组分,但>63 μm粒径组分不再是主要载磁组分,其磁性显著低于31~63 μm粒径组分。同时,多个剖面的证据表明黄土沉积的原生磁化率与31~63 μm粒径组分的含量是同相位变化的,进一步支持沉积物中原生组分的磁化率受到风动力的分选作用影响。需要强调的是,沉积物原生磁化率的主要载磁粒径组分为31~63 μm的颗粒物,而并非最粗粒组分。本研究结果暗示,相较于沉积物的全样粒度,干旱半干旱地区风成沉积的磁化率在指示古风场强度方面具有潜力。

  相似文献   
32.
Shrimps( Litopenaeus vannamei) were intensively cultured in a recirculating aquaculture system for 98 days to investigate effects of 0.3 mg/L Cu on its performance, Cu budget, and Cu distribution. Shrimps in Cu-treated systems had greater mean final weight(11.10 vs 10.50 g), body length(107.23 vs 106.42 mm), survival rate(67.80% vs 66.40%), and yield(6.42 vs 5.99 kg/m 3), and lower feed conversion ratio(1.20 vs 1.29) than those in control systems but the differences were not significant. Vibrio numbers remained stable(10 4 –10 6 colony forming units/mL) in the rearing tanks of both control and treated systems. Total ammonium-N, nitrite-N, nitrate-N, pH, chemical oxygen demand, 5-day carbonaceous 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 and total suspended solids were similar in controls and treatments. Dissolved Cu concentration in the treated systems decreased from 0.284 to 0.089 mg/L while in the control systems it increased from 0.006 2 to 0.018 mg/L. The main sources of Cu in the treated systems were the artificially added component(75.7% of total input), shrimp feed(21.0%), water(2.06%), and shrimp biomass(1.22%). The major outputs of Cu occurred via the mechanical filter(41.7%), water renewal(15.6%), and draining of the sediment trap(15.1%). The foam fractionator removed only 0.69% of total Cu input. Harvested shrimp biomass accounted for 11.68% of Cu input. The Cu concentration of shrimps in the Cu-treated systems(30.70 mg/kg wet weight)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control systems(22.02 mg/kg). Both were below the maximum permissible concentration(50 mg/kg) for Cu in seafood for human consumption in China. Therefore, recirculating systems can be used for commercial on-growing of Litopenaeus vannamei without loss of shrimp quality, even in water polluted by 0.30 mg/L Cu. The mechanical filter is the main route for Cu removal.  相似文献   
33.
多变量分位数回归构建印度洋大眼金枪鱼栖息地指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0~300m水层加权平均水温、50~150m水层的温差和氧差及其交互变量为影响因子,运用分位数回归法,寻找出环境变量与大眼金枪鱼(Thunnus obesus)延绳钓钓获率的最佳上界分位数回归方程,计算出栖息地指数(HSI),并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绘制各月HSI空间分布图。研究表明:大眼金枪鱼延绳钓钓获率(HR)依加权平均水温(x)、温差(y)、氧差(z)与的最佳上界分位数回归方程为HR0.70=-15.596+2.124x-0.003x3+0.033xyz-0.036y2z+0.107yz2-0.337z3;HSI空间分布为:16°S—10°N印度洋海域HSI高于0.7,HSI>0.8的海域随季节发生显著变化,马达加斯加外海至100°E、16°S—26°S海域常年存在一片HSI<0.4的区域,26°S—40°S海域的HSI介于0.4~0.5,40°S以南海域HSI<0.4,东非外海季节性地出现一片HSI<0.6的海域。利用多个环境变量的栖息地指数模型来预测分析大洋金枪鱼资源分布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4.
在柴达木格尔木河流域,随着内陆流域水系的产生与地表径流的消亡,从山区至盐湖区钾(K)硼(B)锂(Li)等有益元素的分布可以划分为淋溶-径流区、径流-蒸发区与溶滤-蒸发浓缩富集区3个具有显著特点的水文化学分带。河水中,K、B、Li含量随矿化度升高而升高,且呈正相关关系。在盐湖区,K、B、Li等资源性元素明显富集。研究发现,格尔木河东部主流(秀水河)是格尔木河水中B和Li的主要贡献者。  相似文献   
35.
基于区域协调发展的判定标准,构建区域协调发展的指标体系,通过线性加权模型和离差系数法分别计算出淮海经济区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得分和淮海经济区、苏北鲁南豫东皖北四大板块和20个市的协调度,通过对其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淮海经济区处于低经济发展阶段的高协调度阶段;(2)市域协调度多处于中级基本协调阶段;(3)协调度呈现东高西低的空间格局。  相似文献   
36.
冰芯作为气候环境信息的良好载体,在研究过去大气环流异常中具有其他气候代用指标难以比拟的优势。本文重点综述了南极冰芯气候记录与南半球环状模(SAM-Southern Annular Mode)的关联特征:SAM与冰芯记录为同期变化,冰芯中NO-3、海盐组分(以Na+为代表)和水同位素比值δ18O同SAM指数具有较好的关联性;冰芯中SO2-4和MSA同SAM存在一定的关联,但相关性不显著;西南极冰芯记录的积累率同SAM具有较强的关联。需要说明的是,冰芯中各参数与SAM的相关性存在较大的空间差异。  相似文献   
37.
环渤海地区海洋经济增长质量空间溢出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李博  田闯  金翠  史钊源 《地理科学》2020,40(8):1266-1275
海洋经济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是建设海洋强国的新要求。通过构建海洋经济-地理距离空间权重矩阵对2000—2014年环渤海地区17个沿海地级市海洋经济增长质量主体的空间交互作用及空间效应进行研究;借助空间计量模型对海洋经济增长质量空间效应影响因素进行甄别。研究表明:①环渤海地区海洋经济增长质量主体呈显著空间相关性,存在空间交互作用;②海洋经济增长质量存在空间溢出的正反馈效应。影响因素中对环渤海地区海洋经济增长质量的直接贡献强度排序为:海洋环境>海洋产业>海洋人才>海洋资本>海洋科技,对其他地区溢出效应影响的排序为:海洋基建>海洋人才>海洋资本。研究为环渤海地区海洋政策制定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8.
由于2020年10月3日四川省阿坝州理县米亚罗镇突发暴雨,二经里沟暴发了泥石流,损坏沟口的高速公路,并堵塞河道。为了探索泥石流龙头运动特征,选取二经里沟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分析得到泥石流物源分布及规模、沟道形态等特征,采用FLOW-3D数值模拟方法对该泥石流的运动特征进行分析。依据泥石流运动过程的不同特征,将全过程划分为物源汇集、运动特征突变、持续发展、泥沙堆积4个阶段,经验证模拟精度达88.98%。结合泥石流流动速度和堆积深度计算其强度指数,将其划分为4个等级并绘制强度分布图,其中极高强度区占2.4%,高强度区占5.1%,中强度区占13.6%,低强度区占78.9%。并通过三维建模在沟道拟设拦挡坝,模拟分析其对泥石流的减灾效果,为今后防治工程的修建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9.
基于支撑向量回归的高光谱混合像元非线性分解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吴波  张良培  李平湘 《遥感学报》2006,10(3):312-318
提出了基于支撑向量回归的高光谱混合像元自动分解.首先利用投影迭代的方法自动寻找到影像的典型地物光谱,然后利用Hapke近似函数模拟出非线性的训练和测试数据.支撑向量回归的混合像元分解方法与基于基函数分解方法的不同点是不需要预先确定非线性的映射形式,它通过核函数,把像元矢量从低维空间映射到高维特征空间,使得在特征空间中构造的线性光谱组合对应着原始空间(像元空间)的非线性组合特性,从而揭示了典型地物光谱之间的高阶性质,提高了混合像元的分解精度.实验结果证明,这种方法具有很高的混合像元的分解精度.利用模拟数据作分解精度的评价,表明97%以上的像元分解绝对误差不大于10%,而各类总体平均平方根误差均小于3.5%.  相似文献   
40.
哈大高铁对东北城市旅游经济联系的空间影响   总被引:5,自引:5,他引:5  
基于GIS平台,构建可达性模型分析哈大高铁开通后东北各城市旅游交通网络可达性变化特征,然后通过修正引力模型,从时空压缩效应、高铁旅游带的形成、旅游通勤圈空间分异、加剧旅游极化效应等方面分析哈大高铁对东北各城市间旅游经济联系的影响。结果显示:高铁带来的时空压缩效应大大强化了东北城市的旅游交通可达性和旅游经济联系,整个通勤圈时空压缩2 h左右,提升幅度均呈现距离高铁增加而衰减现象,且省际城市间的变化大于省内城市间的变化,东三省的变化大于内蒙东部区域的变化。沿线城市在高铁开通后将获得更大的旅游发展动能,并加快哈大高铁旅游带的形成。沿线城市“一日游”和“两日游”受益明显,偏远城市则在“七日游”方面受益较多;东北旅游应以高铁为契机,精心开发沿线旅游精品线路,加快旅游一体化合作,打造东北旅游新形象。高铁使旅游市场空间分布上出现“极化效应”,提升旅游产业供求效率的同时,拉大了城市间旅游差距,不利于旅游产业协调性发展。今后应以高铁为核心完善快速交通干线布局,将更多旅游城市和旅游景点纳入高铁通勤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