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6篇
  免费   203篇
  国内免费   385篇
测绘学   151篇
大气科学   206篇
地球物理   148篇
地质学   526篇
海洋学   206篇
天文学   10篇
综合类   101篇
自然地理   11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91篇
  2021年   96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72篇
  2018年   76篇
  2017年   68篇
  2016年   65篇
  2015年   72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98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74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51.
滇西北衙金矿蚀变斑岩中的流体包裹体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位于爆破角砾岩筒边缘的接触带矿化斑岩中早期流体包裹体以CO2-H2O包裹体为主,而岩体内无或弱矿化斑岩中对应的流体包裹体以高盐度H2O-NaCl包裹体为主,反映来源于富碱岩浆的流体在它的早期阶段即分异出富碳相和盐水相,富碳相位于流体的外层,成矿元素主要在富碳相中迁移。因此,外接触带及其附近的围岩是成矿的有利部位。岩体内部蚀变岩石样品石英斑晶中的次生流体包裹体可大致划分为4个阶段。根据显微测温结果、形成温度和压力的估算及均一温度-盐度关系,结合H2O-NaCl体系P-T投影图,包裹体的4个阶段反映了环境条件的变化过程及相关的地质过程。  相似文献   
152.
非生物因子对底栖动物无齿相手蟹重金属富集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长江口滨岸滩地生态系统一种常见的大型底栖动物无齿相手蟹(Sesarma dehaani)为研究对象,分析温度、盐度、重金属间相互作用等几个主要非生物因子对无齿相手蟹积累Cu,Zn,Pb,Cr,Ni的影响。结果表明,夏季无齿相手蟹对Cu,Zn,Cr,Ni的累积量高于其他季节,说明较高的温度有助于动物对重金属元素的吸收;秋季,无齿相手蟹体内的Pb含量与盐度显著负相关;春季,无齿相手蟹体内的Zn含量与盐度负相关;无齿相手蟹体内累积的Zn—Ni,Pb—Cr之间相关显著,二者均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3.
刘锋  毕树平  汤伟 《湖泊科学》2000,12(4):311-320
基于热力学平衡计算,用计算机模拟研究了与高岭石固相平衡的酸性天然地表水中铝的形态分布,讨论了影响铝莆态分布的各种因素,同三水铝石固相平衡相比,与高岭石固相平衡的酸性天然地表水中,铝的形态分布与溶解硅酸的浓度密度相关,聚合态铝浓度较低,总溶解铝浓度明湿减小约2个数量级,模型被用于实际水样的分析,所得结果与实验值符合较好,最后用Monte Carlo模拟考察了由于平衡常数的选择而带来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54.
刘锋  毕树平 《湖泊科学》2000,12(3):233-239
基于质量守恒以及电中性条件,采用化学平衡计算法,计算模拟研究了高岭石固相平衡的酸性天然地表水中铝的缓冲作用对pH值,酸中和容量ANC和缓冲强度β的影响,讨论了影响酸性地表水pH估算的各种因素,如溶解硅酸的浓度,溶解总无机碳的浓度,溶解总氟和总有机碳的浓度及温度等。模型被用于实际水样的分析,所得结果与实验值符合较好,用MonteCarlo模拟考察了由于平衡常数的选择以及水化学参数测量误差而带来的不确  相似文献   
155.
从2010年10月开始在太湖梅梁湾围隔内实验区实施了改性当地土壤技术,在研究其对水体富营养化和蓝藻水华长效控制作用的同时,重点研究了底栖动物群落对此技术的响应.研究发现:经过11个月的处理,相比对照区,实验区内软体动物的平均密度和生物量分别增长了124%和33.8%,底栖动物Margalef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分别增长了41.1%和18.5%.环境因子和底栖动物群落的典范对应分析发现叶绿素a、温度、溶解氧和总磷对底栖动物群落有显著影响.本研究表明通过改性当地土壤技术降低水体营养盐含量和叶绿素a含量、增加底泥表层溶解氧含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底栖动物生境,提高其物种多样性.  相似文献   
156.
为探讨贝类杂交优势 ,利用HOECHST3 3 2 5 8对已固定样品进行染色的方法 ,连续观察了栉孔扇贝♀×华贵栉孔扇贝♂受精的细胞生物学过程 ,初步证明了这 2种远缘扇贝种类之间进行杂交的可行性。结果表明 ,栉孔扇贝的成熟未受精卵子处于第一次减数分裂中前期 ,部分来自华贵栉孔扇贝的异源精子可顺利进入卵子并激发后者完成 2次减数分裂 ,排出第一及第二极体。成熟的雌雄原核形成后完成融合过程 ,形成合子核 ,受精过程结束。大部分杂交受精卵及杂种早期胚胎可以正常发育 ,但其发育进程较种内近交对照组有明显的差别 ,具体表现在延缓性和不同步性 2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7.
 景观指数作为定量描述景观特征的指数,具有明显的尺度效应。进行景观指数的尺度效应研究,对进一步理解格局与尺度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TM影像为基础,选择山西省运城市平原、丘陵、山地及综合地貌4种不同地貌类型,对7个常用景观指数进行了多尺度效应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地形上斑块密度(PD)、景观形状指数(LSI)、结合度(COHESION)3个指数有明显的粒度效应,随粒度的增加呈现逐渐减少的变化趋势;最大斑块指数(LPI)、周长面积比分维数(PAFRAC)、景观聚集度(CONTAG)和Shannon多样性指数(SHDI)4个指数随粒度的增加几乎不发生变化。不同地貌的景观指数随幅度的变化规律比较复杂,景观形状指数(LSI)随幅度的增加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其余6个指数在较小幅度范围内变化比较复杂,但随着幅度的增大有逐渐趋于平稳的趋势。针对研究区不同地貌类型,其景观指数在不同粒度和幅度下有较大区别,可以根据景观指数值的大小来区分地貌的复杂程度。  相似文献   
158.
几种大气稳定度分类标准计算方法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1  
讨论了适用于城市环境中的稳定度参数(莫宁-奥布霍夫长度L、梯度理查森数Ri、总体理查森数Rib)的稳定度分类标准的计算问题,并利用北京市325m气象塔的梯度观测资料,采用D.Golder、Irwin和Houghton提出的3种不同的稳定度分类标准计算方法对总体理查森数Rib进行分类,结果表明,对于北京地区,采用Irwin提出的稳定度分类标准相对合理。  相似文献   
159.
为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辽宁海岛资源,优化海岛产业结构和布局,以辽宁纳入中国海域海岛标准名录的633个海岛为研究对象,在对其地理坐标、陆域面积等基础数据进行数理统计的基础上,通过GIS的空间分析和绘制洛伦兹曲线、计算基尼系数,对辽宁海岛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辽宁海岛属集聚型分布类型,在空间上呈组团与带状分布,按聚集程度来看,形成了黄海北部长山群岛集聚区、辽东半岛南部浅海集聚带与辽东湾西部浅海集聚带三个区域;约60%的海岛处在离大陆岸线直线距离在10 km以内的范围内,近陆程度高;海岛陆域面积分布不均衡,基尼系数达0.9。  相似文献   
160.
The effect of kelp Ecklonia maxima inclusion in formulated feeds on abalone growth and gut bacterial communities has not been previously investigated in South Africa. An eight-month on-farm growth trial was conducted with sub-adult Haliotis midae (~43 mm shell length) fed graded levels of kelp in formulated feeds. Kelp inclusion (0.44–3.54% of pellet dry mass) promoted faster growth (65.7–74.5% total mass gain), with better feed and protein conversions (apparent feed conversion ratio [FCR] 1.4–1.8, apparent protein efficiency ratio [PER] 2.3–2.7), as compared with the non-supplemented feed (52.3% total mass gain, FCR 2.1, PER 1.9; p < 0.001). Abalone-gut bacterial DNA was sequenced using 16S rRNA gene pyrosequencing and the sequences were clustered into 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 (OTUs) at a 97% similarity level. A supplementary 16S rRNA gene 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 (DGGE) analysis was employed. The dominant OTUs differed in terms of their relative abundances, with an autochthonous Mycoplasma strain being significantly more abundant (p = 0.03) in the gut of abalone fed a kelp-supplemented feed. The DGGE band patterns displayed higher within-group variability for abalone fed the control diet, suggesting that dietary kelp inclusion promotes gut-bacteria homeostasis. This may contribute to better feed utilisation and growth in abalone fed kelp-supplemented feed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