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测绘学   1篇
地质学   1篇
海洋学   29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北部湾广西沿岸浅海有孔虫群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黎广钊  卞云华 《海洋学报》1989,11(5):611-620
本文对北部湾广西沿岸浅海101个表层样品进行了有孔虫研究,经鉴定统计的有孔虫计有82属140余种约75800多枚。根据定量分析的数据和主要属种区域分布特点,确定了5个组合3个亚组合,论述了本区有孔虫群分布与水深、盐度、pH值、水温及沉积物类型等环境因素的关系。  相似文献   
22.
北部湾东北部全新世海侵地层及其微体古生物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北部湾东北部10个柱状样进行微体古生物定量分析,揭示了全新世一个完整的海侵旋回。区内发现了Ammonia beccarii var.,Schackoinella globosa,Hanzawaia nip-ponica等三个主要微体古生物群,结合~14c测定年龄资料和岩性,推断了本区全新世海侵的时间和历史,确定本区大约距今8000a左右的大西洋期开始接受海侵,距今4000—5800a前达到最高潮。  相似文献   
23.
廉州湾沉积动力作用与泥沙运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近年来廉州湾所观测的水文、悬沙资料,分析了廉州湾的泥沙运动与沉积动力作用。结果表明:(1)湾内主要泥沙来源于河流输沙,落潮输沙量大于涨潮输沙量,在丰水期河流输沙量更为显著;(2)河口区悬沙运动呈现出上出下进、西出东进的趋势,湾内水下三角洲仍缓慢向前淤进。  相似文献   
24.
北部湾广西沿岸浅海有孔虫群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黎广钊  卞云华 《海洋学报》1989,11(5):611-620
  相似文献   
25.
南流江水下三角洲沉积物类型特征及其分布规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梁文  黎广钊  刘敬合 《海洋科学》2001,25(12):34-37
通过综合分析,发现影响沉积物类型空间排列的主要因素是水动力条件,各类沉积物粒级分区的排列方向明显与海流方向一致。基本上为近南北向排列,与落潮方向一致。并且,沉积物粒度明显与海流的强弱有关,强海流区,粗粒级沉积物发育;弱海流区,细粒级沉积物发育,此外,沉积物的物源也影响其粒级的分布。  相似文献   
26.
根据2007年12月、2008年3、6和10月对涠洲岛珊瑚礁生态区进行4个季度的调查资料,首次比较系统地研究了各种形态P的含量分布、季节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涠洲岛珊瑚礁生态区P的含量不高,作为主要环境评价因子的CDIP均在一类海水范围内;在所有形态P中,只有CTP和CDP具有春季>秋季>夏季>冬季的变化规律,其余形态P却各具特色;但4个季节P的存在形态均是以DP为主,占TP含量的74.65% ~88.96%;各种形态P含量的平面分布受风生流的影响极为明显,而且突出体现在CTP和CPP的含量分布上.相关分析表明,各种形态P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其中CDP与CDOP在4个季节均以显著(p<0.05)以上的正相关出现,但只有春夏季成为CTP的主导控制因子.涠洲岛珊瑚礁生态区各种形态P与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性,主要突出体现在受风生流影响较大的CPP相关水平上.但各种形态P与浮游生物结构之间的相关性,却与浮游生物的兴衰有关,在浮游生物量较低的春季,各种形态P含量只对浮游植物丰度、均匀度、多样性指数和多样性阀值产生显著的正、负相关影响,而在浮游动、植物和初级生产力显著增加的秋季,所有形态P含量与浮游动、植物和初级生产力之间的密切关系却主要集中体现在CPP和CDOP对浮游植物数量变化以及对浮游动物的总种数、丰度、多样性指数和多样性阀值的正、负相关影响上,与珊瑚礁生态系的元素循环和能量传递速率加快,P获得快速再生并对浮游动、植物和初级生产力起明显促进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27.
本省沿海地区砂质海岸发育,蕴藏丰富的滨海砂矿.有工业价值的砂矿床10处,矿点20余个.根据矿床形成的地理位置和矿床类型可划分为3个成矿区.这些矿床均形成全新世中、晚期的沿岸沙堤、海滩、水下沙坝中,个别砂矿床赋存于中更新世北海组冲积层中.  相似文献   
28.
该文依据美国陆地卫星(Landsat)接收的MSS、TM资料,得到廉州湾海区表层悬沙分布的解译图,分析廉州湾及湾外海区水流流场特征,并就潮流,径流等水动力对湾内悬沙运动,滩槽冲淤的作用和影响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9.
通过对北海外沙Xi湖CK10钻孔岩芯进行硅藻、有孔虫,孢粉的综合分析,发现全新世地层中有8个硅藻组合带,5个孢粉组合带和5个有孔虫组合,结合^14C测年资料与沉积物特征,认为该Xi湖全新世地层可划分为早全新世,中全新世,晚全新世。植被演替为混有落叶阔叶林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亚热带常绿林-亚热带,热带常绿阔叶林-混杂有中,北亚热带落叶阔叶林的南亚热带季风雨林-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相似文献   
30.
20 年来涠洲岛珊瑚礁物种多样性演变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合2007年10~11月、2008年4~5月布置的6条主剖面20条分断面的调查结果,涠洲岛珊瑚礁共出现石珊瑚10科22属46种,9个未定种,该调查区以角蜂巢珊瑚属(Favites)、滨珊瑚属(Porites)、蔷薇珊瑚属(Montipora)为优势类群,各主剖面的优势类群分布各有差异,以西南部的W2主剖面、东北部的W5主剖面的珊瑚礁属种最多,均为8科13属;涠洲岛珊瑚礁属级多样性指数H′值和均匀度指数E值均呈现东北部W5西南部W2东南部W6西南部W1西北部W3北部W4的规律,H′值差异明显,E值变化不大;其珊瑚礁群落近20 a来受到全球气候事件及区域人为活动的影响,整体呈现出衰退迹象,处于缓慢恢复状态。衰退表现在:从20世纪60年代至21世纪初期的珊瑚礁优势种群的组合变化,由较多的优势属种组合演化到相对少的优势属种组合。一直占据优势的鹿角珊瑚种群出现退化,从顶级优势类群降级更替;珊瑚礁属种的多形态组合向相对简单形态组合的演变;历年来珊瑚礁伴生生物的资料(主要是鱼群数量、海参等)显示,涠洲岛珊瑚礁群落生物多样性呈现衰退态势;从2001年至今连续的珊瑚礁健康调查(Reef Check)资料显示,该区石珊瑚礁曾大面积死亡尚未完全恢复。从涠洲岛20 a珊瑚礁多样性演变过程研究发现,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全球性极端气候、区域性气候变化及不合理的破坏性人类活动影响等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