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92篇
  免费   468篇
  国内免费   643篇
测绘学   332篇
大气科学   346篇
地球物理   329篇
地质学   1085篇
海洋学   486篇
天文学   13篇
综合类   175篇
自然地理   337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74篇
  2022年   130篇
  2021年   141篇
  2020年   118篇
  2019年   147篇
  2018年   127篇
  2017年   124篇
  2016年   138篇
  2015年   174篇
  2014年   140篇
  2013年   171篇
  2012年   175篇
  2011年   159篇
  2010年   140篇
  2009年   159篇
  2008年   120篇
  2007年   138篇
  2006年   157篇
  2005年   124篇
  2004年   80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71.
基于球谐展开和两分量模型,推导了基于Poisson积分方程的重力异常延拓的远区效应截断误差的函数表达;研究了近区半径、移去重力场阶次、延拓高度与远区效应截断误差之间的相互关系.数值分析表明,当延拓高度为1 000m时,移去360阶的重力场模型,积分半径大于0.5°能保证远区效应截断误差可以忽略;当移去2160阶的重力场...  相似文献   
872.
基于区域潮汐场模型的水位控制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探讨了基于区域潮汐场模型的水位控制方法中的基准面确定问题,发现余水位控制方法在传递余水位的同时隐含了平均海面传递的事实,因而使区域各点与验潮站的平均海面处于同一历元,而深度基准面的确定误差是该方法的主要误差之一.根据渤海的某次水深测量作业,研究了区域深度基准面的精化,验证了平均海面的传递理论.最后分析了该方法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73.
实测信号中的噪声,以及模型阶次的不确定性给模态参数的准确识别带来困难。以提高模态参数识别精度为目标,提出基于模型定阶和信噪分离的复指数模态参数识别方法。该方法借助奇异值分解技术确定模型阶次,采用结构低秩逼近方法进行信噪分离。在此基础上,利用复指数法进行模态参数识别。分别选取一维的悬臂梁模型和二维的悬挂板模型进行物理模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提高模态参数的识别精度,尤其是阻尼比的识别精度,具有较好的工程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74.
实测信号中的噪声,以及模型阶次的不确定性给模态参数的准确识别带来困难.以提高模态参数识别精度为目标,提出基于模30-定阶和信噪分离的复指数模态参数识别方法.该方法借助奇异值分解技术确定模型阶次,采用结构低秩逼近方法进行信噪分离.在此基础上.利用复指数法进行模态参数识别.分别选取一维的悬臂梁模型和二维的悬挂板模型进行物理模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提高模态参数的识别梢度,尤其是阻尼比的识别精度,具有较好的工程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75.
The persistence of malachite green (MG), and its metabolite leucomalachite green (LMG), in fish tissues is still unclear, leading to many trade disputes. In this research, we established and evaluated an HPLC method that could detect MG and LMG simultaneously, and then investigated the persistence of these two toxins in the tissues of juvenile perch (Lateolabrax japonicus) post sub-chronic MG exposure at 1.0 mg/L. Exposure lasted for 2 h everyday and was repeated six times. The perch were then placed in MG-free seawater for 100 d to eliminate the toxins. Results show that MG accumulated in the tissues, including the gills, liver, muscle, blood and viscera, and then was metabolized rapidly to LMG. The concentrations of these two toxin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with the accumulation process. In general, the highest concentrations of MG and LMG in all tissue exceeded 1 000 μg/kg, except for MG in the muscle. The order of accumulation levels (highest to lowest) of MG was gill>blood>liver>viscera>muscle, while that of LMG was liver>blood>gill>viscera>muscle. High levels of MG or LMG could persist for several hours but decreased rapidly during the elimination process. The concentration of LMG was much higher than that of MG during the experiment, especially in the gill, liver and blood. Therefore, the three tissues play important roles in toxin accumulation, biotransformation, and elimination. Although the MG and LMG concentrations in muscle were much lower than in other tissues, the content still exceeded the European minimum required performance limit (MRPL), even after 2 400 h (100 d) of elimination. This demonstrates that it is extremely difficult to eliminate MG and LMG from tissues of perch, and therefore use of these toxins is of concern to public health.  相似文献   
876.
中国旅游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旅游地理学是处于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之间的综合性分支地理学科。中国旅游地理学在20世纪80年代的地理学大发展中应运而生,经过30年的发展壮大,旅游地理学逐渐成为中国地理学中发展最快,成果最丰,思想活跃的分支学科之一。近年来,旅游地理学一方面从研究规范的讨论到问题意识的强调,学科的自觉性不断增强,在社区旅游、事件旅游、遗产旅游、城市旅游和旅游流与空间结构等研究领域形成了一系列卓有特色的研究成果,学科涉及领域趋于多元化,研究方法不断创新,学科队伍不断壮大,学科平台不断扩大,国际交流日益频繁,中国旅游地理学研究逐渐与国际接轨。另一方面,旅游地理学者广泛参与到省域及重点区域的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实践和世界遗产保护中,并致力于中国旅游标准化和旅游产业国际化的实践。旅游地理学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展望未来,中国旅游地理学一方面将继续发挥理论结合实际的学科传统优势,不断壮大旅游地理学的学科力量;另一方面需不断加强学科理论体系的构建,进一步提升旅游地理学研究的理论深度和国际化水平。  相似文献   
877.
山东省莱州—安丘铁成矿带特征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莱州-安丘铁成矿带位于沂沭断裂带东侧,胶北隆起的西南部。成矿带呈NE向展布,长约100 km,宽10~20km。已知区内铁矿类型主要有沉积变质型、岩浆熔离型和岩浆期后热液型,成矿除受地层控制外,还与构造、岩浆活动关系密切。通过对地质和重、磁物理场的分析,确定不同成因类型铁矿的分布范围,并且划分出不同磁异常特征,指出今后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878.
目的:通过分析颈总-颈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及管腔狭窄程度评估和预测冠状动脉性心脏病(CAD)的发生与发展。方法:回顾性分析81例患者的头颈部CTA和冠状动脉CTA资料,评估图像质量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性质,并计算狭窄程度。按照颈总-颈内动脉狭窄程度可分为两组:中度及以上狭窄组和轻度狭窄组,对相应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程度分别做两组间独立样本t检验。并按行头颈部CTA检查患者头颅CT平扫结果进行分组:脑梗死组和无脑梗死组,并进行两组间t检验。按颈总-颈内动脉中度及以上狭窄组和轻度狭窄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发生概率作χ2检验。分析81例患者静态心电图、心绞痛以及TIA发生率与有无脑梗死以及颈总-颈内动脉狭窄程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81例患者中,脑梗死组和无脑梗死组冠状动脉斑块形成处狭窄程度t检验结果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即脑梗死组相应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较非脑梗死组重。经配对χ2检验,颈总-颈内动脉狭窄程度影响TIA的发生概率(P<0.05)。对81例患者分析其静态心电图,有TIA组静态心电图ST-T段改变以及心绞痛发生率明显高于无TIA组(P<0.05)。结论:颈总-颈内动脉狭窄程度与相应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发展存在关联。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脑梗死及相应颈总-颈内动脉狭窄程度有关。颈总-颈内动脉存在中度及以上狭窄时,TIA的发生率增加,且TIA组受检者静态心电图ST-T段改变以及心绞痛发生率均高于无TIA组。  相似文献   
879.
为了同时提高点云平面分割效率与可靠性,提出了一种新的将区域增长与RANSAC相结合的点云平面分割方法。该方法通过对八叉树节点进行平面度测试实现种子平面的自动遴选,将节点平面参数作为区域增长约束得到初始分割结果。实验证明了该方法能够高效可靠地实现散乱点云平面分割  相似文献   
880.
笔者对塔里木盆地北部库车坳陷南缘斜坡的星火3井钻遇的一套岩浆岩进行岩石学分析及年代学研究。星火3井区岩浆岩主要由酸性、基性喷出岩组成,星火3井主要钻揭霏细岩。对星火3井的1个岩心样品进行LA-ICP-MS锆石U-Pb年龄测定,获得霏细岩年龄为(294±10)Ma,代表该区二叠纪岩浆喷发的最晚年龄。表明库车坳陷南缘与塔北其他地区一样,发育二叠系岩浆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