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7篇
  免费   118篇
  国内免费   266篇
测绘学   82篇
大气科学   129篇
地球物理   484篇
地质学   579篇
海洋学   129篇
天文学   41篇
综合类   42篇
自然地理   105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9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56篇
  1990年   50篇
  1989年   46篇
  1988年   43篇
  1987年   32篇
  1986年   29篇
  1985年   31篇
  1984年   22篇
  1983年   30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18篇
  1965年   8篇
  1964年   8篇
  1959年   10篇
  1958年   21篇
  1957年   14篇
  1955年   7篇
  1954年   8篇
  1930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电离层水平不均匀性对无线电掩星资料反演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电离层水平不均匀结构是引起掩星资料反演的主要误差源.本文模拟不均匀结构对无线电掩星资料反演的影响.首先利用3-D全球射线追踪技术进行了模拟.结果指出:电离层电子密度20%的变化可能引起GPS的时延增加约12m.其次,将90%的掩星时延对应的路径长度,定义为电离层掩星测量的水平分辨率,其值为1200-2000 km.最后,计算了不同纬度电离层当地正午、子夜和日出时的电离层水平不对称指数.它表明:低纬夏季日出时,不对称指数达-78%,反演结果可能有较大误差.  相似文献   
32.
Fluorescence lifetime provides a third independent dimension of information for the resolution of totalluminescence spectra of multicomponent mixtures.The incorporation of this parameter into theexcitation-emission matrix(EEM)by the phase modulation technique results in a three-dimensionalexcitation-emission-frequency array (EEFA).Multicomponent analysis based on the three-dimensionalEEFA brings a qualitative change for the resolved spectra,i.e.individual spectra can be uniquely resolved,which is impossible with any two-dimensional analysis.In this paper we present a method for analyzingthe EEFA.We show mathematically that with the three-dimensional analysis of the EEFA individualspectra and lifetimes can be obtained.Our algorithm is developed in mathematical detail and isdemonstrated by its application to a two-component mixture.  相似文献   
33.
位于中非东部的Kibaran带被解释为大约在1400~950Ma期间发育的碰撞带。碰撞带演化不同阶段的岩浆特征解释如下: 1.大陆裂谷作用阶段(>1400Ma),在东部扎伊尔下Kibaran单元,角闪岩与大陆拉斑玄武岩质的和碱性同源的麻粒岩互层为特征(Shaba,未公布资料;Kivu,参考资料1)。  相似文献   
34.
台湾岛是欧亚大陆架和属菲律宾海板块的吕宋岛弧向北延伸形成的弧形列岛间少有的活动碰撞产物。为了更好地认识这个碰撞的演化和近代构造,我们从台湾遥测地震台网记录的50000个原始记录中挑选了1260个好的地震记录,用于决定该岛下的一维和三维P与S波速度结构。速度结构和地震再定位的结果指出,该岛在构造上分为三个不同的地带。在东部,菲律宾海板块正俯冲于欧亚板块的东部,其北西向边界由地震活动和高速度区圈定。在南部,欧亚大陆板块正俯冲于菲律宾海板块,在大约23°N的东西向边界的南端,它可由壳下地震活动性和相当低的速度区很好地圈定。消减大陆的倾角很小,在吕宋岛弧东边,距主要岛屿50 km内都是这样。在该岛23°N以北的主要部分的结构指出,中央山脉的西部25 km的深度以上有一低速度缓倾带,而在那个深度以下,至少到50 km,呈现窄而陡的倾斜。由窄地震活动带勾画出该低速区的倾向,并延伸到100 km。这个地震带处于速度的鞍部,在24°N的中部低速区呈现明显的断错。因而,欧亚大陆消减带在台湾的证据在该岛下处处存在,地幔低速区证实,但未必需要,在大陆下地壳约6—16 km的消减带至少已达50 km的深度。在23°N速度结构和地震活动性的明显变化及在24°N低速范围的水平断错表明,在通过这些纬度时,消减带特性有突然变化。这些变化可以是吕宋岛弧和消减大陆架相互作用引起,它类似于表面的相互影响。最后,消减的菲律宾海板块的速度结构指出,在70 km深度以下,地震不在板块的高速区内发生,但有可能处于板块的上缘附近。地震位置和速度结构也指出,消减板块是分段的,而且消减作用当今正在22°N的南部发生。  相似文献   
35.
Ubendian造山运动影响了中非东部很大区域,它产生于早元古代期间,在马拉维、坦桑尼亚、扎伊尔和赞比亚境内发育成一条主要呈NW—SE向特征的带。在东北部的沙巴(扎伊尔),常见到新鲜的、保存完好的、裸露的Ubendian侵入岩和火山岩,本文对它们进行了描述。深成—火山杂岩研究结果,显示出3个岩浆旋  相似文献   
36.
1908年,A.B.尼古拉耶夫曾描述过南乌拉尔被称为“金山”区内的产在脉状绿泥—石榴辉石岩体(按现代术语,为“异剥钙榴辉长岩”)中的浸染含铜自然金。此种自然金具有含铜非常高的特点,曾引起许多研究者(洛热奇金、彼列利亚耶夫、诺夫戈罗多瓦、P.O别尔松、波克罗夫斯基等人)的注意,他们的研究成果确定了含铜自然金为AuCu_3(铜金矿)相、AuCu(四方铜金矿)相和含汞的银金矿相。上述矿物被为罕见。因此,当详细研究异剥钙榴辉长岩中金矿化显示时,对所获得有关这些矿物的资料很感兴趣。  相似文献   
37.
在加里东造山运动过程中,波罗的地盾西绝的大部分发性了破裂、板片化和堆叠。加里东期的变形作用导致了陆壳的山体加厚。镁铁质麻粒岩和麻粒岩相变斜长岩构成了挪威西南部卑尔根弧地体的大部分。这些岩石代表了典型的前寒武大陆的下地壳。在加里东造山旋回中,这些岩石受堆叠和地壳增厚的影响,发生了广泛的榴辉岩化。榴辉岩形成于剪切变形作用主与之伴生的富H2O流体的渗滤作用。在早期,榴辉岩相矿生生成于张性破裂(脉)中。这  相似文献   
38.
本文评述了等离子体原于荧光光谱(ICP-AFS)技术,它是作为测定地质样品中金、铂、钯的一种方法。金、铂、钯的检出限分别是1,12和0.5ng/ml。校正曲线在五个数量级内是线性的,可以不用稀释而只用一条分析曲线测定ppb级和ppm级的含量。本文研究了基体效应和光谱干扰,公认的参考物质分析表明准确度高,四个月的室内参考物质分析表明长期精密度为±5%。  相似文献   
39.
Yang  B 束龙仓 《世界地质》1991,10(1):160-161
岩溶覆盖层坍塌是天然力或人类活动引起的一种动力地质现象。灾难性坍塌通常是人类活动引起的,例如:矿山排水,挖掘坑道,过量开采岩溶水引起水位大幅度下降或急剧上升,频繁而剧烈的振动等,都能引起大规模的坍塌。岩溶覆盖层的坍塌有三个基本条件,首先,覆盖层之下的是基岩有岩溶发育,岩溶形成的溶蚀洞厅系统上都是开启的;其次,覆盖层是松散沉积物或象土壤、砂或砾石的堆积物;第三,地下水位频繁变化且发生在基岩和覆盖层界面附近。当岩溶区的岩石、土壤、水和空气的天然平衡遭到破坏时,就很可能发生坍塌,就  相似文献   
40.
在马尼托Lac du Bonnet岩基进行岩石物理参数(体积磁化率、磁各向异性、天然剩余磁化强度)的测量,用来描述岩石的岩性特征。钻了5个钻孔,共进尺2.8Km。确立了岩芯的磁化率与岩性之间的关系。磁化率值与岩性特征对应为:低磁化率(0~5×10~(-3)SI)为断裂带(开口断裂和闭合断裂)并伴生蚀变岩石;中等磁化率值(7~10×10~(-3)SI)对应于无蚀变及无断裂的均质岩石;高磁化率(20~100×10~(-3)SI)兼有低磁化率(0~5×10~(-3)SJ)区是非均质的岩石,如含镁铁质矿物的捕虏体。通过钻孔间的对比,在UKL-1,-5,-3岩芯上确定了两个无间断的主断裂带,这与利用地震反射资料确定的断裂带相吻合。磁各向异性与岩石组构有关。剩磁测量没有得到稳定的磁方向。火成岩的磁性测量是确定岩体特征的一个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