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28篇
地质学   6篇
海洋学   8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41.
内蒙古岱海水体营养状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岱海是我国半干旱区的一个典型内陆湖。近年来,由于受到流域人类活动的强烈干预,湖泊水位持续下降,湖面不断萎缩。与此同时,湖泊水质也呈现出明显的恶化趋势,2004年水质监测结果显示,湖水中TN、TP和CODMn均出现超标,全湖水质达到劣Ⅴ类。采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进行评价,岱海水体已处于中度富营养化水平,但受湖周生产布局的影响,营养状况空间分布有所差异,自湖西向湖东,营养状态指数逐渐减小,富营养化程度也相应降低。在时间变化上,岱海已由1996年的中营养化过渡到2004年的中度富营养化,上升了两个营养级别。引起岱海水质恶化的原因主要是农田地表径流及城镇所产生的生活污水,另外,湖泊的不断萎缩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影响因素。为防止岱海水环境继续恶化,根据流域特点提出了一些具体的防治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2.
三峡水库运行对洞庭湖水位影响分析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黄群  孙占东  姜加虎 《湖泊科学》2011,23(3):424-428
洞庭湖的水情是长江和四水共同作用的结果,三峡蓄水运行必将导致洞庭湖的水情变化.本文利用BP神经网络对洞庭湖出口城陵矶站的水位过程进行模拟,以区分城陵矶水位变化中三峡的影响分量.模型训练阶段以三峡出库日均流量、洞庭湖四水合成日均流量为输入,城陵矶站的日水位过程为输出,应用阶段用三峡入库流量代替出库流量,从而还原自然状态下...  相似文献   
43.
洞庭湖近几十年来湖盆变化及冲淤特征   总被引:24,自引:5,他引:19  
姜加虎  黄群 《湖泊科学》2004,16(3):209-214
洞庭湖是我国著名的五大淡水湖泊之一,位于长江中游荆江段南岸,湖南省境内.历史时期,曾经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直至新中国成立初期,湖泊面积仍然有4350km2,居我国淡水湖泊之首位.但由于洞庭湖承纳“四水”,吞吐长江,长江大量水沙涌入洞庭湖,造成了湖盆迅速淤高,加之由此诱发的人类大规模地湖泊垦殖活动,湖泊急剧萎缩.目前,洞庭湖已退居鄱阳湖之后,为我国第二大淡水湖泊.湖泊的严重泥沙淤积,已经造成了湖泊调蓄长江中游洪水功能的严重衰退,不但危及湖南省的防洪的安全,而且危及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防洪安全,研究洞庭湖的湖盆冲淤演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1974、1988和1998年洞庭湖125000水下地形资料,并针对洞庭湖具有显著上下游水位落差的实际,分不同高程和不同水位情况下,分析洞庭湖湖泊面积和容积演变特征,探讨洞庭湖近几十年来的湖盆变化及冲淤规律,试图揭示洞庭湖湖泊调蓄能力的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44.
洞庭湖地区水系水动力耦合数值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洞庭湖地区复杂水系和复杂水情下的实际水流运动特征,建立了完全基于水力学方法的洞庭湖地区水系的一、二维耦合的全局水动力学模型,实现了不同水体数值模拟的自动有机衔接。模型包括湖泊、河网水系两部分。对长江干流荆江段、湘资沅澧四水、三口分流河道,运用能够反映河道主槽和边滩不同行洪特征的扩展一维水量模型进行模拟;对于洞庭湖湖区部分,采用二维非结构的有限体积法建立水动力模型;应用重叠投影法实现模型的耦合。模型具有动边界的自动处理,河道分区计算,分洪、溃堤过程实时模拟等功能。剖分的网格较为细致地刻画了湖区的地形,使模型能够模拟"高水湖相、低水河相"的湖流特征。运用1996年7月的实际洪水过程,进行了模型的验证,较为准确地模拟了实际水流特征。  相似文献   
45.
INTRODUCTIONThedistingnishingc~teristicsofQinghaboe,thebiewstsalinelakeinCfuna,are:vastwaterm,higheleVation,closeddrinagbasinandattrativenaedland-scape.The~clakeleveldIDPsincethebegiwhngofthiscentwhascausedaseriesofenvironrnntalProblems(degenndionofghanggIaSSlandaIDunthelake,desertffica-tioninthebeacharea,aeOianerosionoftheeXposedlakebed,deCrainwaersuPPliesandincreaseinthewaterndnends).IncentalAsia,mostofthewell-knOWnlargelakes,includingla.kessuchasIssyk-kul(SeVaStyanvandSndmov,l…  相似文献   
46.
基于Geomedia开发的城市地理信息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着重研究了大尺度空间矢量数据分类、分层、编码技术,提出了基于实体特征的组合式编码设计方案;研究了Geomedia的二次开发模式与技术,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详细的需求分析与设计,以Geomedia为二次开发平台,建立了一个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的原型系统。  相似文献   
47.
洞庭湖生态功能区划分与管理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姜加虎  黄群 《湖泊科学》2004,16(2):158-163
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条件,保护具有重要生态服务功能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寻求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的实施方案,是落实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洞庭湖位居长江中游荆江南岸,具有调节长江中游洪水、沉泄泥沙和繁衍生物多样性等的重要生态服务功能,在维系长江江湖水系和水域生态平衡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本文针对洞庭湖国家级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的需要和要求,通过制定洞庭湖生态功能区划分的原则,对洞庭湖区不同区位的生态功能进行划分,并对不同分区提出了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的对策。  相似文献   
48.
杨迈里  黄群 《湖泊科学》1997,9(2):147-151
女山湖地处淮河中、下游交界段右岸、属淮河支流池河水系统。由于该地区为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气候区,研究其降水、旱涝的长期变化有重要意义。北宋以来千年间,该地区是我国东部旱涝灾害、尤其是洪涝频繁高发地区,据历史文献记载,自960A.D.以来,共有旱747年,三年二灾。  相似文献   
49.
人类活动对洱海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25,自引:9,他引:16  
针对洱海生态环境问题,1996-1997年间通过系列动态资料分析,环境现状调查和水,土,生物取样测试等方法进行湖泊人为影响和对策感化研究。结果显示1980-1996年扶持续降低水位给洱海下灾难性后果;近年来资源过量开发和面源污染又使洱海面临富营养化威胁。  相似文献   
50.
鄱阳湖泄流能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鄱阳湖近年低枯水位频繁发生,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鄱阳湖作为吞吐型湖泊,通过狭长的湖口水道与长江自然相通,其水力特性直接影响着长江与鄱阳湖的相互作用关系.基于水力学方法,提出湖泊泄流能力的概念,并采用湖泊水文观测数据,研究了鄱阳湖的泄流能力特征及其近年的演变过程.结果表明,2000s之前鄱阳湖泄流能力基本维持不变,之后迅速提高,近年开始趋于稳定.泄流能力的显著提高改变了鄱阳湖与长江相互作用的水力特性,从而影响了鄱阳湖的水量平衡,加剧了近年枯水情势.研究表明,大规模采砂是鄱阳湖泄流能力变化的主因,应加强鄱阳湖采砂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