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12篇
  免费   968篇
  国内免费   1107篇
测绘学   638篇
大气科学   911篇
地球物理   1453篇
地质学   2880篇
海洋学   704篇
天文学   128篇
综合类   385篇
自然地理   688篇
  2024年   48篇
  2023年   145篇
  2022年   169篇
  2021年   155篇
  2020年   122篇
  2019年   210篇
  2018年   207篇
  2017年   129篇
  2016年   139篇
  2015年   153篇
  2014年   298篇
  2013年   217篇
  2012年   265篇
  2011年   265篇
  2010年   226篇
  2009年   239篇
  2008年   273篇
  2007年   259篇
  2006年   302篇
  2005年   274篇
  2004年   242篇
  2003年   215篇
  2002年   203篇
  2001年   174篇
  2000年   211篇
  1999年   206篇
  1998年   173篇
  1997年   218篇
  1996年   181篇
  1995年   179篇
  1994年   184篇
  1993年   176篇
  1992年   163篇
  1991年   166篇
  1990年   175篇
  1989年   131篇
  1988年   83篇
  1987年   73篇
  1986年   54篇
  1985年   58篇
  1984年   50篇
  1983年   60篇
  1982年   45篇
  1981年   33篇
  1980年   28篇
  1965年   13篇
  1964年   18篇
  1959年   17篇
  1958年   25篇
  1957年   2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991.
酪蛋白激酶1 (CK1)是一种重要的蛋白激酶家族,其在DNA损伤应答和修复、细胞增殖和凋亡、胚胎发育和稳态等重要的生物学过程中都具有复杂多样的调控作用。为了理解CK1基因家族在双壳贝类中的特征、进化及生物学功能,实验采用比较基因组学及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对双壳贝类CK1基因家族进行了鉴定分析,通过虾夷扇贝高温应激实验,研究了CK1基因家族在高温应激时的表达规律。结果显示,在虾夷扇贝、栉孔扇贝、长牡蛎与侏儒蛤中均存在CK1α,CK1αlike,CK1δ,CK1γ3,并发现CK1ε,CK1γ1,CK1γ2在双壳贝类中发生了丢失。时空表达分析发现,双壳贝类CK1基因均在胚胎发育早期集中表达,并以多细胞/囊胚期为界呈现出母源/合子特异性表达模式。CK1为关键基因的基因共表达模块显著富集在错配修复、核苷酸剪切修复等相关通路上,暗示了CK1基因在双壳贝类胚胎发育过程中参与调控DNA损伤修复过程,从而维持早期胚胎发育时的基因组稳定性。双壳贝类CK1基因在成体中呈现组织特异的表达模式,主要在鳃和雄性性腺中具有相对较高的表达量。虾夷扇贝受到高温应激后,其鳃中PyCK1α, PyCK1αlike和PyCK1δ...  相似文献   
992.
了解中国北方晚冰期和全新世时期的气候环境变化及其驱动机制,有助于预测未来气候变化的可能情景。基于黄土高原东南缘临汾盆地的黄土-古土壤剖面,在3个AMS14C年代的支持下,通过粒度、磁化率、土壤有机碳以及地球化学元素等指标,重建了临汾盆地晚冰期至中全新世晚期的气候变化历史。结果表明:宋村沟剖面的黄土和古土壤分别处于初等和中等化学风化阶段,而不同地区风成堆积物的化学风化强度存在明显差异,主要受控于东亚夏季风的区域变化。多指标综合分析表明,晚冰期以来临汾盆地的气候演变经历了4个阶段:晚冰期东亚冬季风较强,气候干冷;早全新世东亚夏季风强化,气候向暖湿转变;早中全新世东亚夏季风达到峰值,为最暖湿的适宜期;中全新世晚期东亚夏季风减弱,气候再次转向干冷;临汾盆地的气候变化主要受控于北半球太阳辐射强度和冰量的变化。  相似文献   
993.
辽河断陷地质构造十分复杂,造成了古近系分割性强、厚度和岩性纵横向变化大等特点.寻找识别标志层,进行精细地层划分对比一直是本区地层研究的难点,制约了油气勘探开发部署.从盆地构造沉积演化分析入手,通过多重地层划分对比方法,对西部凹陷近千口探井进行系统研究,识别了古近系7个区域标志层,描述了古近系沙河街组共14种不同类型底界的接触关系和岩电特征,并以各种类型底界的代表井为基准,划分出同一地层单元内不同类型底界的分布区,使陆相断陷盆地地层划分对比更加简单、具体、易操作,为油气精细勘探提供基础支撑.  相似文献   
994.
赵辰  孙彬彬  周国华  贺灵  曾道明 《地质通报》2023,(10):1784-1791
以福建龙海市为研究区,在不同地质背景、土地利用方式、土壤类型和土壤成因类型条件下进行样品采集,共采集56件土壤样品,测定pH值、有机质含量(SOM)、阳离子交换量(CEC)、营养元素全量及有效量。利用相关分析、线性回归分析等统计手段,探究土壤中营养元素有效量的影响因素,建立并验证了研究区土壤中营养元素有效量的预测模型,以此深入了解区内土壤养分状况,为该区土地的合理利用及治理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龙海市土壤呈酸性—强酸性,有机质含量较低,阳离子交换量偏低;土壤中N、P、K、Mo、Zn元素全量相对富集;元素全量、有效量及其有效度变异性较强;土壤中B、Cu、K、Mn等营养元素全量与有效量相关性较好,土壤pH值对K、Mo、Si的有效度有一定影响,CEC与Si的有效度呈显著正相关,SOM增加有利于提高Cu、Fe、Mn、P、Zn等元素有效量。通过土壤全量分析数据及土壤理化指标建立的线性模型,可以预测表层土壤中Cu、Fe、Mo、Mo、P、S、Si等营养元素的有效量,若引入更多影响因子,将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模型的拟合效果,使得预测更准确。  相似文献   
995.
采用汶川地震震源区彭灌杂岩中代表性细粒花岗岩样品,在固体围压介质三轴实验系统上开展了高温高压流变实验研究.实验的温度和压力条件按照龙门山断层带5~30 km深度对应的温度和压力(静岩压)设定.利用偏光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实验样品进行微观结构观察.实验结果表明,实验样品在10~20 km深度都具有很高的强度,彭灌杂岩在该深度处于脆性破裂-脆塑性转化域,而在20~30 km实验样品强度显著降低,彭灌杂岩进入塑性流变域,这与流变结构中的极限强度很接近.以花岗岩为代表的彭灌杂岩的破裂强度决定了中上地壳的强度,在15~20 km深度不仅强度达到最大值,而且控制了断层不稳定滑动,具备地震成核条件.因此,把彭灌杂岩强度随深度变化规律与流变结构和滑动稳定性参数(a-b)结合起来得出,彭灌杂岩在15~20 km的高强度是汶川地震的孕育和发生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996.
西北地区中强震前固体潮调制比时空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1900—2015年中国大陆地区浅源地震阴历目录,依据地震活跃特征确定固体潮调制阴历日期和调制比阈值,并利用固体潮调制比时空扫描方法回顾性地研究近年来西北地区发生的3次中强地震,即2013年甘肃岷县漳县MS6.6、2015年内蒙古阿拉善MS5.8和2016年青海门源MS6.4地震前, 区域小震的固体潮调制比时空演化过程.研究结果显示:岷县漳县MS6.6和阿拉善MS5.8地震前震中区域出现固体潮调制比异常,门源MS6.4地震前震中附近的固体潮调制比异常演化时间较长; 西北地区3次中强震均发生在固体潮调制比时空扫描的高值异常集中地区及周围区域,扫描时间窗长度和固体潮调制比异常区域的大小可能与中强震的强度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97.
2017年8月8日四川九寨沟发生MS7.0地震,该地震发生在巴颜喀喇块体的东北边界,震中区域构造条件复杂,是巴颜喀喇块体北侧左旋走滑环境向东侧逆冲挤压环境过渡的位置,附近地区历史强震较多。九寨沟地震是一次主-余型地震,余震活动水平较弱,主震发生后短时间内ML≥4.0余震的“等待时间”存在异常,震后较长时间余震活动恢复到正常状态,序列h值、余震视应力等符合主-余型序列特征。序列b值为0.84,G-R关系推测序列最大余震的震级约为ML5.4(MS5.0),8月9日发生的MS4.8地震是目前该序列的最强余震。通过与1970年以来附近地区7级左右地震序列的对比认为,九寨沟地震与1976年松潘-平武2次7.2级地震序列在余震空间位置、发震构造和震源机制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因此,不具备发育为震群型序列的条件。九寨沟地震主震视应力为0.36~0.38MPa,属于应力下调模型,序列余震的平均视应力水平接近龙门山断裂带附近中小地震的平均背景水平。  相似文献   
998.
北方农牧交错区地处半湿润/半干旱生态脆弱过渡带,干旱是影响该区植被生产力的关键因素之一。探究干旱对植被总初级生产力的影响,对深刻理解气候变化下生态系统生产力变化响应特征及优化区域碳水循环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更好地了解水分限制区不同干旱特征对GPP影响,本研究以北方农牧交错区为例,基于长时间序列的标准化降水蒸散发指数(SPEI3,1900—2020年)和植被总初级生产力(GPP,1982—2018年)等数据,首先采用小波分析明确SPEI3与GPP强相关周期,在此基础上利用游程理论识别干旱特征,进而分析了北方农牧交错区干旱特征与GPP的变化趋势,最后厘定了不同干旱特征对GPP的影响。结果表明:(1) 1982—2018年北方农牧交错区SPEI3与GPP在半年周期和年周期存在显著相关关系,滞后效应随时间变化而变化;年际分析能够减弱滞后效应对SPEI3与GPP相关性的影响;(2) 1900—2020年北方农牧交错区干旱历时、干旱烈度和烈度峰值均呈现显著增加趋势,干旱烈度随着干旱历时和烈度峰值的增加而加剧,干旱特征高值区往往具有更强的增加趋势;(3) 1982—2018年北方农牧交错区GPP总体呈...  相似文献   
999.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长73亚段沉积体系和砂体成因类型及展布特征受湖盆底部形态控制明显,不同地区砂体类型、成因及空间展布各异。根据岩心、钻井、测井等资料运用印模法与沉积学方法精确地恢复了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长73亚段的古地貌,并对微古地貌单元进行精细刻画,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古地貌对盆地延长组长73亚段沉积体系和砂体成因类型及展布特征的控制作用。研究表明:长73期古地貌整体呈东缓西陡的不对称坳陷形态,明确了研究区发育高地、坡折带、湖底深洼(凹)、湖底平原、湖底古隆、湖底古脊和古沟道7个微古地貌单元。研究区延长组长73亚段重力流沉积体系受古地貌控制较明显,从湖盆边缘至湖盆中心依次发育三角洲前缘沉积、沟道型重力流沉积、半深湖-深湖沉积,从坡折带至湖盆中央,重力流沉积类型逐渐从砂质碎屑流沉积转换为浊流沉积。古地貌形态控制着研究区延长组长73亚段重力流砂体的整体展布,而高地、坡折带及古沟道等微古地貌单元则进一步控制重力流砂体的物源方向、成因类型、运输方向、横向连通性及展布形态等。   相似文献   
1000.
强震观测数据是地震工程和工程地震研究的基础。为了给不同研究目的的地震动数据选取提供参考,本文重点介绍并总结了目前全球常用的6个强震动数据库的背景意义、历史发展和数据特点。这些数据库包括:美国的PEER、USGS和COSMOS、日本的K-NET和KiK-net、意大利的ITACA、土耳其的TR-NSMN、新西兰的GeoNet等。通过对比其台站、数据的空间分布,将其分为全球性数据库和区域性数据库,并进一步根据其数据的时间分布和地震参数,比较了不同数据库的特点以及适用范围,最终对不同研究中数据库的选取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