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631篇 |
免费 | 389篇 |
国内免费 | 843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99篇 |
大气科学 | 410篇 |
地球物理 | 1247篇 |
地质学 | 1702篇 |
海洋学 | 589篇 |
天文学 | 142篇 |
综合类 | 168篇 |
自然地理 | 40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0篇 |
2023年 | 45篇 |
2022年 | 56篇 |
2021年 | 75篇 |
2020年 | 58篇 |
2019年 | 63篇 |
2018年 | 81篇 |
2017年 | 39篇 |
2016年 | 81篇 |
2015年 | 60篇 |
2014年 | 95篇 |
2013年 | 97篇 |
2012年 | 145篇 |
2011年 | 201篇 |
2010年 | 95篇 |
2009年 | 112篇 |
2008年 | 190篇 |
2007年 | 185篇 |
2006年 | 203篇 |
2005年 | 202篇 |
2004年 | 174篇 |
2003年 | 145篇 |
2002年 | 132篇 |
2001年 | 123篇 |
2000年 | 163篇 |
1999年 | 122篇 |
1998年 | 107篇 |
1997年 | 116篇 |
1996年 | 113篇 |
1995年 | 108篇 |
1994年 | 127篇 |
1993年 | 153篇 |
1992年 | 96篇 |
1991年 | 155篇 |
1990年 | 112篇 |
1989年 | 102篇 |
1988年 | 91篇 |
1987年 | 87篇 |
1986年 | 44篇 |
1985年 | 70篇 |
1984年 | 60篇 |
1983年 | 59篇 |
1982年 | 37篇 |
1981年 | 31篇 |
1980年 | 45篇 |
1964年 | 14篇 |
1960年 | 11篇 |
1959年 | 19篇 |
1958年 | 18篇 |
1957年 | 18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8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112.
113.
欧洲地学断面计划(European Geotraverse,简称EGT)是一项国际性的多学科计划,研究工作集中在一条从斯勘的纳维亚最北端延伸到北非、南北方向的岩石圈剖面,长度为4000km,宽度是变化的。该剖面由相连的三部分组成(北段、中段和南段),包括了从波罗的地盾最古老的前寒武纪地区到目前活动的西地中海地区各构造区的一套连续变化的岩系。EGT计划的主要目的是得到一个有关大陆岩石圈的构造、状态和组分的较好的三维图象,作为了解大陆岩石圈演化和动力学特性的基础。构成EGT联合计划(Joint Programme)的全部十二个主要计划现已实施,而其中的几个正接近完成。 相似文献
114.
欧洲主要的构造问题之一是与所谓波兰一丹麦凹槽地区,东欧地台的西南边缘有关.通常认为,这个边缘就是T一T构造线(Tornguist一Teisseyre Line),该构造线在欧洲的这部分近于北西一南东走向.确定前寒式纪地台和古生代地台之间接触带的深部地壳结构,是1965一1982年间在波兰进行地震测深(DSS)计划的主要目的. 在T一T构造带,洛九条测线进行了地壳的地震测深,测线总长度约2600 km.地震刚深结果表明,东欧地台边缘带的地壳具有任烈的异常特征.该带的宽度有变化,在波兰西北部为50 km,到它的东南部约为90 km.波兰古生代地台的地壳厚度是30一35 km,前寒式纪地台的地壳厚度是42一47 km,而T一T构造带内的地壳厚度在5似;{55 km之间变化.在T一T带的莫霍界面上方,40一45 km深处,有一地震不连续面,其P波速度从7.5 km八变为7.7 km/5.界面速度、平均速度和地壳的分层,沿T一T带都有明显的变化.在T一T带,还观测到强,狄的重力异常和磁异常.根据这些特征,T一T构造带被确定为一个具有裂谷性质的深部构造凹槽. 匀划出T一T构造带的深部断裂,对确定东欧前寒武纪地台板块边界的位置十分重要.根据DSS的结果,T一T构造带的东北边缘就是东欧地台的一个古板块边界.r.测"1犷 !r' 己东气二,.厂犷扮5乒)爪6哈茗尸犷合呈叼{巴竺多护半:讼扩鹦试滚梦二品!In攀穿缪二(《日f吕之盆目门l辉袋业介,,然2佗口1公0空00认m'钧J..'~山.司汾/'飞落100 vIZ尸图:波兰古生代和前寒武纪地台之间接触带和EUGENO一S计划区、置图.图例:1-已完成的DSS测线;2-计划中的DSS测线;及地震测深(DSS)测线的位3-炮点。 相似文献
115.
利用一种经过改进的反射系数法,可以计算出有偏移距的、包括多次反射波和转换波的垂直地震剖面(VSP)理论地震图。这种方法首先是计算震源频谱与合成反射函数的乘积,得到转换位移位,然后,波数积分,继之在信号的频率范围内进行傅里叶逆变换,给出合成记录道。对于一个有埋深的检波器,合成反射函数是由Kennett矩阵(Kennett,1974,1979)导出的,这种矩阵可以形成一组地层组的相位上相关的诸反射系数和透射系数。对于VSP的各种几何排列,无论是常规使用的移动震源固定检波器还是固定震源移动检波器(多偏移距)都能够很容易地进行处理。这种方法也能够很容易地应用于偏斜井的VSP中。此方法是非常一般的,不需要对射线作特殊规定。由于能够控制多次波的次数,离散傅里叶变换中的卷绕问题就能够避免。垂直入射时的VSP地震图可以作为一种特殊情况而被迅速得到。本文列举了一些例子说明这种方法,通过限制射线角度的积分范围以及应用叠加原理,某些类型的有横向变化的构造也能够近似得到处理。 相似文献
116.
富有成熟生油岩层的油气田及开采区普遍有微量的碳氢化合物逸散到地表,在地层倾斜的油区,这些微油气苗包括液相C10+碳氢化合物在内,不仅扩散到近海地区海底,而且扩散到陆地表面。近海勘探中,天然气从海底逸散产生的气泡是原油界面薄膜非常有效的载体,这样,到达海面的气泡把含油悬浮微粒带进空气中,同时有微量的油迹留在海面,为了探测这种含油悬浮微粒,已经研制了一种名为航空微迹(A1RTRACE)的高灵敏度航测系统,仪器安装在一个低空飞行双引擎短距起落的飞机中,机头装有采集系统,能对大气中的含油悬浮微粒进行百万次以上的采集,不断地从悬浮大气微粒中解吸碳氢化合物并进行分析,以40次/秒 相似文献
117.
早就发现中西伯利亚的金矿床产于一定成分和相从属关系的变质岩发育区。H.B.彼得洛夫卡斯娅在40年代研究该区矿床的矿物学并否定矿化与变质作用的成因联系之后,仍然根据围岩的变质作用程度进行了金属矿床的分类。矿化与一定内生作用的关系目前尚未得到公认。有关矿化与岩浆作用、变质作用和交代作用的关系存在多种见解。在进行找矿工作时有必要考虑变质作用的类型和变质改造的程度。 相似文献
118.
已经被用来(而且目前仍在继续使用)标定澳大利亚东南部的Lachlan褶皱带(LFB)中S-型花岗岩的一些标准在本文中又做了评述,而且与北美西南部的各种过铝花岗岩进行了比较。根据一些不充分的资料,其中的某些花岗岩已被归类为S-型花岗岩。实际上在LFB中所有的体积巨大的S-型花岗岩是近地表的岩基花岗岩,它们通常与S-型火山岩组合在一起,而不与区域变质岩和混合岩相伴生。这些花岗岩强烈地过铝,堇青石的存在则为一证据。含有原生白云母的花岗岩是很少见的。由于在沉积源岩的形成过程中化学风化作用的结果,所有这类花岗岩是低Na、Ca和Sr的。北美西南部不同时代的过铝花岗岩则有明显的差异。这些花岗岩很少含有堇青石(在LFB中,为S-型花岗岩的一个标志矿物),但是其中的某些花岗岩具有进一步演化的特点,以致结晶出富含Fe—Mn的石榴石。这些花岗岩主要是二云母花岗岩,与LFB中大多数过铝花岗岩相比,其结晶作用发生在水(?)度较高及深度更深的环境下。含堇青石的火山岩(S-型)至今未见报导。北美西南的过铝花岗岩总体上来讲是高Na的。这些岩石的某些具有奥长花岗岩的亲缘性,其母岩浆似乎很象是从遭受过改造的玄武质岩石经部分熔融而产生的。局部出现的某些过铝花岗岩(边缘至准铝型)可能是由于高层位的I-型花岗岩混染所造成的。这些岩石不是S-型花岗岩。到目前为止,仍没有提供充分的证据来证实北美西南部过铝花岗岩是S-型花岗岩。 相似文献
119.
对于具有限混溶或原子有序分布的简单二元固溶体来说,已结合其自由能曲线来预测一种体系的相关系和出溶机理。有序过程的特征影响着出溶机理的适用性.如果有序化作用是二步(较高)有序时,则整个过程以连续机理占优势,而所描述的一种“条件旋节分解”(“Conditional spinodal”)(Allen 和 Cahni 1976)只有对序与无序端员组分之间起着决定作用.对于一步有序来说,有序相仅能经成核与生长来沉淀无序相.用透射电子显微镜所观察到的绿辉石徼细结构包括出溶页片和反相晶畴,并且在所选择的样品中它们之间的关系已用于解释地质条件下起控制作用的出溶机理。绝大多数绿辉石几乎都经历了阳离子的有序过程,然后保持均一体,或通过旋节分解作用出溶一种无序辉石。连续出溶机理占优势已用来说明 C2/c→P2/n 转换可以是二步(较高)有序的.现已提供了一种硬玉——普通辉石的可能相图,它是以这种理论为基础的,即在低温下无序端员组分之间应该是有限混溶的,而中间成分(绿辉石)的阳离子是有序的,两者迭加在一条溶相线上。这就完全解释了观察到的许多微细结构,并与在含杂质硬玉和绿辉石之间、绿辉石和钠辉石之间存在宽阔二相区的岩相学证据相符合。加入锥辉石所产生的影响类似于增温效应,所以,也就能够预测硬玉——锥辉石——普通辉石的相关系。 相似文献
120.
地中海海底盐沉积,不可能是整个海盆多次干化的结果,特别是沉积当时,盆地底部的地形条件如果类似现代地中海,干化成盐更属子虚之词。相反,大西洋的盐-水补给,使其含盐量不断提高,最终导致盐矿物的沉淀——这种假说看来不仅合理,也为当时地质上的时空特点所印证。一次异常的突发的成盐高潮,绝不能形成地中海地区众多的盐矿床。它们的形成,也许要和当时的地质环境联系起来;晚第三纪时,地中海周围广大地区遍布着陆缘海和内盆地(众所周知,这儿是大小型盐类矿床的潜在产地)。盐矿沉积,是和这些盆地沉积环境的普遍特点相适应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