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2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52篇
测绘学   28篇
大气科学   21篇
地球物理   38篇
地质学   146篇
海洋学   39篇
天文学   24篇
综合类   32篇
自然地理   4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王约赵元龙  林日白王萍丽 《地质论评》2004,50(2):113-119,i001,i002
贵州台江凯里生物群中的遗迹化石Gordia marina Emmons常被保存在水母状化石Pararotadiscus guizhouensis Zhao and Zhu盘体的上下,构成凯里生物群生态特色之一。笔者认为,G.marina可能系蠕形类造迹动物在层面或近层面觅食或吞食富含有机物的沉积物所形成。生活于清澈陆棚环境一定水域的P.guizhouensis,由于突发性快速沉积事件的发生,改变了海水的物化条件,而被“毒死”,并随沉积物安静地沉落于弱氧化-还原环境的海底。在较为缓慢的腐烂过程中,营食沉积物的G.marina造迹生物觅食于P.guizhouensis盘体上下富含有机物的沉积物中。随着沉积物的增厚,P.guizhouensis生物尸体周围的微环境还原性增强,腐烂过程很快被终止,P.guizhouensis生物软体得以保存,浅层或层面觅食性造迹生物亦随即离去,留下其生活活动的潜穴。同时通过研究,还认为G.molassicd(Heer)与G.marina为同义名,可能为G.marina造迹生物的幼体。  相似文献   
182.
本文提出了一种栅格地图投影变换的方法,并提供了具体思路和实现流程。利用本文提出的方法可以实现栅格地图任意两种投影间的变换。  相似文献   
183.
1996年3月13日阿勒泰发生6.1级地震,震中距阿勒泰市约67km,震源深度33km,震中烈度为Ⅶ度强。地震造成的各类建筑物破坏面积为400676m^2,山区牧业设施、部分市政设施和水利设施遭到了破坏,死亡牲畜409头,直接经济损失达2961.12万元。  相似文献   
184.
北祁连地区二叠纪植物群自老而新可分5个植物组合:(1)早二叠世早期Neu ropterispseudovata—Lepidodendronposthumi组合;(2)早二叠世中期Emplectopteristriangularis—Emplectopteridiumalatum组合;(3)早二叠世晚期Alethopterianorini—Lobatannularissinensis组合;(4)晚二叠世早期Yuanisstriata—Cladophlebisozaki组合;(5)晚二叠世晚期Iniopterissiberi ca—Lobatannularialingulata组合。该区晚二叠世早期(窑沟组)曾出现过一次植物危机事件,而晚二叠世晚期由于大量亚安加拉植物(如Iniopteris,Comia,Pursongia,Zamiopteris和Calipteris等)的入侵,植被又得以复苏。北祁连二叠纪大部分植物群属华夏植物群;但晚二叠世晚期为华夏—亚安加拉混生植物群。  相似文献   
185.
文献中常从分形角度来分析遥感图像,但是,有一方面未曾考虑,那就是图像可能为几个不同的分形过程的混合体,在这次勘查中,对已知分维数表面的太阳照射区和阴影区的分维数进行确定,并发现阴影区的分维数趋向于2.0。而令人惊奇的是,太阳照射区的分维数与其表面的分维数成反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86.
天山的壳内高导层与震源环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胥颐  王克元 《内陆地震》1995,9(2):112-117
对天山地震区存在的壳内高导层和高导层所在地区发生地震的震源深度进行了研究,发展地壳中部的高导层与地震带的震源分布有一定的对应关系,震源深度存在由北向南逐渐加深的趋势,而且与高导层的埋藏深度相当。研究认为,高导层是表征深部震源环境的重要方面之一,它的形成与存在既有内在的原因也应具备一定的外部条件。  相似文献   
187.
豫南地区含柯石英榴辉岩的发现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8  
  相似文献   
188.
189.
广西大厂法门期岩相古地理与锡多金属矿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西大厂法门期岩相古地理与锡多金属矿的关系李酉兴,雷元青(桂林冶金地质学院,广西桂林,541004)广西大厂代化组(相当于法门阶)为一套条带状灰岩和扁豆状灰岩岩组,厚达265.7m,含有竹节石、牙形刺和介形虫等化石。对13个剖面中代化组的16个特征变...  相似文献   
190.
庄贤贵  胡论元 《江西地质》1994,8(4):323-324
江西省安远县版石地区第三纪地层的发现及意义庄贤贵,胡论元(江西地矿局赣南地质调查大队)在安远—寻乌地区1:5万区调过程中,发现在安远县版石一带出露一套独特的地层,层间火山岩同位素年龄值32Ma(Rh-Sr等时线),含有四层膨润土矿层,与下伏版石组油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