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11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5篇
地球物理   16篇
地质学   37篇
海洋学   13篇
综合类   11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51.
以鄂尔多斯盆地西北部二叠系下石盒子组致密砂岩为研究对象,基于铸体薄片、扫描电镜观测结果,采用核磁共振和氮气吸附孔隙度、渗透率测试等方法,分析下石盒子组致密砂岩储层特征及质量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鄂尔多斯盆地西北部二叠系下石盒子组储层主要由长石岩屑砂岩及岩屑砂岩组成,属于典型的致密砂岩。快速埋藏是储层致密化的最主要原因,压实作用是造成储层质量降低的最主要因素,原生孔隙度下降率为58%;胶结作用进一步使砂岩储层致密,是导致储层质量降低的次要原因,原生孔隙度下降率为24%;成岩作用形成方解石和铁方解石并充填粒间孔隙,储层质量降低。长石的溶蚀提供广泛粒间孔隙,以及刚性石英颗粒的抵抗压实保护部分原生孔隙,改善储层质量。该结果为其他河流相致密砂岩盆地的储层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2.
刘慧  张煦庭  黄鑫  胡波 《高原气象》2022,(6):1583-1598
基于2014-2018年海平面气压资料,采用Lamb-Jenkinson(L-J)客观环流分型方法对影响汾渭平原地区的环流形势进行分型,分析PM2.5污染季影响汾渭平原地区的主要环流形势。结合地面空气质量及气象要素观测资料探讨环流型与PM2.5浓度及气象要素之间的关系,建立每种环流型下各地市的PM2.5浓度预报模型。结果表明:(1)不同环流型出现的频率不同,且各环流型控制下PM2.5浓度有所差异,其中偏南气流型(S)、东南气流型(SE)、偏东气流型(E)及气旋型(C)控制下PM2.5污染日所占比例与所有环流型下PM2.5污染日所占比例的比值均超过1,较易造成PM2.5污染事件,同时这些环流型出现的频率与对应污染日数的乘积较大。(2)西安轻度及以上污染时混合层高度为483.5~601.38 m,相对湿度为42.94%~64.03%,风速为1.45~2.61 m·s-1,滞留指数为0.13~0.53。S型、SE型、E型及C型四种环流型下混合层高度平均值为488.98 m,风速平均值为1.89 m·s-1,滞留指数平均值为0.46,除C型外其余三个...  相似文献   
53.
基于2018—2020年西安市冬季的ERA5再分析资料、大气污染监测资料以及地面气象资料,采用客观天气分型方法PCT将西安地区冬季的海平面气压场和10 m风场分成6种天气类型,对不同天气类型下的空气污染状况及大气边界层污染气象参数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西安地区在冷高压前部型、冷高压后部型、均压场型、高压底部型中PM2.5污染加重,污染日出现频率高,属于污染型天气类型;在污染型天气类型下,西安地区混合层高度较低、通风系数较小、大气自净能力较弱均不利于PM2.5的扩散稀释;对污染天气类型下西安地区的PM2.5污染输送与潜在来源进行研究,认为西安本地及周边地区、陕南地区对西安PM2.5的质量浓度均有明显的影响,另外甘肃东部、宁夏及河南西部地区也是西安重要的细颗粒物污染源地,不同的污染天气类型下,污染输送通道和源区存在差异性。  相似文献   
54.
强震的孕育规律与孕震模式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强震能否预测以及如何预测的科学难题,建立孕震断层多锁固段脆性破裂理论,发现强震孕育过程的指数规律:sf(k)=1.48ksc,其中sf(k)和sc分别为第k个锁固体断裂点与第一个锁固段膨胀起点对应的累加Be-nioff应变,可以利用锁固段在其变形膨胀点处开始发生的震群事件(加速性地震活动前兆)预测未来大震,并给出了强震四要素相关预测方法。通过对诸多历史强震(如邢台地震、海城地震、汶川地震、玉树地震等)的回溯性检验分析表明:强震可以预测,且其孕震过程都遵循着上述简单的共性力学规律。在此基础上,归纳出4种典型强震的孕震模式,即大震震级呈"大—小—大"型,大震震级呈连续上升型,锁固段快速连续破裂型与标准型。此外,根据相关强震预测理论方法,对有关抗震救灾未来研究的方向提出如下建议:建议加强活动断裂位置精确定位、性质判定的地震地质研究,并开展孕震区锁固段(闭锁区域)判识的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等。  相似文献   
55.
越界开采矿产资源行为,是指超越国土部门批准的矿区范围开采矿产资源的行为。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对矿产资源需求的日益增加,矿产品销售价格上涨和矿山企业采掘活动的深入,越界开采矿产资源行为时有发生.在破坏矿产资源的同时,引发资源纠纷急剧增多。不但挠乱了矿产资源开发秩序。还产生了重大安全隐患。如何严厉打击越界开采这一违法行为,进一步巩固整规工作成果,有效遏制矿山安生事故的发生,是亟需探讨的问题。对此,我们针对桐庐县矿产资源开采现状。以钟山乡矿山越界开采为例,着手分析矿山越界开采的原因及影响,并就如何打击和监管矿山越界开采行为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56.
依据采自广西扶绥县早白垩世那派组的部分蜥脚类头后骨骼化石,建立了一新属新种:赵氏扶绥龙(Fusuisaurus zhaoigen.et sp.nov.)。赵氏扶绥龙的正型标本包括左肠骨、左耻骨、前部尾椎、大部分的背肋和左股骨的远端。新属种具有的独特组合特征区别于已知的蜥脚类恐龙,如肠骨前突腹背侧强烈扩张,前突侧视呈半圆形,但前突的前缘与腹缘交界处明显呈锐角,腹缘明显凹入。  相似文献   
57.
手相识年龄     
不久前份,一项名为“手指节皱纹推断年龄研究及应用”的科研项目通过公安部物证检验中心的鉴定。这个科研项目是柳州铁路局公安部门技术部的法医人员经过近一年时间研制成功的。  相似文献   
58.
高密度电阻率法是以人工向地下施加外电场,然后通过探测场的参数变化获得电性局部差异,从而认识被测目标的一种勘探手段.该方法可利用覆盖层与下部基岩存在的电性差异来测定覆盖层的厚度.由于其效率高、探测深和精确的地电剖面成像,已成为在水文和工程地质勘察中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这里简要阐述了高密度电阻率法发展过程、勘探原理、野外工作方法,并将该方法应用到水电站选址覆盖层厚度探测中,获得了测区部位的视电阻率二维成像图.结合测区地形地质条件、地球物理特征,通过对视电阻率二维成像图异常形态,高低阻等特征的分析,推断出了地下覆盖层厚度,为水电站选址建设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9.
西宁市海湖新区地下热水形成的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合理开发地热资源可以节约能源、改善环境,在海湖新区利用地热资源可直接推动社会、经济、环境的发展,为打造生态文明新城区提供有力保障。通过对西宁市海湖新区已有的钻孔、泉点的地质、水文地质及地热地质、物探等资料的分析,从海湖新区地热资源形成的热源、热储层、盖层和地下热水流体通道等角度,较系统地阐释了西宁市海湖新区地下热水的形成机理,为西宁市海湖新区地下热水合理开发利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0.
基于1948~2013年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采用850 hPa相对涡度场气旋追踪方法,统计了春季蒙古气旋的活动特征,包括其源地、盛期位置、消亡地以及路径的分布。在此基础上,根据蒙古气旋的不同移动路径,界定了蒙古气旋的两种路径,即向东路径和东南路径,并统计了这两类气旋的频数与强度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同时还揭示了这两类蒙古气旋的低频背景环流特征。本文主要结论如下:(1)蒙古气旋主要生成于贝加尔湖南侧和东侧的山脉背风坡,并在蒙古东部地区以及我国东北地区达到盛期,多数气旋消亡于东北亚及其临海区域;(2)两类气旋的生成个数均有显著的年代际变化。向东路径气旋在1950年代的个数偏少,1970年代至1990年代的个数整体偏多,之后有所减少,但进入21世纪后气旋有个数呈现增多的趋势。东南路径气旋在1970年代以前一直处于偏少阶段,1970年代至1980年代中期处于偏多阶段,2005年以后东南路径气旋个数有减少的趋势;(3)向东路径蒙古气旋的背景低频环流由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正异常中心、贝加尔湖及西侧的负异常中心以及环日本海地区的正异常中心所组成的正位相斯堪的纳维亚环流型为主要特征。东南路径蒙古气旋则以俄罗斯西部的负异常中心、拉普捷夫海附近延伸到我国西北地区的正高度异常区以及东北低涡环流为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