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8篇
  免费   237篇
  国内免费   251篇
测绘学   304篇
大气科学   116篇
地球物理   140篇
地质学   478篇
海洋学   210篇
天文学   30篇
综合类   89篇
自然地理   10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68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79篇
  2012年   86篇
  2011年   90篇
  2010年   91篇
  2009年   88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77篇
  2006年   87篇
  2005年   79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31.
为研究煤层气在排采过程中不同煤阶煤储层渗透率动态变化规律,利用煤岩三轴应力应变(基质收缩膨胀)测试系统,对褐煤、气煤和无烟煤样开展了有效应力与基质收缩双重效应物理模拟实验。固定轴压和围压不变,改变气体平衡压力,模拟开发过程中储层压力变化特征,测试其动态渗透率。利用实验结果,分析了不同煤阶煤岩在排采过程中动态渗透率反弹特征,并对比分析煤岩动态渗透率改善效果的差异性。研究表明:气体平衡压力从5 MPa降至1 MPa过程中,在有效应力和基质收缩双重效应作用下,褐煤样的归一化渗透率依次为1. 00、0. 60、0. 57、0. 57、0. 52,气煤样依次为1.00、0. 64、0. 50、0. 54和0. 55,无烟煤样依次为1.00、0. 74、0. 58、0. 50和0. 56。随气体平衡压力下降,中阶及高阶煤样动态渗透率先下降后上升,整体呈不对称“V”型变化规律,但拐点略有不同;低阶煤样动态渗透率呈先下降后基本稳定的趋势,整体呈斜“L”型变化规律。在有效应力和基质收缩双重效应影响下,中阶及高阶煤样动态渗透率改善效果优于低阶煤样。  相似文献   
132.
张真真  卞建民  李天宇  高月 《水文》2015,35(4):91-96
为研究大安市地下水位的变化特征及其主要控制因素,根据大安市气候因素、引水灌溉水量、地下水开采和地下水埋深等数据资料,分析了环境因素的变化规律及趋势,基于suffer软件利用克里格方法对地下水埋深进行插值,分析其时空演变规律及驱动因素。结果表明,降水量呈波动增加的趋势,平均年降水量增量为0.249mm/a;蒸发量呈波动下降的趋势,平均年蒸发量增量为-2.063mm/a;引水灌溉水量呈增加趋势,平均年灌溉水量增量为0.212×108m/a。潜水埋深呈小幅度减小趋势,年均倾斜率为-0.023m/a,承压水埋深呈波动上升趋势,年均倾斜率为0.146m/a。承压水动态变化的驱动因子由大到小依次为人工开采(主要是农业开采与生活用水)、引水灌溉、降水、蒸发,农业开采是最主要的影响因子。研究结果可为制定完善的水资源调控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3.
王岩  刘少峰  付碧宏  邢树文 《地球科学》2015,40(6):953-964, 1060
龙门山是青藏高原周边山脉中地形梯度变化最大的山脉.利用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s, DEM),采用三维残余面法恢复龙门山晚新生代古残余面DEM,并与现代地形面做差值运算,得到研究区域的剥蚀量地形,进而定量估算青衣江、岷江、沱江和涪江主要水系流域晚新生代的地表剥蚀量.结果表明:龙门山晚新生代地表剥蚀总量为80 500~92 800 km3;岷江流域对龙门山地区剥蚀量贡献率约33.9%~37.1%,其次为涪江(33.6%~38.4%)、青衣江(24.1%~31.9%),沱江流域贡献率为0.4%~0.6%;类似2008年“5·12”汶川地震的次生灾害引发的地表快速剥蚀,是青藏高原东缘龙门山造山带晚新生代地表剥蚀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4.
The Talate Pb-Zn deposit,located in the east of the NW-SE extending Devonian Kelan volcanic-sedimentary basin of the southern Altaides,occurs in the metamorphic rock series of the upper second lithological section of the lower Devonian lower Kangbutiebao Formation(D_1k_1~2).The Pb-Zn orebodies are stratiform and overprinted by late sulfide—quartz veins.Two distinct mineralization periods were identified:a submarine volcanic sedimentary exhalation period and a metamorphic hydrothermal mineralization period.The metamorphic overprinting period can be further divided into two stages:an early stage characterized by bedding-parallel lentoid quartz veins developed in the chlorite schist and leptite of the ore-bearing horizon,and a late stage represented by pyritechalcopyrite-quartz veins crosscutting chlorite schist and leptite or the massive Pb-Zn ores.Fluid inclusions in the early metamorphic quartz veins are mainly CO_2-H_2O-NaCI and carbonic(CO_2±CH_4±N_2) inclusions with minor aqueous inclusions.The CO_2-H_2O-NaCl inclusions have homogenization temperatures of 294-368℃,T_(m,CO2) of-62.6 to-60.5℃,T_(h,CO2) of 7.7 to 29.6℃(homogenized into liquid),and salinities of 5.5-7.4 wt%NaCl eqv.The carbonic inclusions have T_(m,CO2)of-60.1 to-58.5℃,and T_(h,Co2) of-4.2 to 20.6℃.Fluid inclusions in late sulfide quartz veins are also dominated by CO_2-H_2O-NaCl and CO_2±CH_4 inclusions.The CO_2-H_2O-NaCl inclusions have T_(b,tot) of142 to 360℃,T_(m,CO2)of-66.0 to-56.6℃,T_(h,CO2) of-6.0 to 29.4℃(homogenized into liquid) and salinities of 2.4-16.5 wt%NaCl eqv.The carbonic inclusions have T_(m,Co2)of-61.5 to-57.3℃,and T_(h,CO2) of-27.0to 28.7℃.The aqueous inclusions(L-V) have T_(m,ice) of-9.8 to-1.3℃ and T_(h,tot) of 205 to 412℃.The P-T trapping conditions of CO_2-rich fluid inclusions(100-370 MPa,250-368℃) are comparable with the late- to post-regional metamorphism conditions.The CO_2-rich fluids,possibly derived from regional metamorphism,were involved in the reworking and metal enrichment of the primary ores.Based on these results,the Talate Pb-Zn deposit is classified as a VMS deposit modified by metamorphic fluids.The massive Pb-Zn ores with banded and breccia structures were developed in the early period of submarine volcanic sedimentary exhalation associated with an extensional subduction-related back-arc basin,and the quartz veins bearing polymetallic sulfides were formed in the late period of metamorphic hydrothermal superimposition related to the Permian-Triassic continental collision.  相似文献   
135.
扬子板块北缘中段多期褶皱构造的变形特征及叠加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扬子板块北缘在中生代期间经历多期构造变形,早期形成的构造样式多被后期的构造变形改造破坏,仅在大巴山弧形断裂和大洪山弧形带之间的南漳一带较好地保存了早期的构造变形样式。笔者通过对当阳复向斜北段发育的褶皱构造的构造要素测量统计和褶皱叠加关系的解析,在扬子板块北缘中段南漳一带识别出三期走向不同的褶皱叠加构造,按发育早晚顺序分别为NW-SE走向褶皱、NE-SW走向褶皱和近EW走向褶皱,分别对应扬子板块向北俯冲以及后期转入陆内变形、江南–雪峰褶皱逆冲带向NW逆冲推覆和晚侏罗世到早白垩世期间大巴山向SW推进等构造变形过程。  相似文献   
136.
斜轴变形椭球高斯投影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边少锋  刘强  李忠美  李厚朴 《测绘学报》2015,44(10):1071-1077
针对东西跨度较大的线路,借助最小二乘法建立斜轴参考椭球,以减小高斯投影横坐标;通过坐标系转换理论,推导出测区在各坐标系下的空间直角坐标,进而确定测区相对于斜轴参考椭球上的大地坐标;利用椭球变换法建立斜轴变形椭球以减小因高程引起的投影变形。以某铁路线为例,可知"斜轴变形椭球高斯投影方法"可大大减小投影后横轴方向分量,避免高斯投影分带现象,同时有效减小高程及其引起的投影变形。该方法数学模型严谨、运算过程清晰,便于编制相关软件,可投入工程使用。  相似文献   
137.
尺度不变特征转换(scale invariant feature transform,SIFT)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图像配准领域的点特征提取算法。针对基于SIFT的图像自动配准算法存在的特征点分布不均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势函数点分布调整的图像配准方法。该方法解决了SIFT算法不能针对特征点的分布情况进行优化的问题。通过调整SIFT的比值阈值,增加配准点的数目;通过引入分子力学中的势函数概念,对特征点分布情况进行优化;通过局部互信息精纠正,微调特征点位置,以提高特征配准点的配准精度;最终实现高质量(空间分布均衡,配准精度高)的图像自动配准。  相似文献   
138.
研究了罗兰C自主实现TOC同步的原理。根据TOC的特点 ,分析了罗兰C自主TOC同步的基本要求。定义了TOC信息的概念 ,提出了一种新的信息类型和相应的通信规约。分析了GRI脉冲序列与参考脉冲 ,以及调制码组与罗兰C脉冲组的时间关系。最后详细研究了在连续传输 (TOC信息和DGNSS交替 )方式下TOC同步的原理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9.
北极苔原Ny-?lesund地区短期气候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我国北极黄河站所在地,德国Koldwey站1994-2003年的逐时常规气象资料,对北极苔原Ny lesund地区短期气候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由于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该地是北极同纬度温度最高的地区。岛上气候温暖湿润,即使在隆冬季节,日平均气温都可以升至0℃以上。全年平均风力较小,以东南(SE)风居多。该地区平均增温速度为0. 68℃/10a,是北极增温较快的地区之一。与同期我国北冰洋浮冰区考察数据相比较,Ny lesund气候更温暖湿润,风速要小得多。在Ny lesund地区,美国国家环境预测中心/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EP/NCAR)的近地面气温的再分析结果,与Koldwey站实测常规地面资料相比,在冬季基本一致,而在夏季则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40.
在对多波束测深常用声线跟踪算法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声线跟踪算法,即沿声线传播的圆弧路径进行积分来求取层内的平均声速,进而推导了严密的多波束测深波束脚印位置的计算公式。理论推导表明,常用的声线跟踪算法的平均声速是将声线的圆弧传播路径当作对应弧段弦时的改进算法平均声速的近似解。实验表明,改进的声线跟踪算法比常用的声线跟踪算法更严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