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01篇
  免费   752篇
  国内免费   1087篇
测绘学   441篇
大气科学   366篇
地球物理   500篇
地质学   2009篇
海洋学   402篇
天文学   38篇
综合类   201篇
自然地理   383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79篇
  2022年   174篇
  2021年   197篇
  2020年   157篇
  2019年   184篇
  2018年   183篇
  2017年   147篇
  2016年   161篇
  2015年   191篇
  2014年   197篇
  2013年   234篇
  2012年   302篇
  2011年   268篇
  2010年   248篇
  2009年   240篇
  2008年   211篇
  2007年   215篇
  2006年   212篇
  2005年   168篇
  2004年   144篇
  2003年   94篇
  2002年   77篇
  2001年   73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1篇
  195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901.
According to the earlier international studies on the coupled ice-ocean model and the hydrology, meteorology, and ice features in the Bohai Sea, a coupled ice-ocean model is developed based on the National Marine Environment Forecast Center‘ s (NMEFC) numerical forecasting ice model of the Bohai Sea and the Princeton ocean model (POM). In the coupled model, the transfer of momentum and heat between ocean and ice is two-way, and the change of ice thickness and concentration depends on heat budget not only at the surface and bottom of ice, but also at the surface of open water between ices. The dynamic and thermodynamic coupling process is expatiated emphatically. Some thermodynamic parameters are discussed as well.  相似文献   
902.
通过对采集于江苏省盐城市上冈镇的三个柱状沉积剖面(W,M,E)的岩性特征及其对比关系的分析、沉积物14C年代的测定以及沉积物样品的粒度、磁化率特征的分析,结合有孔虫和颗石藻的分析结果,判定研究沉积层段为全新世中期的潮滩沉积.孢粉分析结果显示当时的气候较现在温暖.以潮汐层理的周期性特征为依据,对以泥为主的潮滩沉积剖面中每隔10~20cm有规律出现的一层砂作了分析,结果表明这一沉积特征为季节性的潮滩沉积旋回.在此基础上,观察沉积剖面中的风暴潮事件的记录状况,估算出剖面中记录的与9711号台风风暴潮强度相当的风暴潮的发生频率为二至四年一遇,而依据盐城市东台梁垛河闸多年的现代最高潮位资料,应用耿贝尔(Gum-bel)曲线拟合法计算出的9711号台风所引起的风暴潮频率为十二年一遇,即全新世中期温暖期的台风风暴潮的频率比现在大.据此推测全球变暖后台风风暴潮的频率将会增加.  相似文献   
903.
羟基自由基对细胞的三大基本分子核酸、蛋白质、葡萄糖有着强烈破坏作用。压载水中羟基的比值浓度达到0.63mg/L时,含有微生物液体中的总蛋白质含量从1.49g/100mL降到0.993g/100mL,减少了33.4%;核酸中RNA、DNA的含量分别从2.43μg/mg、0.96μg/mg分别减少到1.29μg/mg、0.19μg/mg,分别减少46.9%、80.2%;葡萄糖含量从0.246mg/100mL增加到0.492mg/100mL,增加了1倍。试验数据表明,羟基自由基氧化、分解、破坏了微生物细胞三大基本分子核酸、蛋白质、葡萄糖,这是微生物致死的主要生化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04.
马里亚纳海槽中央轴裂谷中的小扩张脊部位 ,广布火山喷发的玄武岩体 ,海底热液硫化物就是从这些岩体的裂隙中喷溢堆积起来的。利用我国“大洋一号”船拖网所获岩样进行了矿物学和岩石化学特征研究 ,认定为高铝低钾的大洋底玄武岩或拉斑玄武岩系列和钙 -碱玄武岩。为进一步弄清马里亚纳海槽区热液活动岩石学条件和探讨海槽区热液物质来源提供科学证据  相似文献   
905.
1 .IntroductionIdentificationofaleakingflowlinerepresentsaspecialchallengetoboththeoilandgasindustryandregulators .While ,historically ,thenumberofcasesofshallowwaterreleasefromflowlinesisex tremelysmall,deepwaterflowlinesoperateunderconditionsrarelyencounteredinpreviousdevelopmentschemes .Theremotenessofthedeepwaterpipeline ,coupledwithanumberofcomplexinteractionsbe tweenthereleasedfluidsandthedeepwaterenvironment,effectivelyeliminatesmostexternaldetectionmethods (Scott,1 999) .Thecauseoflea…  相似文献   
906.
渤、黄海冰情与华北地区降水关系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北京1932~2000年逐月降水量资料、渤、黄海海冰资料及1951~2000年气候因子资料,运用相关分析方法对冬季渤、黄海冰情与华北地区降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冰情与降水存在着条件相关,如果海冰冰级达到2.5级以上且冬季副高较前一年有增强趋势,年降水大于平均值的可能性很大。这一点是对华北降水进行预测的一个新发现,对华北年降水趋势预测有着积极的作用。根据冰情与副高可判断当年降水的趋势。  相似文献   
907.
夏季长江冲淡水转向机制的数值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白学志  王凡 《海洋与湖沼》2003,34(6):593-603
利用普林斯顿海洋环流模式(POM),通过一系列的理想试验,探讨了夏季长江冲淡水的扩展机制。结果表明:(1)倾斜底形是夏季长江冲淡水向东北偏转的一个必要条件;夏季冲淡水向东北偏转是南风、斜压效应和底形的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风应力和底形的相互作用占主导地位;单纯的底形东倾不能使冲淡水向北偏转。平底时,南风和淡水浮力强迫都不能使冲淡水向北偏转。(2)无风时,人海淡水可以在河口附近强迫出一个反气旋涡旋和贴岸南下的狭窄的沿岸流,反气旋涡旋与淡水浮力强迫(斜压效应)有关,南下沿岸流则与质量输入有关;平底时,反气旋涡旋位于河口正东,倾斜底形时,反气旋涡旋向北拉伸,冲淡水的一部分沿岸向北扩展;人海淡水在河口附近强迫出一个闭合的垂直环流圈:上层为离岸流,淡水向外海扩展,约在离岸30—45km处有下降流;低层有高盐水沿海底流向河口,约在离河口。lOkm处与向海的径流相遇,引起上升流。  相似文献   
908.
东海不同底质类型海域春季悬浮体通量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利用1994年4月在东海陆架不同底质类型海域即泥质和砂质区的水文和泥沙观测资料,分析和计算了两个站的悬浮体含量的分布、余流分布和悬浮体通量,以代表两个局部海域悬浮体含量分布和输送的特征。结果表明,在底质类型、生物活动、水动力环境和悬浮体物源各因素的影响下,两个海域的悬浮体通量和悬浮体含量垂直分布各有其特征,是东海悬浮体输送和垂直分布的两种典型类型。111站周围海域的悬浮体通量较大,上、中层水体(0-40m)中的悬浮体向东南方向输送,下层和底层的悬浮体向东北方向输送,且下层和底层的通量大于中上层;砂质区的悬浮体通量相对较小,且从表层到底层均向东北方向运移。  相似文献   
909.
利用35年的东海区带鱼年渔获量资料与长江径流及东海温、盐断面资料、SST和黑潮流量资料,分析了东海渔获量年际变化与海洋环境的关系。结果表明,东海渔获量与长江径流和黑潮暖流的变化有密切的关系,长江径流量大时,东海渔获量高;反之,则低。1960年以来东海区渔获量的4次长期波动与长江径流的年代际变化基本一致。东海渔获量的丰、欠与黑潮(流量)的强、弱呈反位相变化,秋季的黑潮流量与渔获量的变化关系尤其显著;黑潮强(弱)时,东海渔获量低(高)。受长江径流和黑潮的影响,渔获量与盐度的高相关区夏季位于长江口区,秋季则位于黑潮左侧的盐锋内;东海渔获量高(低)分别与区域内盐度的低(高)变化相一致。东海区渔获量与不同季节SST变化的高相关区(即渔场区)关系密切,冬季(2月)位于东海北部的大沙渔场,春(5月)、夏季(8月)位于长江口舟山渔场,秋末初冬(12月)位于舟山及陆架暖流区,渔获量丰年与渔场区SST正异常相对应。  相似文献   
910.
利用历史地磁场模型资料和日长资料,计算和分析了1840~2000年期间地磁场变化与日长变化的互相关特点。结果表明,地磁变化与日长变化存在时滞相关。地磁场强度参数的变化比日长变化超前7.5~10a(年);地磁场西向漂移参数比日长变化滞后,其中,西漂分量.λ12和.λ23滞后7.5a,而地磁场的平均漂移速度和纬度漂移分量滞后20~22.5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