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大气科学   24篇
海洋学   4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超强台风威马逊(1409)在华南三次登陆,登陆后减弱缓慢,带来了狂风暴雨和巨大的经济损失。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CMABST最佳台风路径数据等资料,对"威马逊"长时间维持的原因进行天气学和动力学诊断分析,结果表明:(1)500hPa副高西伸发展,紧随着台风,副高和台风环流之间维持较强的气压梯度和水汽输送,有利于台风环流的维持。850hPa西南季风急流和越赤道气流合并卷入台风低压环流中,输送的水汽和不稳定能量是台风在登陆后衰减缓慢的重要原因。高空存在强流出气流,高层辐散抽吸作用有利于台风强度的维持和发展。(2)台风移向下游区域海温偏高、环境风垂直切变小、强盛水汽输送是台风强度维持的重要环境条件。台风登陆后涡度和垂直速度结构完整,减弱缓慢,利于台风环流的维持。台风移入的华南地区处于热力不稳定状态,有利于对流凝结潜热效率的增加和台风环流内对流活动的增强,从而有利于台风强度的维持。  相似文献   
22.
1330号秋季台风"海燕"具有强度强、维持时间长、路径东折、造成风雨强的特点。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CMABST最佳台风路径数据、卫星云图等资料,进行天气学以及动力诊断分析,结果表明:(1)"海燕"强度强,减弱缓慢的主要原因是:弱冷空气从低层不断侵入台风低压的北部,使斜压性加强,气旋性扰动加大;副高、西风槽和"海燕"的位置配置,使得"海燕"北侧的偏西风天气系统和南侧的西南风系统加强;200hPa强辐散提供了有利的高空"抽气"作用。(2)"海燕"路径出现转向东折的主要原因是副高减弱东退,当台风中心越过副高脊线进入西风带系统时,引导气流的转变导致台风转向东北方向移动。卫星云图从对称圆形转为东北-西南走向,预示着台风向东北移动的分量加大。(3)"海燕"影响期间,在广西产生了超过历史同期极值的强降水,其主要原因是东北槽引导适当冷空气的入侵,副高和南支槽的位置配置、广西处于高湿不稳定的环境场也是造成强降水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3.
“黑格比”和“莎莉”两个相似台风暴雨对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0814"黑格比"和9615"莎莉",这两个路径相似的台风给防城港造成暴雨的强度和持续时间有很大差别,从天气形势、物理量场分布等方面讨论了它们的降水条件差异,结果表明,造成"黑格比"台风降水较强的主要原因是:有冷空气侵入台风外围;水汽辐合上升到摩擦层以上;高空辐散有利于台风强度维持。另外还发现螺旋度的变化与台风暴雨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24.
利用1994-2004年NCEP再分析资料,及高空、地面等常规资料,分析了防城港市达到暴雨预警信号标准的短时强降雨过程,对主要影响系统进行天气分型,并对水汽条件、动力条件、不稳定条件等物理量进行诊断分析,以了解本地区短时暴雨的气候特征,天气类型和环境条件,提高暴雨预警信号发布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25.
(1)概况2004年7月20~22日,广西大部出现了一次暴雨到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的天气过程,中心在防城港市,20日防城24h雨量364mm、港口247mm。  相似文献   
26.
将登陆华南影响广西的热带气旋分为长时间维持(LTC)和维持时间短(STC)两类,并应用NCEP再分析资料,对这两类热带气旋的影响系统和物理量场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类热带气旋的影响系统和物理量场存在明显的差异.影响两类热带气旋的天气系统差异显著:影响LTC的200 hPa南亚高压强度一般在1252 hPa以上,而影响STC的南亚高压强度较弱;200 hPa高空槽距离LTC有一定的距离,高空槽前的辐散气流有利于热带气旋的维持,而STC距离高空槽很近,由于垂直切变增大,热带气旋将迅速减弱;副高和LTC的位置配置使得LTC东侧的急流将海上的水汽输送到热带气旋内部,有利于其维持,而当副高太强时,STC垂直环流会受到抑制,不利于其维持;LTC期间强的西南季风槽带来热带云团输送减缓了其环流的衰减,而影响STC西南季风较弱.物理量场方面,LTC高空辐散较STC明显偏强;登陆后LTC的两个水汽通道的水汽输送较STC均明显偏强;另外,Q矢量分析表明,Q矢量辐合辐散中心的强度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热带气旋衰减的过程.  相似文献   
27.
基于2016—2019年防城港市自动气象站小时雨量,结合地形分析短时强降水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十万大山南北两侧短时强降水次数从北到南递增,大值区位于十万大山南侧的迎风坡及喇叭口地形;各月的短时强降水的分布有差异,短时强降水主要发生在4—9月,6月短时强降水分布不均匀,7—8月短时强降水最强盛;受对流日变化、低空急流、海陆风等影响,短时强降水日变化特征明显,前汛期市南部短时强降水高峰期出现在清晨、市北部出现在凌晨和午后,后汛期市南部出现在清晨和午后、市北部出现在午后到傍晚,非汛期短时强降水出现的时段呈多峰值态势。  相似文献   
28.
(1)概况2004年7月20~22日,广西大部出现了一次暴雨到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的天气过程,中心在防城港市,20日防城24h雨量364mm、港口247mm。(2)大尺度环流背景、影响系统7月19日08时,500hPa东亚地区维持两槽一脊环流形势,我国中东部为一深厚高空槽,呈阶梯状,槽底伸到中南半岛。20日08时,副高加强西伸,500、850hPa华南地区形成一偏南风急流。850hPa从东北到华南地区都有切变线。(3)中尺度特征分析1中尺度暴雨分析满足以下条件之一者定义为中尺度暴雨:(1)相邻2个或2个以上的气象台站3h雨量≥30mm。(2)一站3h雨量≥60mm。按以上定义,这次过程共有6次中尺度暴雨。20日5~8时为第一次,8~11时,11~14时,14~17时,20日23时~21日2时,22日8~11时分别为第二到第六次过程。2中尺度对流云团分析:每个中尺度暴雨都由一个或多个中尺度对流云团影响造成。对流云团20日4时左右在防城港局地生成并发展,6时云顶温度达-143℃,8时升至-77℃;第二次降水高峰出现在10时左右,防城上空云顶温度为-83℃,最强降水也出现在6时和10时左右,5~8时3h雨量为159mm,8~11时为131mm。对流云团一直维持到16时。第5次强降水出现在21日00~02时,云顶温度最低达-83℃,与高空槽配置的云系减弱,冷云区不宽,降水出现在局部。第6次强降水出现在22日10时左右,中心在东兴,其上空云顶温度为-73℃。3雷达回波特征分析:20日4时,北海雷达资料显示:防城港境内有较强雷达回波,呈片状分布,缓慢向偏东方向移动,面积不断扩大,6~7时覆盖了防城港和钦州地区,强度在40~45dbz之间,7~9时面积缩小,但防城港境内回波强度增强,在45~50dbz之间。9~11时防城回波强度在40~45dbz之间,与之配合,此两时段三小时雨量也最大,16时以后逐渐减弱消散,强降水结束。21日05时前雷达资料缺。22日00时仅东兴境内有回波生成发展,10时左右回波强度为40~45dbz。  相似文献   
29.
对1970~2003年影响防城港市的热带气旋造成的灾情进行定量评估研究,应用灾情指数,客观划分灾情等级,用来表示受灾程度,利用逐步回归方法,建立影响防城港市的热带气旋灾情定量评估和预估方法。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